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材料与中国建筑文化关系分析

2011-08-15 00:46柴瑞琳李华磊
河南建材 2011年2期
关键词:建筑风格建筑材料民族

柴瑞琳,李华磊

1新乡学院建筑工程系建筑设计教研室(453000) 2新乡职业技术学院(453006)

中国建筑材料与中国建筑文化关系分析

柴瑞琳1,李华磊2

1新乡学院建筑工程系建筑设计教研室(453000) 2新乡职业技术学院(453006)

中国以地大物博、资源辽阔、历史悠久而闻名于全世界。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文明,其中极具代表的便是建筑。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活情趣、审美态度以及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不断发展的城市建设浪潮中,中国建筑文化不仅得以继承与发展,还对建筑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建筑材料与建筑文化的关系将为发展中的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建筑材料;建筑文化;关系;分析

0 引言

中国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到建筑风格都体现了我国多民族的生活状态以及地域特色。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选择;同时,建筑材料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建筑文化。这是因为,建筑本身就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自身的这种性质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别。因此,作为人类劳作的主要创造物之一的建筑,它是构成文化的一个不可匮缺的重要部分。

建筑材料(building materials),指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新型的建筑材料包括的范围极为广泛,其中有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度材料、会呼吸的材料等,这些都属于新型材料。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

建筑文化,通过建筑表现一种文化,现代建筑形式趋于多样化,不仅突出了现代生活的一种态度,也能凸显出人类发展的现状。

1 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之一,它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十分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国家,所以从这点上说,建筑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更满足了不同民族的人们对美的追求。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横贯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历史长河,长期以来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泻,同时也就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加之由于我国地域面积之广、气候差异明显、宗教信仰以及文化的差别,又成就了不同区域的格局特写的建筑风格。我国的建筑文化与欧洲、非洲、美洲等地不同,我国的建筑无论是从风格还是材料上,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审美情趣。以西安为例,它是我国最有文化特色的城市之一,皇陵的修建体现了古代帝王的雄伟气概;再比如北京,作为我国的古都之一,上世纪50年代后建设的公共建筑及鲜明的文化特色突显了北京城市建筑的民族特征;上海则为较早对外通商的城市,黄浦江的古老欧式建筑与浦东新区的现代化建筑形成对比,这也就造就了上海城市建筑中西合用,兼容并蓄的现代风格。在城市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建筑风格也正在做出一个转变,那就是从本区域、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寻找适合自己特色的建筑风格,兼容并蓄的继承并推动本地区城市文化的发展。

2 建筑材料使建筑文化得到体现

建筑材料是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除能满足建筑物功能要求以外,还体现了建筑风格与建筑文化。

我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主要是木结构为支撑,围绕着木质建筑材料这一个特点,出现了以大屋顶为象征的拱式民族建筑形式。墙壁不同颜色也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比如红墙黛瓦尊显皇族的至高无上;粉色墙壁透露出江南水乡的清新自然;众多高层建筑的层出不穷,不仅体现了我国人民追求现代,不断进步的特征,也表现出国人接受外国先进思想,兼收并蓄的开放意识。

3 建筑材料的外形、色彩等是建筑文化的主要方面

文化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载体,文化通史也是历史积淀留下的产物,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印记。不同历史古都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相对独立的文化特色,这种特色不仅表现在了文化上,更表现在建筑材料的外形、特色以及功能上,长年累月下来,便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构成了特定的民族情节。

加快开发具有民族文化的建筑材料,按照传统建筑文化,秉承我国的历史渊源,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并结合城市建筑文化发展的总要求,在建筑材料的外形、功能、色彩等方面加以改之,使之成为符合国人审美意愿的新产品,这将更大程度地促进建筑文化的飞速发展。

4 建筑材料的更新促进建筑文化的不断发展

建筑材料与建筑文化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进步的。建筑文化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文化内涵。而建筑材料更新也成为推动建筑文化进步的重要环节。

当建筑材料的生产由传统的手工作坊发展为现代工业生产时,建筑文化不仅在形式上有质的飞跃,更在未来的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材料每一次的变革,都在促进建筑文化向着世界进步的方向前进。

我国正处于一个兼容并蓄的发展阶段,国外的优秀建筑作品都能给国人以启示。无论是建筑材料的创新,还是建筑文化的进步,都值得国人去学习和借鉴。

[1]罗哲文,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大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

[2]朱中平,等.世界建筑材料商品大全[M].中国物资出版社.

[3]聂影.观念之城-建筑文化论集[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建筑风格建筑材料民族
我们的民族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多元民族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张铭:向全球传递家乡文化融合中外建筑风格
浅析云阳彭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和文物保护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