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码转换动因探析*

2011-08-15 00:52于翠红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语码交际语言

于翠红

(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语码转换动因探析*

于翠红

(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语码转换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言语行为,概括性阐述了影响语码转换的常见原因,旨在为相关领域总结性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社会语言学;言语社区;语码转换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和文明的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民族的融合,语言的总体数量呈下降的趋势。但是,伴随信息化和全球化而来的并不是语言使用上的简单化。相反,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不止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语言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在社会语言学领域,我们把语言或者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定义为“语码”。具有广泛意义的“语码”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中指代两人或更多人之间借以交际的任何语言系统。与之对应,“语码转换”指在双语或多语交际中,操双语或多语者(亦可能是同一语言的不同变体,如高地德语、低地德语,汉语中的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分)。为了适应当时的交际环境而由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或变体。

二、语码转换动因

按照一般的逻辑推理,为了保证信息通道的顺畅和信息的正确传递,话语行为的参加者应该采用相对一致的语码。但是,现实生活的言语交际总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话语行为参加者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经济地位、言语社区对某些语码社会地位的定位等等。

概括来讲,语码转换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当一种语码缺乏某一表达手段时,人们往往退而求助于另外一种语码。

这一范畴中比较明显的是概念的表达。外文系的同学一般都比较清楚“presentation”这一概念,但是,人们在汉语词汇中却难以找到相应的概念性词汇。于是,为了方便,更是为了准确表达概念,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习惯于把这种作业性的随堂小报告叫做“presentation”。

(二)就言语社区对语码本身地位的看法而言,特别是言语行为的参加者之间存在较大社会距离时,权势方普遍采用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语码。

语码本来是个中性范畴,但是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人们常常把某种语码同一些定式概念(stereotype)联系起来。例如,操广东话和上海话的人一般给人以富有、见过世面的城市人的印象,相反,人们总是把某些偏远地方的方言和贫穷落后联系起来。

(三)采用一种非母语的语码,在谈论某些不雅甚至是禁忌的话题时,一定意义上可以摆脱、削弱、淡化令人尴尬的局面。

在我们国人眼里,性、身体部位、生、老、病、死,还有一些生理现象都是禁忌。对于这些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的词汇,即使是无意的违反也会给人留下淫秽、下流、粗俗的印象。但是,当我们采用另外一套相对间接的语码时,一切仿佛婉转动听了许多。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在各种语言中人们都能够发现大量的委婉语(euphemism)。委婉语显然是一套不同于日常用语的语码。在大学校园里,用英语词汇“hug”,“kiss”,“sex”,“BF”,“GF”来代替汉语“拥抱”、“亲吻”、“性”、“男友”、“女友”的现象并不鲜见。

(四)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为了炫耀自己的学问而进行的语码转换。在人们的心目中,能够讲一种甚至几种外语是个人聪明和才智的集中体现。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一向追求时尚的大学生的日常用语里少不了 “sorry”,“byebye”,“thanks”,“BF”,“GF”等词汇。2002年,联合国资深译员、北京大学胡利平教授来大连海事大学做了一场报告。在报告中胡教授提到罗马教皇据说可以讲十几种语言。所以,在一次演讲中,教皇为了显示自己的语言功底,(当然根据“Accommodation Theory”即顺应理论,也存在交好各国的成分)在演讲过程中频繁变换语码。有趣的事,两位译员凝神贯注也没有听明白教皇说的所谓“汉语”。

(五)为了迎合和疏远对方,有必要适当地调整语码。

例如:刚刚去广东工作的山东人小张一般是听不懂粤语的。在日常交际中,特别是有小张在场的时候,同事们就不能够一直用粤语交流。相反,为了避免使小张产生“局外人”(outsider)的紧张感觉,他们会适当地选择用普通话来进行交谈。当然,小张如果能够学会用粤语来跟同事交流,也会引起同事的好感,有助于他早日融入当地的社会。

