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2011-08-15 00:45喻爱和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办学监控院校

喻爱和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应体现“精细化培养模式”关于“质量控制”指标内涵的要求,具备“内涵发展”特征,有效贯彻质量工程的工作方针,为高职院校扎实抓好质量工程积累经验。

笔者认为,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包括对高职院校领导层面办学的监控,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质量的监控,对高职院学生学习状态的监控。本文拟就对高职院校领导层面办学水平质量的监控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监控的主体

监控的主体即负责收集、处理、反馈教育教学信息,调控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因素的组织或个人,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彼此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层次:政府——社会——学校。其中,以政府监控为指导,学校自我监控为核心,社会监控为评价依据。[1]

(一)教育行政部门是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监控的管理主体

教育行政部门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业务领导部门,也是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监控的管理主体,教育行政部门要履行对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监控的职责。教育行政部门要监控高职院校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情况。依据合法程序和标准对高职院校进行独立的、客观的、公正的质量评估,形成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正确判断。[2]

教育部于2001年明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估和宏观监测的机制,从2003年起国家开始实施五年一轮的教学评估制度,用评估的方式加强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与监控;从2006年起开始全国范围内建立示范性高职院校,用国家示范的方式促进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升;2008年教育部启动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工作评估”是“水平评估”的深化与规范,要求各高职院校每学年度均按要求填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随时监控各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工作。

(二)学校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监控的核心

我国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其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更多地是依靠政府承认的大专学历文凭来监控,行业企业参与的力度不大、动力不足,而我国的技能考核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又尚待完善,因此质量监控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院校领导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心。事实上,仅仅依靠一张大专学历文凭很难体现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技能的特性,这就需要强化政府评价的导向作用,以及学校自我监控的核心作用。

(三)社会企业、学生及家长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监控的评价依据

用人部门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机构,对学校教育和毕业生的质量提出意见和看法。高职院校为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的产品是人才,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产品的接受主体,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以后都要流向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高职毕业生质量的好坏一定要接受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检验,作为接受高职毕业生的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要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进行直接的监控和评价。

学生及其家长要对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教学服务质量提出意见和看法。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学生及其家长有选择教育品种的权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自己喜欢的选择专业。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服务对象的学生及其家长,有权利对为自己提供服务的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进行监督和评价。高职院校要主动地接受学生及其家长的监督,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为社会、为学生及其家长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教育产品。

二、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监控的内容

(一)学院领导办学思想的质量水平

评估和监控学院领导班子是否能根据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审时度势,认真审视学校办学的历史,认真分析学校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从实际出发,坚持走改革开放和特色发展的道路,形成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办学思想与发展策略,是否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是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原则,实现了从“学会生存”到“面向未来”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否定位好学院发展目标,确定好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为某一领域、某一行业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否确定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突出办学特色。

(二)学院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取决于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学院应由教务部门会同系领导、专业教研室主任,在充分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出修改方案,征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大部分委员来自企事业单位)及校学术委员会的意见,新专业的论证会还邀请地方经济建设计划管理部门和人才交流中心的专家共同参与,尽可能让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符合社会需求。

(三)学院“双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社会化是必由之路。因此,要评估和监督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否实现了多样化和社会化,推进“双师”队伍建设,评价高职院校是否实现了从“双师素质”到“双师结构”的转变。—方面,从企业中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专业或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以及指导实习、毕业设计工作;另一方面,学校经常派教师到企业实践或到企业去兼职,增长实际才干,推动“双师”队伍建设。

“双师”队伍建设还包括对师资的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看有没有监控的主体,监控的主体一般由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和行政部门组成。二是看有没有监控的指标,监控的指标一般由人事部门主要对师资流动和师资培训进行监控,教务部门主要负责兼职教师监控、教学水平监控和师资培训、教学事故监控,行政部门主要进行教学事故监控。三是看有没有监控的反馈,主要由主管副院长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并将整改决策反馈到上述各个主管部门。[3]

(四)校企联合办学的质量

高职教育要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的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学研相结合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是发达国家培养经济建设第一线实用人才的成功经验,也是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基本途径。监控学院与企业联合办学的质量,要监控校企合作过程中根据企业或行业所提供的人才需求信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及时设置和调整专业、设计课程体系、推进“双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质量。

