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霉素静滴致过敏反应 1例

2011-08-15 00:42权修闸郑贤新左怀友
海军医学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林可霉素胺类厌氧菌

权修闸,郑贤新,左怀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0岁,某部三级军士长。因间歇发热、咳嗽、咽痛、吞咽困难 1d于 2010年5月20日就诊,不伴有头痛、发热。体检见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有脓点,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有青霉素过敏史。

患者对林可霉素无过敏史,给予 5%葡萄糖 250 ml+林可霉素 1.8 g静滴约 20 mi n后,患者突然出现头晕、唇舌麻木、心慌、胸闷,测呼吸为30次/mi n,脉搏 95次/min,血压96/60mmH g,诊断为林可霉素过敏反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 0.5 m g皮下注射,静脉滴注 0.9%N a C l 500 m l+氢化可的松 150m g+扑尔敏 10m g。 15m i n后测血压 100/70m mH g,症状消失。

2 讨论

林可霉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种胺类碱性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及大多数厌氧菌都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对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无效。除少数人可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外,大多数人无任何不良反应。但也有引起过敏反应的病例报告,主要原因是林可霉素针剂中含有杂质以及个体反应的差异。

林可霉素过敏产生机制可能是其本身作为半抗原可和机体内的血清蛋白结合成完全抗原,与机体内致敏细胞相互作用,使机体组织释放大量的活性物质如组织胺类,能使胆碱能神经兴奋,血管通透性增高,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从而引起过敏反应。本例有青霉素过敏史,亦可能与过敏体质有关。本例提示,在应用林可霉素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情况和过敏史,要注意个别患者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对有过敏史者应作为重点观察对象;本品在静脉给药时每 0.6~1.0 g需用 100 m l以上液体稀释,滴注时间不少于 1 h,否则有导致低血压甚至心搏暂停的可能;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生过敏,应立即停药,并进行抗过敏和对症治疗。

[1]江明性.药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90-291.

[2]黄振文.临床新药精汇[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61.

猜你喜欢
林可霉素胺类厌氧菌
林可霉素基因工程研究的新进展
2019年河北省血流感染厌氧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您想了解厌氧菌吗
Gas from human waste
林可霉素在治疗猪病中的应用
上海地区厌氧菌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物化法处理醇胺类污染地下水的实验分析
芳胺类化合物的原位氧化溴化工艺研究
高产林可霉素链霉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全球胺类产品市场2020年将达到140.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