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复发腹股沟疝中的疗效分析

2011-08-15 00:43唐中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精索补片疝囊

唐中印

河南孟州市谷旦镇卫生院普外科 孟州 454000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中老年人最为多见。传统的手术方式没有解除局部解剖结构的薄弱以及相对高张力的因素,使得局部疼痛明显、恢复时间慢、术后容易复发,其术后复发率达10% ~15%[1]。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开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其具有符合人体的解剖结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里程碑[2]。2005-07~2009-07,我院对收治的42例复发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中男37例,女5例;年龄34~88岁,平均65.1岁。腹股沟斜疝29例,腹股沟直疝11例,斜疝合并直疝2例,其中双侧腹股沟斜疝6例。复发时间<12个月者31例,12~24个月者5例,>24个月者6例。1次复发疝24例,2次复发疝8例,3次复发疝7例,4次复发疝3例。伴有高血压18例,前列腺增生症11例,顽固性便秘6例,慢性支气管炎伴长期咳嗽8例,肺气肿5例,糖尿病4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全部病例均常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修补材料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网塞补片装置(Meshplug-patch),包括1个外层带凹槽内层有8个花瓣样结构的锥形疝环填充物和1个一端有圆孔以便精索穿过的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补片。两种修补材料均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不可吸收,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力和组织相容性。手术沿原切口进入,切开瘢痕组织,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以锐性分离方式充分游离精索,妥善止血,注意保护髂腹股沟神经,保持清晰的术野,尽可能暴露出腹股沟韧带、联合腱及耻骨梳韧带等坚韧的正常组织,仔细探查找到并分离出疝囊达内环口。对较小的疝囊可游离疝囊至疝囊颈部,较大的疝囊或疝囊底部粘连明显的可横断疝囊,近端缝合关闭并游离至疝囊颈部。将疝囊回纳腹腔后,将伞状疝(网)塞尖端朝向腹腔推入已内翻的疝囊腔内,最后将充填物叶瓣与周围组织缝合数针予以固定。将加强补片根据间隙大小适当修剪后,在精索后方(女性置于子宫圆韧带前面)平整置于腹股沟管后壁,其下缘与陷凹韧带及耻骨梳韧带缝合,将补片与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腱作间断缝合再缝合围绕精索的补片裂口(对于上方的环状缺损区,注意切勿缝合过紧以免卡压精索,并且将补片与陷窝韧带、耻骨结节筋膜缝合牢固),重建内环,最后依次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常规压沙袋6~12 h后均可下床活动。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

2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为38~95 min,平均52 min。术后6~8 h后即可进食,术后6~12 h可下床活动。术后2~3 d后体温均恢复正常;术后切口疼痛轻,无牵拉感,不需要使用止痛剂;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4例,均为硬膜外麻醉患者,经留置尿管2~3 d后恢复自行排尿;阴囊积液3例,经注射器穿刺抽液2~3次后好转;皮下血肿1例,未作处理于术后14 d后自行吸收;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及心脑肺并发症。住院时间4~9 d,平均6.2 d。全部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复发性腹股沟疝是指由于手术不彻底或者手术后又被诱发的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术后最易复发的时间为术后6~12个月,且直疝术后的复发率为斜疝的4倍,而对于复发疝修补术后的再次复发率更高。其复发率高的原因主要是:(1)联合肌腱同腹股沟韧带的缝合是两种不同解剖结构组织的缝合,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愈合,且局部张力很大[3];(2)在腹股沟原有缺损的邻近组织修补,本身修补组织抗压力差;(3)老年人常伴随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或顽固性便秘等伴发疾病,这些都会导致腹内压增高。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以腹股沟解剖为基础,利用不吸收的高分子人工合成材料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在不改变正常解剖结构和不造成组织张力的情况下进行疝修补,能避免传统疝修补术的缺陷,各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也符合Lichtenstein提出的预防复发理论,从而为腹股沟复发疝再手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治疗途径。该术式适用于所有的腹股沟疝,尤其是老年疝、巨大疝及复发疝[4]。与传统的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补片材料有较强的韧性和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当充填物受到腹腔压力时,可使腹腔压力迅速扩散到各个方向,此缓冲作用使腹股沟区压力变小,同时由于该术式符合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特点,能节约手术时间,使手术难度明显降低;(2)由于该术式的充填物封闭了疝突出的窗口,加上补片加强了薄弱的腹横筋膜区域,使得手术的可靠性增加,复发率降低;(3)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减少了术中损伤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机会,并发症较少;(4)对于有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便秘者可以使手术指征放宽,扩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适应证。本组病例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2 min,术后6~8 h后即可进食,术后6~12 h可下床活动。术后切口疼痛轻,无牵拉感,不需要使用止痛剂;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4例,均为硬膜外麻醉患者,经留置尿管2~3 d后恢复自行排尿;阴囊积液3例,经注射器穿刺抽液2~3次后好转;皮下血肿1例,未作处理于术后14 d后自行吸收;未发生切口感染及心脑肺并发症。全部患者平均住院6.2 d,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合我们的手术体会,笔者认为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腹股沟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手术操作轻柔,精细解剖,充分游离,完整暴露疝囊、疝环和疝周边致密结缔组织,游离出精索并避免损伤;(2)术中止血要彻底、严格无菌操作;(3)严格无菌操作,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术后3个月内尽量避免剧烈运动;(4)一定要充分游离精索,否则平片补片孔径小,会进一步将精索卡压太紧,从而导致术后会引起阴囊水肿及睾丸的血液循环障碍;(5)对于那些嵌顿时间长、绞窄性疝及局部组织有明显炎症水肿者,不宜实施该手术;(6)术前、术后均应重视应积极治疗引起腹压增高的相关疾病[5]。总之,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腹股沟疝,方法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义平,熊小明.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 904-1 905.

[2]郑现成.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易复发腹股沟疝临床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09,2(7):67.

[3]冯喜玉,王正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 32例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4):531-532.

[4]肖乾虎,彭兵.充填式无张力疝疝术在腹外疝应用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9):520 -521.

[5]李其民,宗俊霞,靳常海.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腹股沟疝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07,5(11):5 -6.

猜你喜欢
精索补片疝囊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加味大黄蟅虫颗粒对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的影响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郭子光治疗精索静脉曲张验案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
腹膜前Kugel补片法治疗股疝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