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

2011-08-15 00:45吴秀芹
潍坊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资源管理

吴秀芹

(潍坊市投资公司,山东 潍坊 261061)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

吴秀芹

(潍坊市投资公司,山东 潍坊 261061)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高效完成企业资源配置过程,实现预算期目标,推动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体系。文章从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应把握的几个原则及应注意的重点问题等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现实路径,为企业深化内部管理,构建现代管理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内部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是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计划,在对未来环境预测的基础上,确定预算期内经营目标,并逐层分解,下达给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以价值形成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计划安排,通过全面预算的执行、考核,最终完成企业资源配置过程,实现预算期目标,推动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全面预算管理是支撑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科学管理工具,是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最小投入、更多产出的有效手段。

一、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全面预算管理是解决管理矛盾的重要举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高速发展阶段,良好的业绩掩盖了管理上的大量矛盾,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命。例如,目前很多公司存在着组织架构与职责不够清晰、业务流程不尽规范、内部控制程序不完善、没有建立起风险防范体系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一旦企业发展速度减慢,或遇特殊事件发生,企业将陷入被动局面。

2.全面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面临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行业法规、市场供求、上游产品价格等诸多因素瞬息万变,产品不断经历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的周期波动,不可避免地影响企业的平稳生产。因此,企业成本费用控制能力是新的市场环境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把更多精力由市场、生产和产品开发转移到成本控制上来,通过夯实管理基础,挖掘潜力,从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3.全面预算管理是高效配置企业资源的有效途径。企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资源的配置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资源归属、资源计量、信息对称、权威配置等问题。同时,企业的资源配置始终围绕资源的有限性开展,必须约束资源配置以提高利用效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约束资源分配,有效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矛盾,建立起有效的内在约束机制,为企业创造稳健的运营环境,促进企业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二、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全面预算管理是科学的管理工具和有效的管理平台,是企业计划管理的延伸和精细化、科学化的结果。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核心,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预算组织保证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是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为此,需要设计并建立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预算管理委员会(决策机构)、预算管理办公室(成本控制中心)、各预算责任中心,并明确各机构在预算组织机构中的定位和具体职责,使各机构预算分工明确,既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以保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运行更有效率。

2.优化预算制度支持体系。为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需要同步优化企业管理制度,形成系统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其中包括预算编制办法、预算执行办法、预算分析办法、预算追加办法、预算调整办法、预算仲裁办法、预算考评办法、责任中心预算员指导办法、预算管理基础规范办法等,从制度上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运行,从而对企业运营实行全方位的控制。

3.完善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为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需要将预算考评纳入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并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修订和完善企业综合绩效考评体系。这样,才能既有过程控制,又有结果导向,既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又为业绩评价提供了可衡量的客观标准。

4.建立预算分析改进体系。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各单位负责人分析本单位预算完成情况,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制定下一季度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中心汇总本期预算完成情况、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等,向预算管理委员会(决策机构)汇报,督促改进,并在下期经济运行分析会中检查改进结果,建立预算改进督查机制。

三、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全面预算管理是科学的管理工具,但要让它真正发挥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还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合理确定管理主题。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主要有:控制成本费用、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企业战略、提高运行效益、完善公司治理、化解公司风险。但是,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不能期望同时发挥这么多作用,如果同时推进,平台无法承受,应该根据企业具体环境和各阶段的不同,科学合理确定当期全面预算管理的主题。

2.以发展战略为导向。全面预算是企业应该拥有资源和已经拥有资源的博弈产物,如果仅仅从现有资源出发,有多少资源干多少事情,企业就不可能做强做大。企业应从自身发展战略出发,首先搞清楚自己的发展需要多少资源,再去搞清楚自己已经拥有多少资源,最后,研究资源缺口如何解决。只有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去吸引整合资源,企业才能越做越强,越做越大。

3.以绩效考评为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主要反映在预算考评的科学性和严格性。目前,很多企业的预算考评仅仅是企业综合绩效考评体系中经济指标的一部分。但如果把预算考评和企业综合绩效考评有效融合,不但可以极大地调动员工积极性、规范员工工作行为,还可以为实现预算目标提供有力保证,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成功率。

4.以专项管理为补充。全面预算管理不仅约束企业资源配置,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保证,还为开展专题企业管理活动提供了契机。为此,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可以同步推行六西格玛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管理、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等,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内部利益的优化调整,必然面临诸多阻力与问题,特别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思想。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资源的约束性分配,其势必会调整原来的既定利益,带来各种阻力,需要从企业核心领导层面正确决策,全力推动。否则,在强大的利益阻力面前,这项工作无法开展。同时,全面预算管理是信息对称的过程,只有决策核心层才具备信息对称的优势,主要领导者的亲自参与,才能真正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能性,形成合力,共同讨论预算目标、预算主题,共同分析预算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也才能真正将其落到实处。同时,需要通过动员大会、内部媒体、工作例会等方式时时讲预算,天天讲成本,才能使全面预算工作深入人心,自觉执行,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2.精心设计。正因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阻力,只有精心设计,才能确保推行成功。否则,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可能半途而废,或者效果不好。为此,企业在前期准备上可以借助外力,聘请专业机构、专家学者帮助进行深入调研,理清预算环境,设计最佳方案,指导培训动员、预算编制、协助执行、配合考核,更重要的是帮助开阔视野,深入思考,提高全面预算工作的有效性。

3.强力推动。再好的方案设计,如果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得不到落实,也是枉然。为此,企业需要果断决策,组建专门管理办公室,从财务和技术部门选调精兵强将,强力推动该项工作。只有建立高效的工作班子,才能顶住各种压力,深入调研分析,化解利益矛盾,有效地推动这项工作开展,得到员工理解和认同。

4.多方配合。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需要领导重视,还需要各职能部门配合,求同存异,全力配合支持预算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部门要全力提供信息支持和协助预算编制,人力资源部门修改综合绩效考评指标,使预算与考评能够有效融合。各责任中心不但是预算执行主体,还要成为预算编制能手,大家共同努力下,才能使全面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

[1]李伟,徐红.全面预算管理在降低企业成本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经济,2009,(1):133-136.

[2]刘晓.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管理观察,2009,(3):45-46.

[3]王建辉,涂爱红.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探析[J].企业经济,2005,(11):55-56.

[4]张树岩.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商业,2009,(2):66.

责任编辑:王玲玲

F272.71

A

1671-4288(2011)01-0114-02

2010-12-20

吴秀芹(1965-),女,山东文登人,潍坊市投资公司会计师。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资源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