监控学院企业联合办学的质量,还需要监控校企联合建设实训基地的情况。任何一个学校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靠自身建设各种实习、实训基地,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以通过互利的原则进行,如学校提供厂房,企业将车间或建在学校,承担教学和生产双重任务。

(五)学院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是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保障。办学条件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和设备条件,其中经费投入包括:财政拨款、专项经费、科研项目、社会资助和学生学费等。实施对设备条件的监控与评价,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保持高职院校特色的重要前提。监控的重点是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及辅助用房、人均教学资源占有量等。

三、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监控的方法

(一)进一步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大发展,教育部也加强了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评估和监控,通过“水平评估”、“国家示范”、“工作评估”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整合资源,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对各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进行了在效的监督和指导,充分发挥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主体的主导作用。[4]

在这改革发展的关键点上,有些高职学院的领导还没有转过弯来,在办学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学校办学思想还不够明晰;有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还没有很好地定位,或是定位不够准确;有的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思路还没有理顺;有的学校校企结合的平台还没有达建 ,社会服务能力还停留在口头上;有的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还有一定的缺口,教师中滥竽充数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学校理论课教学处于原始对话的状态,实践教学严重缺失;有的学校就业率也许还是一个纸上数据,人才的培养水平还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

目前对这些具体问题的监管和监督还很不到位,这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强化主导作用,加强机制建设,加大监管和监督的力度。强化组织领导,实行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强化投入机制,发挥财政主渠道导向作用,教育主管部门的财政导向,主要是通过教育经费投入的杠杆,引导高职学院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强化评价导向,坚持示范引领,一是强化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质量监督的考核。定期公布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质量状况,考评结果进行责任追究和通报,对优秀单位予以表彰,对先进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及时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建立各高职院校主要领导履职情况考核制度。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教育管理、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素质教育等方面。

(二)进一步强化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调控作用

进一步强化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调控作用,是有效地遏制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缺失现象的重要举措。提高企业等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质量监督的认识,取得社会监督的最大支持。

高职院校要重视各种企业的监督作用,非常重视社会企业的监督和指导工作,学校的每一个专业都成立以企事业单位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的代表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定期开展研究活动,征求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分析社会对学院的各种评价。与此同时,学校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一方面通报学校的各种消息,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及时了解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对高职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

以外部监控为动力,引入市场和社会评价机制,狠抓制度落实,加强监督制约,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创新监控形式,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反馈意见。学校要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定期与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征求他们对学校教学工作和毕业生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完善现有的监控环节,以满足来自各方面(学生、教师、市场、社会等)复杂多变的需求,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保驾护航。[5]

(三)进一步强化学生及其家长的监督作用

学生及家长是高职院校服务的对象主体,学生及其家长有选择教育品种的权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自己喜欢的选择专业;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服务对象的学生及其家长,有权利对为自己提供服务的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进行监督和评价。[6]高职院校要主动地接受学生及其家长的监督,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为社会、为学生及其家长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教育产品。

进一步强化学生及其家长服务对象主体的监督作用,一是在校园网设立“教学督导”网页。在校园网站“教育教学改革”界面增设了“教学督导”专栏,并将学院办学水平质量情况,学生评教评学的情况在网上公示公报。接受广大学生和家长及社会的监督。

二是创新有学生及家长参加的办学水平质量监督制度,促进学校提升办学水平质量。构建学生系统发展性督导评价制度,催生学校自主发展机制;构建并完善学生系统发展性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创设学校自主发展空间。

三是创新学生及家长监控的形式。优化学生监督系统的结构,变“一元”为“多元”;创新学生监督方案的形式,变“分散”为“集中”;完善学生监督评估反馈机制,变“封闭”为“开放”。

“十二五”时期,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新的考验,教育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高职院校办学更加自主,更加灵活,高职院校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高职学院的领导具备更睿智的头脑,更清晰的办学理念,更卓越的办学水平,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乘势而上,办好高职教育,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1]王纪安,邵军,张连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5,(15):51 -52.

[2]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 跨越 转型 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胡晓敏.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与教学质量监控系统[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34 -36.

[4]王红梅,周艳,刘宇宏.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24):43-44.

[5]苑玉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管理——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11-15.

[6]陈慧.借鉴ISO质量管理体系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3):38 -39.

猜你喜欢
办学监控院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你被监控了吗?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