基于农村市场消费特点的我国供销社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2011-08-15 00:48黄彪虎
创新 2011年3期
关键词:供销社消费农民

黄彪虎

基于农村市场消费特点的我国供销社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黄彪虎

我国农村市场消费具有讲究经济实用和攀比、空间上分散、时间上集中、信息单一等特点。供销社应有针对性地实施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策略。

供销社;农村市场;消费;营销策略

供销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肩负农村现代流通重任,以农村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要加强市场调查,关注农民生产、生活需求,把握农村市场发展趋势,以现代营销理念引领,有针对性地实施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一、我国农村市场消费特点

(一)经济实惠性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这在农村消费者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当前农民挣钱的途径较多,加之农产品销售价格上涨较快,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农民对挣钱不易有切身体会。尤其是由于目前农村医疗和养老体制不健全,上学难、治病难、养老难问题较为普遍,预期消费的增加限制了即期消费能力,致使他们购物时对价格比较敏感。对商品的品牌、功能、款式甚至含量较为忽略,货比三家比的就是价格,哪怕舍近求远,耗费时间、精力等成本也不计,图的就是低价。

(二)功能实用性

在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中,农民消费者最看重的是有形产品,对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不太注重,也不太关心是否时尚和个性。讲究的是实用、耐用和操作简便。有主要功能即可,多功能反而不便操作,还容易弄坏。这是他们较低的文化素质所决定的。也不太在意购物环境,所谓购物能买到东西就好,有空调的店铺反而会加重心理负担,担心空调费会使商品价格变高。

(三)从众攀比性

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处偏僻,农民居住分散,与外部联系不便,信息闭塞;另一方面,农村区域内部信息传播活跃、迅速,主要缘于村民一般聚居于村屯,邻里间热衷于串门、聊天。更重要的是村民重宗法和亲情,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联系很紧密。反应到消费需求上,对新产品要么普遍不接受,要么只要有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立即产生羊群效应,大家跟着购买,哪怕向人借钱。缺乏理性、从众和攀比消费心理明显。

(四)空间分散性

在我国众多人口中,农村人口约占七成,户数也甚多。由于我国农村大多地势不平坦,如处在山区丘陵地带等,加上历史的原因,致使人口分布不集中,基本上以村屯为单位。因此,农村市场的购买力是十分分散的。

(五)时间集中性

相对于城市,农村的购买频率较低,但消费时间相对集中。一是节日购买。农村的传统节日较多,每到节日,尤其是春节,都会形成购物高潮。消费对象主要是食品及衣物,需求量占全年需求量较高的比例;二是婚丧嫁娶购买。在农村,传统文化根深蒂固,风俗习惯支配消费行为,消费的规模、档次已是约定俗成;三是收播购买。播种时节主要是购买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收获时节购买是为庆丰收、加营养或请帮工,这种消费季节性较强。

(六)信息单一性

农村地区交通不畅,消费信息渠道单一。平面媒体在农村接受度较低,除口碑传播外,主要的信息来源是电视和户外广告。但电视广告缺乏针对性,倒是农村环境单调,不像城市那样喧闹,户外广告容易引起消费者注意并记住。制造商生活消费产品宣传的重点不在农村,致使农民接触到的信息较少,缺乏品牌、时尚意识,消费知识弱,对商家、商品辨别能力差。

二、我国供销社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研究

市场营销组合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尼尔·鲍敦(Neil Borden)提出,此后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运用。它是指企业针对目标市场的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能力、竞争状况,对自己可控制的各种营销因素(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使之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部分供销社对农村市场调研未引起足够重视,凭老办法做生意,更缺少对潜在需求的定量预测。其实,随着国家“三农”各项政策的落实,农民经济收入逐步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供销社应加强对农村市场的营销调查,了解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环境的变化,掌握消费偏好动向,把握市场机会,结合自身优势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1.产品采购

当前,中低档商品依然是农村消费者的首选,他们购物追求价廉耐用,使用方便。供销社在产品采购中,要讲究产品对农村消费者的适应度,使产品的性价比得到提高。功能上,应简单实用,首要保证产品的基本功能,华而不实的附加功能尽量少,如彩电的画中画、环绕立体声等功能一般不必要,也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同时要适应农村的消费环境,如彩电要保证图像、声音清晰,遇上农村电压不稳或电压低、信号弱等情况能适应;品名上,易懂、易记还寓意喜庆吉祥,这样农民能记得牢、传得广;包装上,要用中文标识,使用说明书通俗易懂。外观、外形既要适合农民审美习惯,又能保护产品使用价值,方便携带和保管;操作上,应易学易修,方便使用。这样进货才能保证适销对路。

