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桂剧的传承开发探索广西特色文化发展新路径——以桂林市艺术学校为例

2011-08-15 00:47谢婷婷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桂剧桂林市桂林

谢婷婷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从桂剧的传承开发探索广西特色文化发展新路径
——以桂林市艺术学校为例

谢婷婷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桂剧是广西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代。桂剧的传承教育模式经历了从科班到现代艺术职业教育的转变。1941年,欧阳予倩在桂林主持创办的以教练桂戏为宗旨的广西戏剧改进会附设之戏剧学校,第一次将桂剧教育纳入现代教育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广西戏曲学校(今广西艺术学校)、桂林市艺术学校等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成为培养桂剧人才的主要基地,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对于保护传承桂剧,既要培养年轻一代的优秀演员,还要培养年轻一代的观众,需要与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结合起来,将这一富含地域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发扬光大。

桂剧;艺术职业教育;广西特色文化

桂剧是广西久负盛名的地方剧种,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桂剧的传承教育模式经历了从科班到现代艺术职业教育的转变。作为中等艺术职业学校,桂林市艺术学校开办的桂剧班为桂林市桂剧团、广西桂剧团等艺术团体输送了大量人才,为桂剧的传承发展注入了后备力量。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的实施,艺术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桂剧这种戏曲类人才的培养,成本高,周期长,需要时间磨练扎实的功底,桂剧班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办,桂剧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这些都是桂剧在教育传承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桂剧教育:从科班到现代教育

桂剧原称桂林戏、桂班戏,是广西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代,影响遍及湘、赣、黔、滇、粤五省。道光年间唱多种声腔的桂林班有三合、三庆等名班,之后又有瑞华、老仁和上升、锦华等班。光绪年间又相继设科传艺,出现了英乐小舍、宝华群英等科班。晚清名臣唐景崧掀起了第一次桂剧改革的浪潮。光绪年间,唐景崧在桂林榕湖畔的私家住宅五美堂潜心桂剧创作,编写了《芙蓉诔》、《九华惊梦》、《独占花魁》等四十种剧本,刊刻成“看棋亭杂剧”,既丰富了桂剧的内容,又提高了桂剧的品位。1912年第一个女科班福珍园创立,之后男女科班达30多个,为桂剧培养了不少人才。

1935年,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组织“广西戏剧改进会”,为桂剧的进一步发展做了一些工作,他们整理桂剧传统剧目并改进了演出作风。抗日时期,在欧阳予倩倡导下的桂剧改革活动则更加轰轰烈烈。欧阳予倩和聚集在抗战文化城桂林的爱国文人们倾力投入,办“桂剧实验剧团”,整理旧剧编写新剧,七年中亲自为“桂剧实验剧团”编排整理了新旧剧目《梁红玉》、《木兰从军》、《断桥会》等14个,用一台台精彩的演出为抗日救亡出力。

将桂剧纳入现代的学校教育,可以追溯至欧阳予倩在桂林主持创办的以教桂戏为宗旨的广西戏剧改进会附设之戏剧学校。此举第一次将桂剧教育纳入现代教育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桂剧现代化的进程。该校成立于1941年12月,开设了基本功、武功课、桂剧课、文化课(国文、算术、史地)和音乐课等课程,聘请桂剧演员肖砚清、王盈秋、谢玉君、刘万春等人担纲教师,还聘有省立艺术馆职员多人任教。该校重视学生的演出实践,曾在广西剧场及桂林戏院单独演出,同时也大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使学生的演艺实践和理论学习都得到较好的发展。这所专门培养桂剧人才的学校也成为实践欧阳予倩桂剧改革的重要阵地,培养出素质较高的新式戏剧人才。据原载于1944年2月19日《力报》的一篇文章《桂剧学校介绍》(署名:本朝古人)所介绍:“他们的教育水准,相当之高,例如都能讲流利之国语,生活有规律,管理有法度,学生们亦有礼貌”[1]273。这样的新式戏剧学校在当时是颇受欢迎的,入校学戏的学生不仅仅是桂林人,还有江苏等省的外省学生慕名而来。

