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初探

2011-08-15 00:49陈敬蓉
大众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馆员文献图书馆

陈敬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初探

陈敬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信息素养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情报功能和教育功能,探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有利条件,初步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大学生;教育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主要包含有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四方面的内容。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越来越被高校所重视、被社会所重视。如今,信息素养已成为评价大学生能否适应信息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成为个人和国家在信息时代的生存技能。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高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同时具有情报功能和教育功能。2002年 2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第三条明确规定,当前高校图书馆五项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明确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任务。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延伸,是教育职能的完善,探讨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在实施信息素养教育中具备的条件

要顺利地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硬件设备、软件设施和实行者。在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充足的信息技术硬件提供了物质保证,是开展信息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软件和信息资源是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检索的关键条件,管理者和教师则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深远程度的核心灵魂。三者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不可偏废。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有完备的硬件设施,充足的信息资源,精通业务的信息资源管理者以及良好的学术环境,这是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独特优势。

1.图书馆拥有较为完备的信息技术硬件。随着数字图书馆的深入发展,高校图书馆配有完备的信息技术硬件,使得高校图书馆已实现数字化、系统化、网络化管理。书目查询、读者借阅信息、阅览服务、电子资源的利用以及读者问答等都可通过网络进行。另外,图书馆还拥有电子阅览室、视听阅览室、电子资源检索室等,这为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丰富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吸取“养料”的重要场所,是文献信息收集、存储、传播的信息集成系统。经过长期的积累,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印刷型信息资源,涉及的内容面广,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物科学等方面的,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高校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和多媒体信息资源也逐步健全 ,学生可以通过登录图书馆的主页进入相关的数据库快速的获取信息。高校图书馆各种有特色的数据库为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提供有效地信息。丰富的信息以及便利的信息获取途径对于学生信息知识的增长极为有利,另外,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学生的信息道德,培养学生的信息研发能力。

3.精通业务、精神风貌良好的馆员。虽然目前高校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但是其中也不乏佼佼者,他们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丰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较高的文献信息管理能力和获取各种专业信息的能力,长期从事文献信息管理工作,使他们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这些佼佼者们可以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充当领头人,适时开展信息的检索、使用和表达方法的方面的讲座,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即使不是馆员中的佼佼者,长期在图书馆的育人环境下工作也会得到熏陶,使之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精通所在岗位的相关业务,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这对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也可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途径有多种,如加深文化底蕴、创新教学思路、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加强信息道德修养等。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现状,简要谈谈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些途径。

1.做好馆藏建设,丰富优化馆藏资源。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更新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虽然高校图书馆已经积累有相当丰富的文献信息,但是要使馆藏文献信息适应形势、适合当前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图书馆应及时补充各种新的文献信息资源。为满足学生各种层次的信息需求,可以通过开设新书推荐栏目或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读者的意见,也可以通过构建学科馆员与学科教师之间的桥梁,直接了解学科教育所需的各类文献信息。另外,图书馆有必要购进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生活的正确信息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观念方面的书籍。信息时代推崇多元化的价值观,但不欢迎不道德的公民,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 ,使学生的行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让学生能够在形式多样的信息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尊重知识产权,不从事非法活动。为了使馆藏信息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图书馆还需要进一步推进自动化、网络化以及信息化方面的建设,使学生在借阅书籍、查看电子文献资源时不局限于馆内,而是在校园内任何地方甚至是在校外都可进行,方便学生学习信息、利用信息,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使用率,也让学生深切的体验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掌握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欲望。

2.常规教育中渗透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的常规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新生入馆介绍,主要介绍图书馆的馆藏情况以及各项设施和服务;(2)举办讲座,对如何利用图书馆进行指导。这可以通过预先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学生对图书馆哪方面的利用需要指导,然后在讲座中有针对性的对这方面的具体使用方法进行指导;(3)文献利用指导,对特定主题的信息的检索方法、检索途径进行指导,最好在电子阅览室进行指导,指导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及时排除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根据图书馆自身的情况,在图书馆常规教育中渗透信息素养教育,并把常规教育做到实处,做到深处,这不失为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一种途径。

3.加强合作,促进信息素养教育。(1)加强高校图书馆间的合作,馆藏信息实行网络化管理,开通馆际互借。这种合作使得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为学生所共享,弥补单个图书馆馆藏资源上的一些不足,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另外,现代信息技术在管理上的应用营造出良好的信息环境,为学生信息意识的激发,信息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2)加强高校图书馆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由高校图书馆与教学部门共同制定信息素养教育计划、培养目标与评价方式。高校要全面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单靠教学部门或图书馆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把两者的力量汇集起来,根据各自的特点决定相关的课程教学由专业教师还是馆员担任。例如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教学不妨由馆员担任,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以及德育课等课程由专业教师担任。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以培养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学习信息知识为主,高年级的学生以培养信息的利用能力、开发能力为主。评价的方式根据课程的特点决定采取考核的方式还是考试的方式。(3)加强高校图书馆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素养能力是多元化的,孤立的信息技能不足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整合到学科课程之中。由馆员与专业教师共同探讨,在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信息素养教育,比如教学过程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业中对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考察等。另外可以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设立一个小环节,由馆员讲解与该专业相关的信息检索、整理与表达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所获取的信息完成学科学习的任务。

[1] 李锡宁.日本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10(4):77-79.

[2] 梁建荣.借鉴国外经验深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73):85-87.

[3] 钱健国.浅谈高校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高校图书馆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4):21-23.

[4] 王伏红.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方略[J].图书馆,2010(4),101-102.

[5] 柯平.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0-32.

G258.6

A

1008-1151(2011)03-0114-02

2010-12-27

陈敬蓉(1979-),女,广西合浦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馆员。

猜你喜欢
馆员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