2.附加产品

附加产品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所得到的各种附加利益的总和。它包括安装、使用指导、质量保证、维修等售前售后服务。目前,农村消费市场家电产品售后服务问题比较突出,普遍存在维修服务网点远、少、小、乱和服务人员素质低等现象。供销社应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组建精悍的“农村流动维修服务队”,走村串户提供服务,或与相关部门联手,构建维修服务呼叫中心,方便农村消费者咨询、报修、投诉,并整合网点资源,加强技术培训,规范服务标准,强化家电下乡维修服务工作,让顾客得到更多的附加利益。

(二)价格策略

应根据农村消费市场现状,实施中低价格策略,用实实在在的价格招徕顾客,也符合农村消费能力。新产品上市主要采取渗透定价法,即以低价投入市场,薄利多销,犹如往海绵注水,易于被市场所接受,提高市场占有率。常年销售产品可实行差别定价、折扣定价、产品组合定价、地区定价等策略,尤其注意采用数量折扣、季节折扣措施。对农资如种子、农药、化肥等农民往往批量购买的产品,供销社应给予价格优惠,淡季购买则应给予季节折扣。对于城市不畅销而在农村又有一定市场的商品,也可降价销售。还可与厂家联合,对家电产品采取“以旧换新”销售,既能刺激农民购买欲望,扩大销售,也有利于收旧利废,促进环保。

(三)分销策略

针对农民居住分散,分布范围广,交通不便等特点,供销社布局销售网点,应注意加强营销网络的广度和深度,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流通网络。

1.改造、延伸销售网点

构建新的生活消费品销售体系,在改造、整合经营低层次、管理水平低、布局不合理原有网点后,引进连锁超市、加盟店、便利店、专营店等新型业态;构建新的农资销售体系。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竞争对手,因地制宜,依托传统优势,实施连锁经营模式,集中采购、配送;统一标识、商标;加强技术指导和宣传。销售网点要向下延伸至村屯,方便农民,覆盖市场,提高占有率。

2.与制造商结成垂直一体化

寻求知名度、美誉度高,在农村市场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制造商合作,以总经销、总代理、物流配送、租赁、加盟等形式,实施垂直一体化经营,打造“品牌制造商—供销社—供销社乡村网点—农村消费者”的渠道格局。

3.开设产品专卖店

与规模大、实力强的制造商联手,在经济较发达、人均收入较高的县城和乡镇开设专卖店,形成“制造商—供销社专卖店—农村消费者”的渠道格局,既保证产品质量,又有利于提高供销社市场形象。

4.自建流动销售网点

发挥供销社土地、房产等资源优势,以县城或基层社为商品“蓄水池”,利用各种交通工具运载商品深入村屯上门销售。动静结合,适应农民居住零星分散状况,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

(四)促销策略

1.引导、培育农村市场

长期的自然经济,导致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思想保守,对新技术、新产品持怀疑态度,消费领域不宽,消费层次不高。同时,盲目性、愚昧性消费却很盛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攀比性消费日趋严重,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屡禁不止,农民隐形负担沉重。供销社要通过传播知识,引导需求,培育农村市场。借鉴宝洁公司教会、强化中国农村消费者洗头、刷牙的经验,培养消费习惯,提高农民使用新产品的能力,创造农村需求。

2.消费领袖带动

农村中的新生代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购买愿望较强,是新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和决策者,影响周围人群的消费方向,他们的消费动向往往会带动周围人效仿。供销社要积极打造消费领袖,通过其在当地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传递信息,反馈意见,消费示范,带动整体。

3.促销手段组合

通过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手段组合促销。一是人员推销。在售点营造热销气氛,安排较多的导购员介绍产品,提供咨询,以起到促销效果。农村大多数年轻人常驻外打工,留守家里的多是老人、小孩,可采取上门销售方式,提供便捷的消费服务。二是广告促销。选择农民身边的媒体,如地方电台、电视台、农村有线广播等传递厂家、商品信息,尤其注意运用墙体广告和口碑传播。三是营业推广。可运用有奖销售、游戏促销、价格折扣、赠品等方式。特别要加强商品使用操作的示范表演,让农民消费者“眼见为实”,认识商品的优点,掌握使用方法,或通过试用,挑选到最合适的商品。四是公共关系。供销社还可根据自身能力、优势,赞助公益活动,通过为山区修桥铺路,给小学校赠送图书,为贫困小学生助学等公益活动,提高形象,扩大影响,赢得美誉,提高农村消费者对自身和商品的认可与信赖。

[1]杨莉.开拓农村市场的企业营销策略探析[J].现代商业,2010,(20).

[2]张思莉,徐磊.农村市场消费特点和营销策略浅析[J].江苏商论,2010,(10).

[3]胡银花.论我国农村市场的消费特点及企业营销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陈鹏哲,王希江,王桂红.农村市场营销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6).

F713

A

1673-8616(2011)03-0051-03

2011-02-20

黄彪虎,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21)。

[责任编辑:李君安]

猜你喜欢
供销社消费农民
供销社里攫取黑金的蛀虫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饸饹面“贷”富农民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
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