尽管桂剧学校的开办时间并不长,但这种旧剧的新式教育模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戏剧界对于如何进行更好的戏剧教育也展开了思索。戏剧家焦菊隐撰文《桂剧演员之幼年教育》提出,设立桂剧学校是一个创举,但应当讨论的问题很多,认为学校“必须兼有普通学校与科班的特点。在组织上、学制上、课程内容上、教学方法上、训导政策上与戏剧改良工作上,须根据时代教育的原则,实验新的计划;而在精神上和训练的态度上,又得保持着旧时科班的严肃、认真、切实,不避烦琐和丝毫不苟的传统”[2]360。这显示出当时戏剧家面对新式教育的清醒认识,不盲目偏信,而是在继承旧式科班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更为合理的新式教育模式,以收到进步的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桂剧的发展迈入新的历史时期。1950年11月,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决定开展戏曲改革。1951年3月,广西成立省戏曲改进委员会(简称“戏改会”),并先后在柳州、桂林、梧州成立分会。同年5月5日,政务院公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推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及“改人、改戏、改制”的政策,由此,广西的戏曲改革运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省戏改会协助党政部门对全省34个剧团实行改人、改戏、改制,1953年成立了省桂剧艺术团。1959年10月,广西戏曲学校(今广西艺术学校)创办。时隔18载光阴,桂剧教育再次纳入现代教育模式,在国家的重视和帮助下不断发展,培养了一批批新时代的桂剧人才。

二、桂林市艺术学校:桂剧教育纳入现代艺术职业教育

桂林市艺术学校建校于1981年,当时叫戏曲学校,主要是为了培养桂剧演员而成立的,这是桂林市唯一的公办中等艺术专科学校,同时也是广西艺术学校桂林分校。1993年更名为桂林市艺术学校后,扩展了专业,不再是单一的桂剧专业,增设了声乐、舞蹈、器乐、杂技等。

作为艺术职业教育,桂剧班培养目标的定位就是要培养热爱文化艺术事业,具有一定艺术专业技术能力,适应与满足本省本地区文化艺术事业需要特别是各级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工作需要的中、高等技能与应用性专门人才。从桂剧班开班以来的实际情况看,其较好地达到了这一目标。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实施,桂剧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纲要》高度重视包括艺术职业教育在内的各类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全社会、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多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但是,艺术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艺术人才是一种特殊人才,艺术职业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培养规律。尤其是桂剧这种戏曲类人才的培养,成本高,周期长,需要时间磨练扎实的功底,因而给桂剧班的教学实际操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再则,桂剧作为地方戏曲,尽管目前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观众群缩减,市场需求缩减,桂剧班的招生面临招不到优质生源的问题。基于此,艺术学校应积极开发招生新形式,使学校在严峻的形势中求得发展。

面对严峻的形势,为了使桂剧班顺利开办,使桂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较好的传承发展,桂林市艺术学校大力争取国家资助,对桂剧班的学生免收学费。在培养模式方面,注重跟剧团对接,做好与桂林市桂剧团的交流协助,请桂剧团的著名演员来校协助教学,做好团校合作。在学生的就业和升学方面,桂剧班优秀的学生将推荐至桂林市桂剧团、广西桂剧团等剧团工作。可以看出,桂林市艺术学校牢牢把握并认真贯彻《纲要》提出的“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力求使桂剧班得以健康持续开办。

桂剧班的开办使得桂剧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对于保护传承桂剧,需要在教育方面做的努力还很多。艺术学校还可利用丰富的师资,面向桂剧爱好者开设业余培训班、讲座、小型表演等,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桂剧教育。另外,桂剧作为承载桂柳地区悠久文化的戏曲,可以推广至桂柳地区中小学以及高等院校,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使桂剧文化得以绵延传播,并且培养年轻一代的观众。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推向世界的文学家白先勇先生曾说:“我真是希望教育机构能好好地来研究这个问题,来分析这个现象。要去研究学生内心最深处的需要。西方人把欣赏古典音乐、古典绘画视为当然的事情,学校里都有这样的课程。他们认为,这是文化教育、审美教育的一部分。而我们的教育系统里,非常缺少这样的内容,这个是地域和观念问题”[3]。在白先勇先生以及不少文化人、教育人的合力支持下,2009年始北京大学开启了昆曲传承计划,台湾大学、苏州大学也开设昆曲公选课,延续至今。近年来,桂林市桂剧团创作了《大儒还乡》、《千古灵渠》等一批艺术精品。如果桂林市艺术学校依托这些精品剧目走进中小学及高等学府,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欣赏经典戏曲,寓教于乐。

