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运用

2011-08-15 00:46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诊断法汽车故障

李 哲

(河北省唐山市交通运输局)

1 汽车检测诊断的涵义与分类

汽车检测诊断是在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小件)条件下,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部位、原因所进行的检查、分析、判断工作。根据检测诊断目的,汽车检测诊断可分为以下类型。(1)安全性能检测: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性能检测诊断,目的在于确保汽车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观、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性能,以强化汽车的安全管理。(2)综合性能检测: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综合性能检测诊断,目的是在不解体情况下,确定运输车辆的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监督,以保证运输车辆的安全运行,提高运输效能及降低消耗,使运输车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与维修有关的汽车检测诊断:根据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要求,汽车定期检测诊断应结合维护定期进行,以此确定维护附加项目,掌握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汽车的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确定汽车是否需要大修,以实行视情修理;同时,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利用设置在某些工位上的诊断设备,可使检测诊断和调整、维修交叉进行,以提高维修质量;对完成维护或修理的车辆进行性能检测和诊断,并对维修质量进行检验。总之,汽车检测诊断有两个不同的目的:对显现出故障的汽车,通过检测诊断查找故障的确切部位和发生的原因,从而确定排除故障的方法;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是否满足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及与标准相差的程度,以决定汽车是否继续行驶或采取何种措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对汽车运行中故障的检测诊断和汽车维修前及维修过程中的检测诊断,属于前一种检测诊断;汽车维修作业后的竣工检验和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安全性能检测诊断、综合性能检测诊断,则属于后一种检测诊断。

2 汽车检测诊断的重要性

2.1 检测与诊断技术是实行视情维修的必要手段

汽车的维修制度首先是“事后维修制”,也就是说,在汽车发生故障之后才进行检修,不坏不修,维修只是在机器发生故障之后不得不采取的措施。这种维修制度是以零件的磨损规律或零件的寿命为基础建立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制定维修间距。虽然它在汽车维修工作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零件的磨损受材料性能、加工质量、安装与调试、工作条件(如负荷大小、工作温度、润滑状况等)和使用、保养水平等的影响极大,使得维修间距与机器的实际技术状况不相符合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往往造成盲目修理或失修现象。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车用电子装置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采用现代检测诊断技术,可以使检验时间大大减少,加快维修速度,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

2.2 检测与诊断技术是提高维修效果的保证

采用现代检测诊断技术,一方面可减少拆装次数,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换件和修理费用,把维修不当所引起的故障降至最低限度。这些对于降低汽车的维修费用起很大作用。此外,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对汽车修理的质量进行监控或抽查,是加强维修行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2.3 检测与诊断技术是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有效方法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公路交通事故与机动车的排气,噪声公害成了愈来愈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3 汽车维修中的检测诊断

3.1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指标

(1)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是发动机有效功率和有效转矩在发挥汽车运行能力时的表现,其评价指标主要指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最大爬坡能力和加速性能等。汽车动力性变坏后,会使汽车最高行驶速度和最大爬坡能力下降,加速时间变长。如果汽车运行中出现动力下降,则表明汽车的技术状况已经变坏。汽车动力性除与发动机输出功率有关外,还与汽车传动系统有关。(2)经济性。汽车经济性主要是指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即汽车在规定的装载状态下,单位行驶距离所消耗的最少燃油量。常用在一定的行驶工况下行驶100km的燃油消耗量来度量(单位L/100km)。此外还有润滑材料的消耗,以及由于离合器打滑、轮胎磨损过快、小修费用增加等,也使汽车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性变差。(3)可靠性。汽车可靠性是指汽车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能稳定、安全行驶的性能。主要包括汽车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的平顺性。汽车在运行中故障现象增多(如机件损坏而停车、制动不灵、方向跑偏、起动困难、漏水、漏气、漏油、异响等现象增多),使汽车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变差。

3.2 检测诊断技术

(1)直观诊断法

直观诊断法又称为人工经验诊断法,是指诊断人员凭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知识,不需要仪具设备,全凭诊断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在汽车不解体或局部解体的情况下,依靠直观的感觉印象,借助简单的工具,采用眼观、耳听、手摸和鼻闻等手段,进行检查、试验、分析,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查明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的诊断方法。人工经验诊断法虽然经济、方便,但诊断速度慢,准确性差,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需要诊断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人工经验诊断法多适用于中小型维修企业和运输企业,虽然有一定的缺点,但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即使普遍使用现代仪器设备进行故障诊断,也不能完全脱离人工经验诊断法。近年来,刚刚研制的专家诊断系统,也是把人脑的分析、判断功能通过计算机语言变成微机的分析、判断功能。

(2)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

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在人工经验诊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诊断方法,是指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利用测试仪器、检测设备和检验工具,检测整车、总成或机构的参数、曲线和波形,为分析、判断汽车技术状况提供定量依据的诊断方法。目前可供利用的仪器设备有:非接触式的车速仪、万用表、点火正时灯、前照灯检测仪、汽缸压力表、流量计、废气分析仪、油耗仪、示波器、汽缸漏气量检测仪、曲轴箱窜气量检测仪、烟度计,以及功能比较齐全的测功机、制动试验台、侧滑试验台、发动机综合检测仪、底盘测功机等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的检测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给人们提供了可靠的工具,使汽车故障诊断从定性诊断发展为定量诊断。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能定量分析,可实现快速诊断等优点,而且采用微机控制的现代电子仪器设备能自动分析、判断、存储并打印出汽车各项性能参数。但其缺点是投资大,需有专用厂房,需要培训操作人员,检测成本高等。这种诊断方法适用于汽车检测站和大中型维修企业。

(3)现代智能化仪具检测诊断

目前的检测诊断设备主要针对汽车电气和电控系统的故障,只能检侧诊断汽车的部分性能和故障,而对汽车发动机及底盘机械故障的诊断,还缺乏方便、实用的仪器设备,仍然以经验法为主。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新产品的开发,不远的将来,利用汽车诊断设备诊断汽车故障将会成为汽车维修领域的主流。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还有一些技术需要更新和发展,例如故障机理的解析技术,诊断参数信息的识别和传感技术,预测故障模式的建立及故障模式的精确度和通用性的实用水平,新的检测手段的开发和利用,高速微处理机及大容量廉价记忆装置的普及等。

总之,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与缺陷,但随着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的形成与发展,随着我国自主研发技术、资金步伐的加快,汽车检测设备在智能化、自动化、精密化及综合化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全国各地的汽车维修企业使用的检测诊断设备也日益增多,已经大大缩短我国在汽车检测等方面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可以预见,随着公路交通运输企业、汽车维修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在21世纪必将获得进一步发展,而且会取得更加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千承辉,苏建,刘玉梅.现场总线技术在汽车检测线上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6,(2).

[2] 贾志新,杜卫华.一种压差式车用气体流量传感系统的设计[J].传感器技术,2004,(7).

[3] 王金文.轿车前轮定位的调整技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猜你喜欢
诊断法汽车故障
卡车液压故障诊断法的应用研究
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故障一点通
藏医试探性诊断法探讨
车型漏水的预防及诊断
汽车的“出卖”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故障一点通
江淮车故障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