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初探

2011-08-15 00:51杨健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插秧机秧田大田

□杨健

水稻机插秧就是采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主要技术有育秧、插秧及大田后期管理三大环节。

一、水稻机插秧的优势效益

1.节省秧田,增加收入 由于机插秧采用的是毯状秧苗,其播种密度较高,从而提高了秧田利用率,秧田与大田比例达1∶80~1∶100;而普通的水育秧一般为1∶7,旱育秧一般为1∶15,所以其秧田利用率比一般的育秧方式提高5~11倍,可大幅节约秧田。目前籍田镇种植21670亩水稻,常规水育秧需占用3000亩优质秧田,若全部采用机插秧,则最多需用270亩秧田,可节约秧田2730亩,按小麦平均亩产300kg计算,可增产小麦81.9万kg。由此带来的间接效益也极为可观,若按目前小麦市场价1.9元/kg计算,农民可增收155.61万元。

2.省工省力,节约成本 一般人工手插水稻1亩需1.5个工日,而采用乘座式插秧机作业,每亩只需0.1个工日。即1个劳动力手插1天只能插0.6亩左右,而1台乘座式(6行)插秧机1天轻轻松松能插到40亩,全程式服务共需4名技术操作人员,平均每人1天就是10亩插秧面积,提高效率15倍。农民每亩降低作业成本一般在40元(请人手工插秧每亩费用一般为140元,机插秧每亩费用一般为100元)。

3.节水节肥,节省投资 机插秧育秧在育秧苗期易于集中管理,可提高肥、水、药的使用效果,减少施用量,不仅可节约成本,还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按每亩使用肥料、农药、平整秧田等费用为120元,籍田镇全部采用机插育秧,节约秧田2730亩,就节约了投资投劳成本327600元。从用水方面来说,节约了秧田就少用了水。通过实践证明,机插秧节水、节肥、节药效果明显,大大节省了投资。

4.高产稳产 采用机插秧作业,秧苗群体质量易于调控,且返青快、分蘖多、易于田间管理,克服了抛秧稻无序性种植,群体质量难以控制的弊端,容易获得稳产、高产。在籍田镇的同一块田里的试验、示范结果,机插秧比抛秧平均亩产要高20kg,而且比抛秧抗倒伏能力强。所以说水稻实行机械插秧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栽秧的劳动强度,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率,是一项省工、省力、省秧田、省投资并能获得高产的新技术。目前水稻机插秧技术在成都市是相当成熟的,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就具备技术规程,四川农业大学具备技术人才。

二、机插秧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推广的机插秧可以实现浅栽、宽行窄株、定苗定穴栽插,能有效促进水稻稳产高产。尽管水稻机插秧技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机插秧技术的推广面积和插秧机的推广数量与社会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致使推广进度一直较为缓慢。机插秧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机插秧技术特性表现为周期较长,技术难度加大 从落实作业面积到栽后大田管理,其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对机插秧技术的影响都很大,从而影响购机农户和栽插户的信心。

2.农作制度复杂,播种期要按需调整,把播种搞得复杂化 双流县籍田镇和全省一样,属于典型的水旱两熟兼旱三熟区,属于两熟有余、三熟不足的气候。对稻田而言,典型的农作制度是小麦(油菜)/水稻一年两熟制,常导致水稻秧龄延长,引起机械作业质量低,秧苗抓伤重。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水稻播种期要按需调整,这就使农户接受机插秧的能力受到影响。

3.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少,农户一家一户育秧,容易造成秧苗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机插秧秧苗在秧盘里的密度远大于抛栽秧龄使用的常规秧苗,秧苗生长期间,由于农户在肥水管理上的差异,导致秧苗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机插质量,从而影响到田间产量。

4.生育期延长 机插秧和手插秧相比生育期要长3~5天,和抛秧差不多,对农户按时机收会有一定的影响。

5.基层缺乏推广经费,插秧农户缺少资金帮扶,给推广工作带来难度 机插秧推广所需经费主要依靠上级推广项目来解决。基层很少有推广经费或配套经费,严重影响了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机插秧毕竟是一项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在推广之初若插秧农户没有一点资金帮扶,推广进程也会受到影响。

三、对策设想

1.加强培训 组织农技、农机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机手参加机插秧技术培训,组织机插秧农户参加大田管理技术培训,以便掌握育秧、插秧、大田管理的全程技术,解决机插秧技术特性表现出的周期较长、技术难度加大的问题。

2.加强宣传 通过各种方式和媒介对机插秧省工、省时、省秧田、省投资并能获得高产稳产等优点进行广泛宣传,让农户打消因播种期的变化造成的担忧。

3.提倡水稻生产全程化服务 通过籍田镇3年试验、示范来看,直接由专合组织统一育、插秧,采取统分结合的种植方式,可以解决一家一户育秧造成秧苗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减少劳动力的单个投入,还可较好地表现机插秧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发展。

4.优化水稻品种 在选择品种上要考虑生育期,避免机插秧本身生育期的延长3~5天而造成的过迟收获。

5.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有了推广经费的支持,才能有效保证人员到位、技术到位,才能提高农户的参与热情,为机插秧技术的快速发展增添后劲。

猜你喜欢
插秧机秧田大田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感怀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超智能插秧机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
水稻机插秧育秧须选好秧田
福尔沃2Z-8238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