三、桂剧的教育传承与桂林方言保护

桂剧之所以成为富含桂林特色的剧种,首先在于它至始至终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桂林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桂剧,对其保护和传承的首要原则就是保持其原真性,这“原真性”的具体表现之一是桂剧唱腔的桂林方言。桂剧今后的发展传承,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演员的桂林话被普通话同化而不再纯正。并且,由于现今青少年受普通话教育较深,与方言渐渐生疏,同以桂林方音来表演的桂剧也逐渐产生隔阂。基于此,我们要做好桂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就要将保护传承桂剧和保护传承桂林话结合起来,同时引入学校教育。这样才能保证既培养了年轻一代的优秀桂剧演员,又培养了年轻一代的观众。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也是其传承发展的工具。留住方言就是留住地域文化的根。桂剧唱词中那些飘散着桂林味道的字眼,其内蕴和表现力是当今普通话所不能替代的;再加上唱词里彰显着桂林话特有的句法形式的文句,使得桂剧既洋溢着古雅的文言韵味,又不失浓郁的地方乡音。桂林话属于西南官话(即西南地区交流通行的官方语言),而西南官话是官话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汉语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使用区域最广的方言。广西桂剧正式形成于清代,绵延至今,因此,桂剧最大程度地保留着清代作为西南官话的桂林话的真实面貌,是现今桂林人探寻母语历史变迁的一个极佳参照,也能够成为语言学研究者进行西南官话乃至官话整体研究的重要材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范围进行了阐释,这五项内容中首先强调指出的就是“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由此可见,方言的独特价值是受到高度肯定的,它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成分。

半个世纪以来国家大力铺开的推广普通话工作,使得方言迅速退至弱势地位。普通话强有力的推广使用造成人们对方言的生疏,人们无论看电视、电影,还是听广播、看晚会,绝大部分媒体都在使用普通话,而在日常工作、学习的公共场合,也使用普通话,甚至一些青少年从小就失去了学习方言的机会。我们应该意识到,方言正悄悄地从人们的生活中隐退。即使现今人们操持着的方言,也面临着被普通话词汇、语法同化的现实。

而桂林话这样相对弱势的方言,受普通话同化的程度更深。如桂林市雁山区的“雁”字,大部分1980年后出生的市民都念做“yan”,阳平,因为普通话中是读“yan”,去声;而实际上纯正的桂林话读作“an”,阳平。因而,随着桂林话不再纯正,年轻一代在学唱桂剧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给桂剧的传承发展带来了难度。如桂剧《打雁回窑》中的“清早汾河去打雁”一句,“雁”字应念做“an”,阳平;但是如果念成“yan”,去声,那就丧失了桂林方音的原真韵味了。再则,桂剧一直留在民间,桂剧的唱白里常常渗入富于桂林地方特色的俗谚、俚语、市井话,可谓大胆巧喻的“活的语言”。活跃于桂林抗战文化城的桂林才子陈迩冬在《桂剧中的绝妙好辞》一文中指出:“桂剧的唱白是通俗的,质朴的。在《打狮子楼》剧中,西门庆与武二郎交手时,他的白口有‘武松好大胆,胆敢把爷赶,霸占你嫂嫂,你咬我条卵’,这十足表现了一个无赖痞棍的口吻”[4]139。可以设想,随着更年轻一代的成长,桂剧传承发展的重任将落在他们肩上,那么他们是否能够保持桂剧的桂林方言韵味呢?

基于以上所述桂剧与桂林话的密切关系,我们要做好桂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一方面,要从现在着手抢救、留存民间老艺人的桂剧演唱的影音资料,力保桂剧传承发展的持续健康;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桂林方言受普通话同化的状况,将保护传承桂剧和保护传承桂林话结合起来。

留存老艺人演唱桂剧的影音资料,既可以作为历史珍贵资料,为后世子孙提供一份财富,也可作为当今及至后代人们学习、研究桂剧的重要教材。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增设桂剧博物馆,将这些影音资料保存并展示出来,给参观者直观的感受。也可创办桂剧网站,将这些影音资料发布出来,让广大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桂剧的优美歌声,同时也扩大桂剧的影响力,使许多不了解桂剧的人能够便捷地认识桂剧。

而要将保护传承桂剧和保护传承桂林话结合起来,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学校教育的作用格外重要。《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第五条第四款规定:“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可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学校教育,是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针对桂剧的现状和桂林方言的现状,我们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同时引入学校教育。目前,已有不少学者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学校教育应适当引入方言教育。方言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大众正确认识方言,重视方言。在中小学课堂适当开设方言课程,使得学生从小就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更好地掌握方言的实际运用,从而从根本上理解方言文化的内涵。在大学教育方面,大学可以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或引入其他地区的文化资源开设相关课程,如方言学课程,方言采风课程,戏曲、曲艺课程。通过学校的方言教育,既可保证培养桂剧演员纯正的方言,又可培育一批又一批有方言基础的桂剧观众,拓展桂剧的发展空间。

