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

2011-08-15 00:51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衡阳城市形象实力

李 涓

(衡阳师范学院 中文系,湖南 衡阳 421008)

对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

李 涓

(衡阳师范学院 中文系,湖南 衡阳 421008)

区域文化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区域因其文化而拥有的非物质实力,对内表现为凝聚力、创造力,对外表现为影响力、吸引力。衡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但仍需在文化资源整理、城市精神重塑、文化体制改革、城市形象推广、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继续努力,以期获得文化软实力的快速提升。

文化软实力;衡阳

自十七大以来, “文化软实力”成为一个热词,各级政府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也将其视为研究的重要方面,它们的研究对于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就如何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本文试从揭示衡阳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分析衡阳文化软实力的现状、提出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衡阳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要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首先要明确对象,衡阳文化软实力是什么。已有的研究中, “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区域软实力”都作为概念而存在,但不同的论者对它们内涵的阐述并不一样,以下试做一个辨析,并推导出 “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进而明确衡阳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家约瑟夫·奈提出,他在不同时期也对这一概念做出了多种不同的界定。总体上,他认为 “软实力”与军事、经济、科技等 “硬实力”相对,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式改变他方行为实现己方利益的能力,它借助于三种主要资源即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概念而被正式提出是在十七大报告中。对于此概念的认识有两种,一是将文化等同于软实力,认为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作为软实力的文化”;一是将文化作为软实力的资源基础。从逻辑上来讲,文化没有可比性,中西文化不能分出孰优孰劣;文化软实力却有可比性,是一个可量化的概念,因此后一种理解更为可取。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对 “文化软实力”的定义比较恰当,“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因其文化而拥有的,对于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动员力”[1]。

“区域软实力”,以区域为对象来谈论软实力,从而得到的一个新的概念。有的认为,“区域软实力是指区际竞争关系中区域所表现出的非物质实力,包括价值观念、制度体制、居民素质、特色文化、创新能力、公共服务、区域形象等无形要素所产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2]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 《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施》一书,区域软实力被定义为 “在区域竞争中,建立在区域文化、政府公共服务 (服务制度和服务行为)、人力素质 (居民素质)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区域政府公信力、区域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吸引力等力量的总合”。可见,“区域软实力”是一种非物质实力,依靠的基础是区域文化、区域制度、区域人才等,表现的形式是对内的凝聚力、创造力,对外的影响力、感召力。

“区域文化软实力”比 “文化软实力”多了“区域”,比 “区域软实力”又多了 “文化”,在竞争范围、借助资源方面进行了双重限定,可界定为,一个区域因其文化而拥有的非物质实力,对内能激发凝聚力、创造力,对外具有影响力、吸引力,该实力能促进该区域又好又快地发展。因为衡阳是作为一个区域而存在的,所以把上述定义中的 “区域”置换成具体的城市 “衡阳”,就是衡阳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二、衡阳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1.文化资源丰富。衡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湖南省中南部,是三水 (湘水、耒水、蒸水)交汇的风水宝地。她是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共和国元帅罗荣桓的故乡。她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书院文化的繁荣地,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就坐落于斯。“元明两代一先生”、“五百年来第一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王船山经年在此著书立说,他的经世致用哲学影响了一辈辈学人。船山故居、船山墓、船山纪念馆已成为著名的船山纪念遗迹。船山文化在衡阳、在全国性乃至在国际上都影响深远。南岳衡山,是千古年来的 “文明奥区”。南岳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宗教文化、寿文化、抗战文化交相辉映。衡阳湘剧、祁剧、衡山影子戏、衡州花鼓戏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衡南七巧龙、祁东渔鼓、常宁瑶族谈笑、耒阳敖山庙会、耒阳蔡伦造纸、杨裕兴面条制作工艺等是省级 “非遗”项目。

2.对内凝聚力、创造力激发不够。尽管衡阳具有厚重的文化历史,却没有转化成衡阳人的凝聚力、创造力。据问卷 (www.sojump.com)调查,在衡阳生活的整体感觉,很好仅占8.7%、一般占53.3%、不太好占34.7%、很不好占3.3%;认为衡阳市的城市形象,好占3%、一般占34.3%、比较差占50.3%、很差占12.3%;所在的社区经常组织宣传活动或公益活动次数,较少占59.3%、很少33.8%;对衡阳的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不满意48.7%、很不满意21.8%;对于衡阳的环境质量 (空气、水、绿化等),认为不好占46.8%、很不好20%;关于衡阳人讲诚信与否,认为很少一部分人讲诚信占48.2%、毫无诚信可言占12.7%;觉得衡阳人与人交往的原则与态度,有些自私势利44.2%、比较自私34.5%、极其自私蛮横12%。由此可见,衡阳人对所居住的衡阳市满意度较低,由此引发的城市自豪感、凝聚力就会较差,如此就更谈不上创造力了。

