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2011-08-15 00:51陈义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阆中市硼肥菌核病

□陈义

油菜是阆中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2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四川省粮油高产创建工作的开展,我市农技推广人员一直在探索油菜亩产过400kg大关的技术,但始终无果。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市油菜生产呈现出“前期发不起、中期生长旺、后期角果少”现象,从而导致产量上不去。同时也与阆中市气候条件及油菜田间管理有较大的关系:一是秋淋。“9月育苗10月栽”是我市油菜栽培上的惯例。我市80%以上为水稻收后的两季田,故抢晴早栽是我市油菜栽培很重要的一条措施,持续秋淋常常伴随着气温下降,使大部分才刚刚定根的幼苗处于生长停止状态,或生长极为缓慢,造成弱苗增多,而这个时期杂草生长极其旺盛;二是冬干。油菜移栽后出叶5片左右,我市又会出现持续干旱,此时的气温只有8℃左右,再次阻碍油菜苗的生长。所以,如何使我市油菜苗在12月中下旬长出一类苗并全田封行,就成了油菜高产的关键。鉴于以上气候原因,我们探索出了油菜栽后覆盖空行的田间管理方式,不仅缓解了冬干,保持土壤湿润,而且对于解决我市秋淋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增温,防止杂草生长,促进油菜苗健壮生长效果相当明显,同时覆盖物腐烂后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现就结合笔者从事油菜生产技术推广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择良种

油菜品种应选用产量高、含油量高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并且高抗菌核病和霜霉病,阆中市以南油12、中油杂11号、宜油17、绵油15为主。

二、适时播种,稀育壮苗

油菜育苗地要选择土壤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5。精细整地,开沟作厢,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每亩施硼肥0.5kg。播种期为9月上旬,做到稀撒匀播,出苗后早间苗、早定苗。定苗后每亩可以追施粪水1500kg或尿素5kg。

三、窄厢深沟,控制好田间湿度

两季田在水稻收获后及时按3m左右开好厢沟、边沟和围沟,做到主沟深度30cm,达到雨住田就干;旱地栽油菜的,也要按3~4m作好厢,并开好主沟、背沟和厢沟。

四、壮苗早栽,合理密植

栽植时,严格选择移栽苗,做到不栽弯脚苗、不栽高脚苗、不栽黄叶苗、不栽病虫为害苗,而应移栽带5~6片绿叶、矮键粗壮的苗子,同时选择晴天下午带土移栽,栽后浇足定根水,以缩短缓苗期。一般每亩栽6000~7000株,按60cm×(16.7~20)cm规格牵绳定距,等行栽植。

五、覆盖空行

全田栽植结束后,用稻草或猪、牛垫圈物覆盖全部油菜空行,覆盖物要压实,覆盖厚度要均匀一致,以不见土为宜。

六、合理追肥

阆中市油菜每亩总施肥量一般为:纯氮13kg左右、五氧化二磷6~8kg、氧化钾5~7kg,并按照50%底氮、磷钾全部作底的施肥原则施用,同时做好底肥、苗床期和蕾薹期硼肥的施用。

七、早防病虫

苗期重点防治菜青虫、蚜虫及霜霉病,初花期防治好菌核病。

猜你喜欢
阆中市硼肥菌核病
阆中市:线上线下促就业 示范引领助创业
阆中市抓紧抓实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硼肥施用量对浙贝母产量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硼肥的作用及施用方法
硼肥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