四、艺术职业教育:广西特色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近年来,艺术职业教育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调控下,正以良好的姿态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艺术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艺术职业教育和高等艺术职业教育,主要担负三重任务:一是为各地输送艺术人才;二是面向市场培养人才;三是为艺术类高等院校输送生源。中等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的特色文化尤为密切相关,因而,广西特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可以依托桂林市艺术学校、广西艺术学校这类中等艺术职业教育学校来进行。所谓特色文化,是某族群或某区域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因素综合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桂剧、壮剧、侗族大歌、瑶族长鼓舞、桂林文场、桂林彩调以及壮族、苗族、瑶族山歌等都是历史悠久、盛名远播的广西地域文化的代表,其中大多数已成为国家级或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地域文化虽然为人们所知,但是大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象。尤其是桂剧、壮剧、彩调等地方戏曲,当年的辉煌已难重振,而且都面临演员断层、缺乏新鲜血液的严峻形势。而这些地方剧种承载着广西深厚的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出一方戏。各个特定地域戏剧的形成,都是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独特关系的综合效果。”[5]41若这些地方剧种就此渐渐衰落,最终消亡,那将是广西文化遭受的无可修复的损失,将磨灭广西文化的特色。

将广西特色文化纳入中等艺术职业教育,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一是设置相关专业,如桂剧、彩调、壮剧、侗族大歌等,培养专门人才;二是开设相关选修课,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学习这些特色文化;三是引进相关的艺术家前来任教或讲学、传艺,保证高质量的教学;四是做好团校合作,组织学生进入相关剧团参与演艺实践,逐渐成长为艺术新秀。

通过艺术职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使广西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发展,这条路是充满艰辛的,然而,这条路是切实可行的。在国家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好形势下,各中等艺术学校积极调整办学思路,高度重视当地特色文化的传承开发,将会对当地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结 语

纵观桂剧从科班进入现代艺术职业教育模式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对艺术人才素质的要求随着社会进步而提高,作为一个桂剧演员,不仅能登台唱戏,还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为人处事的素养。对于保护传承桂剧,在教育方面要做的努力还很多,既要培养年轻一代的优秀演员,保持桂剧的原真性,还要培养年轻一代的观众,将桂剧文化普及至中小学和高等学府,如此才能真正做好桂剧的传承与开发。而作为切实可行培养专门人才的中等艺术职业学校,应该积极拓展办学思路,吸纳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培养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优秀人才。

[1]广西戏剧研究室,广西桂林图书馆.西南剧展(上册)[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

[2]焦菊隐.桂剧演员之幼年教育:焦菊隐文集第一辑[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杨桂青.昆曲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EB/OL].http://www.jiaodong.net/edu/2011-07-14.

[4]魏华龄,王玉梅.桂林文史资料第32辑陈迩冬诗文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139.

[5]廖全京.多重文化结构与中国戏曲的形成:中国戏剧寻思录[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of Guangxi Province Development New Path from Guangxi Opera’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Take Guilin Art School for an Example

XIE Ting-ting
(Literature College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006)

The Guangxi opera is one of Guangxi ancient place kinds of drama,forms in the Qing Dynasty.Guangxi opera’s inheritance educational pattern has experienced from the regular professional training to the modern art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In 1941,Ouyang Yuqian originated a drama school which take the Guangxi opera’s teaching as the objective in Guilin city.It is the first time to educates the Guangxi opera integrates the modern education pattern.After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stablishment,Guangxi Drama School(present’s Guangxi Art School)and Guilin Art School becomes the raise Guangxi opera talented person’s Parent base,has trained large quantitiesof professionals.Regarding th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Guangxi opera,must do diligently also many in the education aspect,must raise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utstanding actor,but must raise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he audience,needs unifies with the second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this carries forward richly including the region traditional culture’s artistic form.

Guangxi Opera;Artistic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of Guangxi Province

G249.27

A

1673-8861(2011)03-0031-04

2011-06-17

谢婷婷(1985-),女,广西桂林市人,广西师范大学200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10106020501M84)。

猜你喜欢
桂剧桂林市桂林
六点一百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非遗视角下广西桂剧的传承发展
桂林市供水管网在线水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初探
桂林行
浅析广西桂剧的起源发展
新媒体视野下广西桂剧的现代化重构
乐!乘动车,看桂林
珍稀濒危植物在桂林市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桂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