3.对外的影响力、吸引力有限。有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都知道王夫之、南岳、石鼓书院,却不知道衡阳,文化名人、名迹不能与文化名城有效结合。慕名到了湘西草堂、石鼓书院、南岳又颇感失望,文化神韵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扬。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衡阳市已成为湖南省常住人口第一大市,衡阳也常以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自居,但衡阳的影响力仅在湖南,风头也还没邻市的郴州健,在全国的影响力、吸引力可能还比不上一个小小的乌镇。

三、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1.搜集、整理文化资源。

衡阳是座有深厚文化家底的城市,相比一些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的城市,对于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她在文化资源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如果不懂珍惜、善加利用,一味躺在祖宗功劳薄上睡大觉,就会被远远甩在后面。曾有学者痛心疾首,“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天下第一碑岣嵝碑、嫘祖墓、湖湘文化始创地文定书院,常宁塔山瑶族文化,产生于衡阳的十大古典名曲 《梅花三弄》,《潇湘水云》,《平沙落雁》等等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我们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而全国各级政府和学者对当地历史文化研究都极为重视,四川绵阳市为一个传说认为嫘祖墓在绵阳,每年都举行盛大活动纪念,每年都有嫘祖文化研讨会,而在 《史记》上有确切记载的岣嵝峰嫘祖墓早已被杂草湮没;岳麓的岣嵝碑,大理、绍兴等岣嵝碑已成为当地旅游风景的重要景观,而拥有 “原创”版权的衡阳岣嵝碑却孤亭亭地耸立在寂寞的山腰上,参观者寥寥无几”[3]

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一定是要成舰制的、大规模的、系统有序的。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政府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专家对文化资源进行盘点,确定重点,制定规划,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集中突破,作出真正有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的学问,扩大各类文化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更好地向外界展示出衡阳作为文化名城的魅力。比如在船山研究方面,衡阳师范学院的研究基础就比较好,该校有湖南省 “船山学研究基地”,有王船山思想研究所,其学报上有名栏 “王船山研究”,举办过王船山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过船山研究方面的学术专著多部,政府就可给其平台、资金、人力支持,促其船山研究取得新进展。

2.重塑、注入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精髓所在。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城市精神,就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就如一盘散沙。衡阳的文化传统很多,有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勇往直前的抗战文化,有锐意创新的蔡伦文化、团结协作的雁阵文化,还有包容和谐的宗教文化,究竟什么才是衡阳的城市精神,什么才是广大群众的自觉追求、真心拥戴的?这需要广泛地征求意见,认真地加以论证,提炼核心价值体系,重塑出既有人文传统又有时代特色的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如果仅停留于字面、仅是少数人的共识,就不成其为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必是该城市居民的共识,是他们的精神动力、力量源泉,因而城市精神需要注入、培养。要在社区经常组织宣传活动,要把城市精神渗入到城市生活的点点滴滴,要努力提高市民素质,要积极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高品质的图书馆、歌剧院、体育馆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和麻将桌、扑克牌争夺市民的注意力,使市民的精神生活始终充盈、健康、活泼。要让衡阳的城市精神如奥运精神的“更快、更高、更强”那样深入市民的心。

3.研究、实施体制改革。

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没有太多的历史文化,却在2009年10月由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与人民网共同推出的 “中国软实力城市评选”中位于前50强,其文化软实力之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在全国率先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文化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制,实现文化产业中国家、集体、民营、外资等多元化投资主体共存,政府职能由 “办文化”为主向 “管文化”为主转变。

衡阳应积极借鉴深圳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因为无论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还是城市精神的重塑、注入,都要有个主体来完成,若这个主体完全由政府来承担,一是政府不堪其重,二是不一定办地好。这方面深圳“文博会”又是一个好案例,深圳 “文博会”自创立之初,就确立了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大会越办越成功,影响也越来越大,而且获得国际展览界的充分肯定,获得国际展览联盟 (简称 “UFI”)认证,正日益成为深圳的一张文化名片。

