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创作的性别意识*

2011-08-15 00:44吴湘君王美艳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

吴湘君,王美艳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浅谈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创作的性别意识*

吴湘君,王美艳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在带有男权倾向的社会背景下,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性别意识。这种性别意识广泛地存在于女性的自我意识、存在价值、独特体验、身体语言之中。中国女性艺术正处于变动、发展的阶段,女性艺术家已不仅仅停留于自我关注的个人经验层面,而是从她们的“内心资源”和感悟出发,向更广阔的精神空间拓展。

中国女性艺术家;创作;性别;意识

自人类踏进入文明发展阶段的那一刻起,以男性为主流的社会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是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远不如男性,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仅从一些流传下来的词句便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一点,例如“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等等。性别上的不平等成为人类历史发展挥之不去的痼疾。

毫无疑问,中国艺术史也出现同样的问题。中国女性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不被重视,使得中国女性艺术在其成长发展道路上,进行着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与寻求。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艺术家才真正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并以鲜明的性别意识创作出具有浓重女性色彩的艺术作品。

一 女性自我意识的探寻

“广义而言,‘女性艺术’指所有女艺术家之手的艺术作品,但就这一概念的本意看,它只有提示出性别差异才有意义。”[1]46那么,对“女性艺术”再次进行理解的结论是,指那些能与“男性艺术”区别开的、具有女性独立品格和文化指向的女性艺术家作品。

在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史中,女性的艺术才能一直不被社会所承认。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作为艺术家的基本前提,正是男权思想统治下的女性所严重缺失的重要品质。在古代,女性艺术家的姓名和艺术贡献,只能以一种附属点缀的方式出现。就算有些是以个人身份出现,但也是妓女居多。这就说明,只有不被社会正统所认可的女性艺术家才会有独立人格。女性艺术的发展曾一度被封建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所羁绊。

20世纪以后,受西方女权启蒙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知识女性开始觉醒,逐渐拥有独立的意识。她们积极投身于自我解放的斗争中,并以一种与男性同等社会地位的姿态参与到艺术创作活动中。当时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乱阶段,中国的女权运动不得不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密相连。一方面,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在更大的社会矛盾面前,女权运动被忽略;另一方面,妇女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支新生力量,将自身与社会其他力量结合,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女性自我意识。

新中国成立后,在妇女的权利和社会地位都明显提升的政治背景下,人们开始强调“男女平等”。这时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女性艺术家,她们的许多作品广受大众喜爱,甚至得到了比男性艺术家的作品还要高的评价和赞赏,但是这种看似无差别的性别平等,“却遮蔽了女性对自身特质和潜能的发挥”。[2]一方面,女性艺术作品的广受欢迎,恰恰说明了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创作思维到审美趣味都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考虑的。顺从甚至迎合男性的眼光,导致女性艺术男性化或无性别化。[3]另一方面,男人们声称男女平等,但是在这种看似公正的面纱掩饰下,男性艺术史学家依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他们的眼光与审美趣味,去审视、评论女性艺术家和她们的作品,以捍卫他们的男性艺术不可动摇的社会地位。

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五官感觉的发展史”。[1]48而女性在男权社会的低下地位,使得女性在人类艺术史上长期保持沉默状态。换言之,“人类的艺术史就是男性视觉经验史”。女性艺术家若想在这部男性视觉经验史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遵循男性视觉标尺进行艺术创作。这无异于用女性艺术家的手为男性艺术添砖加瓦,而她们独有的艺术创作却被埋没了。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女性艺术”的概念正式产生,标志着女性自我意识和女性集体意识的觉醒。她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女人,她们应该有对这个世界的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同时也要有与男性相区别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中国女性艺术家开始试图从男性艺术中分离出来,转而投向对自我价值的探寻。她们以“性别”作为探寻的基本范畴,运用女性的独特视角和特有的感知能力(直觉),表达自己对世界、生命、生活的看法与感悟。

二 女性存在价值的思考

古往今来,女性的社会存在价值的体现与家庭密不可分,“男主外女主内”、“家庭主妇”、“贤内助”等词就可以看出社会给女性的定位。然而,这并不表示女性在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家务负担和责任最重的她们,地位反而低下。当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中国艺术界时,探讨女性与家庭的关系、重新思考女性在社会中的定位,成为中国女性艺术家创作最常使用的话题。

女画家刘曼文的油画作品是以描绘家庭情境为主,以自己和女性朋友的视角,描绘家庭的平淡而又真实的生活。在她的系列作品《平淡人生》中,真实地记录了妻子、丈夫、子女的生活瞬间。作品描绘的空间密闭而且静态,加之人物木然表情的刻画,表现出作者对家庭生活的厌倦、无奈的心情。作者认为,现代女性不应只为丈夫、为家庭而存在,她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权和存在价值,并且应当受到普遍的尊重和认同。刘曼文将家庭生活写照真实地呈现在画布上,其目的就是要引起社会对女性地位的重视和当代女性对自身存在价值的反思。

三 女性独特体验的表达

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性艺术家的某些创作题材的独特性。为人母的体验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最难忘的。因此,对于母性的阐释无疑是女性艺术必不可少的题材。

阎萍的系列作品《母与子》,是女性艺术关于这一题材的典型。平实的生活状态下,母亲与儿子之间沟通交流,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正是这般朴实、平民化的场景,流露出妇女与生俱来的母性;喻红的系列油画作品《玩具系列》和《目击成长》则是通过关注孩子,达到对自己的成长过程进行反思的目的,作品含蓄地表达了母亲对社会潜在危害感到的焦虑与不安,体现出中国女性特有的母性情感。

