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2011-08-15 00:47庞文莉
关键词:高校学生政治思想

庞文莉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8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庞文莉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80)

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网络对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当对学生在利用网络化过程中的时间、方法、内容等现状进行分析,以制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的研究对策。进一步贯彻学习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思路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网络化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特证,已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多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广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一、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1.网上负面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不良影响。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快捷和信息的开放性,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推动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负而影响也显而易见。一些西方强权势力通过信息技术在加强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的同时,肆意加紧构建意识形态的霸权,通过互联网宣扬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道德伦理等大加指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非辨别力不强,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也容易在西方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冲突中迷失方向。因此,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进入必定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

2.网络的虚拟性容易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缺失。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是靠人与人交往形成的监督和他律手段来维系。而网络社会是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拟世界,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外界不易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其中一些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肆意放纵自己,父母、老师、同学的约束力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不再有任何作用,适用于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传统道德筑起的防线很容易崩溃[1]。因而网络容易导致大学生自由主义的泛滥和道德意识的削弱。

(二)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

1.网络文化的高度信息化开放性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空前广阔的舞台。网络文化依托的是互联网,互联网具有容量巨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较之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都有根本性跨越。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借助网络,挖掘大量、丰富的资源,吸纳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网络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自己的思想、理论、政策,而无须受制度、体制和其他烦琐程序的制约,工作舞台和对象、教育方式和手段、信息获取和传播等,都被大大地突破了。

2.网络文化的可复制性和资源共享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模式发生转型。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座谈、讨论、谈心、社会实践等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模式。而在网络时代,大学课堂的外延大大扩展,课堂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它还包括数量庞大、各色各样的网站;教育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在一次性投入后,可以得到无数次重复使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大大增加,舞台大为扩展,方式更为丰富,时空得以充分延伸。

3.网络文化的多边平等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双方的信任度大为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一直是影响和制约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和质量的关键。由于人的思想隐蔽性的客观存在,学生不愿意向老师讲真话说实情仍然是当前高校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并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严重阻碍。网络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使这一局面得以消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便可以借网络手段去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网络文化的虚拟功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富于活力和创新。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教育是净化网络大环境,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必然要求,是非常必要的。以往人们对未知领域、未来世界的探求,主要凭借想象力去勾勒、描绘。而网络的虚拟技术则将这种幻想变为“真实”。在网络虚拟功能的支撑下,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跃。网络的虚拟功能,有力地促进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一维向多维、由平面向立体、由线性向非线性、由收敛性向发散性转变,有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向新的领域开拓。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的对策

(一)建设高素质的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的摸索、制定、贯彻以及信息系统的建立、维护、改善,都离不开一支既有过硬的思想水平和觉悟又具备较高的网络管理才能和信息时代思维方式的工作队伍。一是加强辅导员理论素养的培养,由思想政治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主动参与,加强网络应用知识的培训。在网络信息工程技术员的支持下,形成合力,建立平台,成为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团队核心,成为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网上辅导员”,成为深得学生信赖的“网友”[2]。二是吸引政治素质好同时又精通网络技术的人才到思想政治教育专兼职队伍中来,共同研究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措施,加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二)建校园网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1.建立马克思主义网络阵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场鲜明地引导重大政治问题;建立师生BBS网站、主题网站及时沟通,网上网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联动。配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建立高校学生网络党校,宣传党的知识,使之成为利用网络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地。

2.要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创建高校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网络。在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炉的上网活动中,将主流思想和正确的社会准则与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实现“灌输式”教育向“渗透式”教育转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要取得实效,教育与服务融为一体,吸引高校学生的关注[3]。

(三)发挥高校学生自律和他律作用

1.把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新内容。网络信息安全日显重要,要将网络伦理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并加以遵守,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重任。

2.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监控网络运行。对涉及政治、军事、宗教、民族、外交和易引发社会争议的焦点问题要及时进行审查;对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和上级管理部门明确禁止的内容要尽快清理;对发表违规文章和散布不良信息的用户要予以警告,严重的要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在敏感时期要加强监控并安装电子邮件过滤系统,以抵御境外敌对势力的信息攻击,堵截反动电子刊物的侵扰,维护校园的政治稳定;对上网学生要加强管理,建立信息反馈渠道,若发现有违反网上道德与法规的,要严格予以处理,绝不姑息。

3.将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

[1]王荣发.网上德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23.

[2]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4.

[3]赵世强,康庆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N].人民日报,2004-11-08.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Occupy the Network Frontier

PANG Wen-li

College is the frontier of China's“network”,the network will have a growing impact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on behavior,values,political attitudes,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moral values,etc.So,the impact of network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and urgent issue that needs to be resolved.The thesis analyzed the time,method,and content that students use the inter net,to research strategies which can mak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itiative-ly occupy the network frontier in colleges.Further implement the stud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 on“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view”of the spirit to explore new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new ideas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the use of new means of networking and capacity-build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ccessors to the cause of socialism.

Network;Colleg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Frontier

G641

A

1008-7966(2011)05-0153-02

2011-06-11

庞文莉(1965-),女,黑龙江北安人,思想政治部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曲占峰]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