4.设计、推广城市形象。

区域文化软实力,对内表现的是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对外则是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而一个好的城市形象,将必然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增强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4]既然是主观印象,就是可设计、可讲述、可塑造的,一如企业打造品牌一样,就是讲故事。城市形象之于城市文化软实力,就如企业品牌之于企业竞争力一样,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

有人说改变衡阳 “脏、乱、差”的城市形象,要从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城市规划、道德风尚做起,诚然这些都是基础性的工作,但更高妙的在于城市形象的准确定位及传达手法,在于会不会讲故事。很多城市利用电视剧传播城市形象,衡阳广电也选择了这条捷径,倾力打造了电视剧《南岳奇人王船山》,将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王船山的光辉形象第一次搬上荧屏,该剧目前还没上映,但对它能很好传播衡阳的城市形象,笔者表示很怀疑。第一取景大部分在浙江横店,第二据说该剧的卖点是 “历史传奇+武侠功夫+实力派演员阵容+青春靓丽+黄金制作班底”[5],与衡阳这座城市及其文化的关系都貌似不太大。

长沙以 “快乐长沙”形象示人,上海以 “东方巴黎”标榜,其城市形象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又都与时下人们追求幸福、快乐、时尚、高雅的心理暗合。所以,衡阳的城市形象定位既要有旧时的影子,又要有当下性,需要精心的设计,而不是简单地硬推传统文化。请姚明拍城市宣传片、《上海文学》杂志与都市文学相互促进、对于 “海派文化”的重温与争鸣、展开上海 “城与文”的研究……如此多方面多角度的渲染、熏陶,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形象深入人心。衡阳至今连一部制作精良、投放广泛的宣传片都没有,关于城市形象推广方面还有太多的学问要学,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5.扶植、推动文化产业。

“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指文化自身蕴涵的内在力量,而且还包括一种能够被他者的认同、被别人接受的文化力量。所以,文化软实力并不是一个自我确认、自我命名的文化属性,而是通过广泛传播之后才能够兑现的文化价值。”[6]而文化要实现广泛传播、兑现价值唯有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美国的文化产业是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其好莱坞大片向世界各地传递着美国的价值观;日本的动漫、韩国的影视剧既创造出了高产值,又传播了本国的文化。就国内而言,深圳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人民币531亿元,占GDP的比重上升到6.48%,为深圳 “文化沙漠”说正了名。

以市场化为运作机制,让大批文化自由职业者、文化企业投身文化产业,能促进高品位文化的产生以及经济的繁荣。从文化发展史来看,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文人、文化出版的繁荣带来了上海市民文化的繁荣。张爱玲说道:“从前的文人是靠统治阶级吃饭的,现在情形略有不同。我很高兴我的衣食父母不是 ‘帝王家’而是买杂志的大众”;《良友》画报创办者伍友德表示:“以商业的方式而努力于民众的教育文化事业,这就是我们的旨趣”; 《生活周刊》主编邹韬奋强调“所谓大众的 ‘大’,不是高大的 ‘大’,却是广大的大……我们要极力使我们的文化工作能影响到大多数人,影响的范围越大,文化的功效也就越大”[7]。

文化产业是投入少、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成败,因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就要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特别是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经营的领导者、管理者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这方面可充分发挥在衡高校的人才引领、培养功能。

[1]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三――区域软实力 (3)[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166866/10030309.html,2009-09-10.

[2]孙爱霞,韩培花.“软实力”提升与河北区域发展[J].河北学刊,2009 (5):226.

[3]罗玉成,蒋将,谭耀.关于衡阳文化产业的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4):115.

[4]路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倪文彦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5.

[5]金灿.王船山还是个武林高手[N].衡阳晚报,2010-02-04 (12).

[6]贾磊磊.流行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力量[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5):82.

[7]陈卫平.上海:城市精神海派文化人格形象 (三)[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 _4a0cb9ec010005od.html,2006-09-26.

Reflections on Promoting Hengyang's Soft Power of Culture

LI Juan
(Department of Chinese,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Hunan 421008,China)

The regional soft power of culture refers to a region which has a non-material strength because of its culture,and with internal performance for cohesion and creativity,and outside performance for influence and attraction.Hengyang i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rich in cultural resources.But if it hopes to get rapid promotion on cultural soft power,it still need do some efforts in cultural resources arrangement,urban spirit remodeling,culture system reform,urban image promotion and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soft power of culture;Hengyang

G206.3

A

1673-0313(2011)05-0099-04

2011-05-20

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08D007)。

李涓 (1981—),女,湖北黄冈人,讲师,硕士,从事文化与现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衡阳城市形象实力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大城衡阳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