然而,“母性意识不只单纯的体现在‘母与子’的关系之中,它在广义上更表现为一种创造生命和关注生命的意识”。[1]从这一角度看,女性孕育生命和大自然孕育生命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这让女性艺术家很自然地从自我感悟出发,转而表现出对自然、生命、人性乃至一切与生存问题的关注。

四 女性身体语言的观照

在男性艺术作品中,女性身体经常作为他们创作的对象出现。她们在男性艺术家的塑造下,呈现千姿百态的造型,而各种女性裸体形象在作品中的出现,更让人觉得女性的身体仅是男人欣赏的,甚至是泄欲的对象。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意识到,女性的身体应用于艺术创作中,目的不是作为可供男性欣赏的玩物,而是需要存在其真正的艺术价值。[4]

那么,如何才算是真正体现女性身体在艺术上的价值?1994年,女艺术家路青制作了一张名为“我是荡妇”的摄影招贴。招贴上只有一张作者的脸部特写,画面朴实而又含蓄,“既没有鲜艳的色彩,也没有刺激挑逗的情节图像,人物形象也不太吸引人”。[5]47但仅仅是4个直接、毫不避讳的大字——“我是荡妇”吸引了当时艺坛所有人的目光。而那年,她又在天安门,在众目睽睽之下,掀开了自己的裙子。路青借自己的身体,用常人不敢尝试的方式,向传统观念和传统伦理道德挑衅。安静的、无表情的画面更是传达了女性艺术家对现代艺术理性、冷静的思考,同时也将叛逆和反思的思想传达出来。

还有一部分女性艺术家将身体物化,做为女性的性别符号,呈现在作品中。张新的作品《苹果》就是典型的身体形象被物化的例子。“她用石膏将切开两半的新鲜苹果翻成模子,被翻成石膏的苹果的一些细部,如有核的耸起和无核的凹陷,因离开了苹果原有的语境,更加清晰和引人注意,‘苹果’和‘性’成为二而一、一而二的事物”。[5]54张新将苹果的自然形象与女性生殖器官相结合,在达到形似的符号效果的同时,更体现作者对生命和自身的思考,并试图传达一种文化理念,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文化意义。

在大多数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中,“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无论她们是刻意的表现,还是无意间的流露,都说明这一话题是她们经验表达的一个重要部分。当然,我们不能单纯的将身体与性连上等号,更不可能以此去看待和解释所有女性艺术家的作品。

五 女性思维观念的反思

中国女性艺术在带有父权色彩的意识的长期影响下,其发展的道路艰难而崎岖,也正是因为长期的压抑,使中国女性艺术有着与男性艺术(或主流艺术)截然不同的创作视角和创作初衷。她们依据自己对事物的感觉跟理解,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起一套女性文化,来指导她们的艺术行为。中国现代女性艺术以其独立的存在价值,屹立于男权社会的艺术之林,同时也填补了人类艺术史中属于女性的那一块空白。

如今,中国女性艺术正处于变动、发展的阶段,女性艺术家已不仅仅停留于自我关注的个人经验层面,而是从她们的“内心资源”和感悟出发,向更加广阔的精神空间拓展,即女性艺术不只为女性自身的生存利益而呼喊,而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将人类整体的生存和一切与人类相关的问题都纳入思考范围内。

放眼人类社会发展史,能够判断人类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以男性为主流的社会,这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作为人类艺术的一部分,女性艺术应正确看待这一事实,本着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减少性别的对抗,在性别失衡的世界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并达到与男性艺术既和谐相处又相辅相成的状态。对于女性自己,在提升她们自身素质的同时,以小见大,不断拓展女性的思维视野,将女性的胸怀与自然的包容融为一体,以宽广的胸怀包容一切事物,以“大我”的精神关爱所有人类。具有女性独立精神和文化的,并属于全人类的艺术,才是女性艺术家奋斗的最终目的。现阶段的女性艺术仍在前进道路上奋力挣扎着,女性艺术家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但女性艺术必将会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创造出光辉成就,并带领人类走向美好的未来。

[1]贾方舟.自我探寻中的女性话语[J].当代艺术,2008(7).

[2]贾方舟.女性艺术和女性精神——中国女性艺术20年回顾.[EB/OL].[2010-07-26].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948284/.

[3]万元元.关于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51-52.

[4]王吉.当代女性艺术性别特征的误区[J].西北美术,2005(1):26-27.

[5]徐虹.女性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A Brief Analysi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Female Artists’Sexual Consciousnesses

WU Xiangjun,WANG Meiyan

(School of Packaging Design and Arts,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7 China)

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patriarchal tendency,contemporary Chinese female artists are provided with distinct sexual consciousness in their artistic creation process.This sexual consciousness exists widely in their self-awareness,existence value,unique experience and body language.The current Chinese female art is in the phase of changing and developing,female artist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 of self-concern.Starting from their inner feeling and perception,they managed to bring their spiritual life to a new extent.

Chinese female artists;creation;sexual consciousness

J04

A

1674-117X(2011)05-0097-03

2011-01-11

吴湘君(1988-),女,安徽合肥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历史与文化的研究。

责任编辑:李珂

猜你喜欢
艺术家艺术
纸的艺术
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