(六)为了不让在场的其他人知道会话内容,可以进行相应的语码转换。

在抗战时期,为了躲过敌人的耳目,地下工作者会采用暗语来交流。在我们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仍有各种各样的切口。在小偷的词汇里“雷子”指的是警察,“天窗”则指上衣口袋。英语学习者外出购物,在与商贩砍价的时候经常用英语咨询身边同学的意见。一旦担心自己随身携带的“cash”不够,就会用英语对同学说“how much money do you carry?”“will you please lend me ten Yuan?”后者一方面是为了保密,一方面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

(七)为了引用,不得不进行语码转换。

虽然引用的成分一般都能够在另外一套语码中找到对应,但是,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或多或少都会丢失。例如:在讲到英语的表示强烈感情的无主句时,老师一般喜欢引用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里的一句话。老师会问:“大家看过都德写得《最后一课》吗?大家还记不记的里面的一句话“Vive La France,法兰西万岁?”在这里,老师用不同语码重复同一内容一方面可以起到强调的效果,另一方面,引用原文可以使自己的讲课更有说服力。

(八)有些语码转换是为了取得幽默、滑稽的特殊效果。

这是易被研究者忽略的方面。但是,基于这一原因的转换时常发生在我们周围。现仅举两例。在生活中,一女士拿出手机惊呼“Oh,一个missed call。”在课堂上,一位老教授拍着自己的额头,对学生们意味深长地说 “I am financially poor,but I am馒头ly rich.”(教授巧妙地利用了英语的“mental”和汉语的“馒头”音近的特点),幽默地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九)为了重新标识特定的社会角色以及重新定位人际关系而有必要适时转变语码。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基本具备在不同场合下,在和不同对象交谈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话题选择与之适应的语码的能力,即识别“社会域”的能力。“社会域”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Joshua A.Fishman)指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一种文化里同语言相联系的活动领域。社会域可以细分为家庭域、友谊域、教育域、宗教域、工作域等等。所以,人们在实际交往中必须学会识别不同的社会域和与之适应的语码。比如教师、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单位自然是有一套与其社会角色适应的语码体系,但是,他们一旦回到家里就不能够继续拿腔做调。语码转换必然伴随着角色转变而发生。需要指出的是,这时取而代之的不光是一套截然不同的语码体系,他们说话的语气、音量以及一些非言语交际行为也会产生变化。

(十)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也往往会出现语码转换的现象。

我国的教育语言一般是标准普通话(当然,少数民族地区可能是自己的民族语言,初级阶段的英语教学一般是英汉夹杂,高级阶段的英语教学一般只用英语或者以英语为主)。在课堂授课中,声音抑扬顿挫的老师一般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语言平淡无奇的授课一般会显得枯燥。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授课老师适当适时的语码转换肯定会起到促进教学的积极作用。

三、小结

以上主要总结了语码转变的十种常见原因。但是,语码转换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其变化总是受到经济、文化、教育、政治等社会因素和人们日益复杂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文对于语码转换原因的讨论仅仅是探索性而非结论性。可以预见的是:语码转换将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日益复杂,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也会更加丰富。

[1]Hudson,R.A.Sociolinguis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M].1996:51-53.

[2]Wardhaugh,R.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M]. 1998:99-114.

[3]高军,戴炜华.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J].外国语,2000,(6):16-21.

[4]李刚.自然语言语码转换研究的若干方面[J].外语教学,2001,(7):9-14.

[5]刘绍忠,韦娟.校园“语码转换”现象:发生的时间与原因[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0):35-39.

[6]刘绍忠,段林远.从校园交际看“语码转换”的原因[J].柳州师专学报,2002,(6):29-33.

[7]许朝阳.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与心理[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9-33.

H030

A

1008—3340(2011)01—0043—02

2010-11-23

*基全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科青年基金项目(09DWXZ06)的部分研究成果。

于翠红(1973-),女,山东淄博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语码交际语言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语码转换应用研究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