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事高职专业教学的探讨

2011-08-15 00:47谢学锋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3期
关键词:手段课件现代化

谢学锋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肇庆 526020)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从事高职专业教学的探讨

谢学锋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肇庆 526020)

在结合当前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和专业教学教改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专业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当前高职教学条件下教师应如何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专业教学的具体措施。

现代化教学手段;专业教学;高职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从事教学的一种方式,当前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由于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在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而深受人们欢迎。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教师应如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有效地进行“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质量是广大高职研究者和实践者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专业教学特点分析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规模扩展和内涵提升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主要呈现出七大转变:办学理念由封闭转向开放转变、评估指标系统由本科压缩型向高职特色型转变、师资引进与培养由学科型教师向双师型结构转变、教学内容由注重理论和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和就业能力转变、课程系统建设由稳定的学科课程向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转变、办学模式由学校办学向校企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转变、培养方式由单纯依赖课程教学向注重实习实训转变。

对于高职教育模式,目前世界上主要流行的有以下几种:北美CBE制、德国双元制、英国BTEC模式、澳大利亚TAFE等。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职业集群模块课程模式,当前在各高职院校主要推行行动导向课程模式。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教育模式,其教学要求都有别于我国研究型、学术型的传统本科院校教学。高职专业教学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从国外引入不少颇有特色的先进教学方法,特别是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模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项目导向”、“工作过程导向”的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方法,对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单纯的技能传授方法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

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只专注于认知过程的弊端,遵照高职专业教学法框架,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进而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高职专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高职专业教学的现状

现代化教学具有设备电子化,兼用形声呈现教学信息,能对教学内容作一定的变换处理,具有较强的教学时间与空间适应性。目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校中得到普遍应用,特别是“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部分学校甚至实现了无粉尘教学。

当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职专业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堂授课时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二是某些精品课程,将其课件或视频挂在网上进行空中网络教学。三是在教师进行备教改辅查的工作环节中,尽量运用现代化手段,如让学生上交电子文档作业并进行批改,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四是组建专业教学实验室,购买专业教学软件,利用教学软件进行教学等等。

(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高职专业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1.教学思想滞后于教学手段的改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效果大打折扣。从本质上来说,实验室、录音、幻灯、CAI系统等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不能取代先进教学方法。由于观念局限,高职教育大多没有完全摆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体系,存在教师将讲义转变为PPT、讲课时变照本宣科为照屏幕宣科,学生上课忙于记笔记的问题。没有教学方法的跟进,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只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变“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为“一堆机器、一个话筒、一块屏幕、一只鼠标”的教学。

2.教师被课件异化,失去了自我。现代化教学手段常常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跟着课件走的现象,不能结合学生上课时的即时表现更换课件,出现教师被课件异化的现象。

3.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使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主体相分离。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少了目光的对视、表情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更多表现为学生——机器——教师之间的关系,由于机器操作的限制,学生难以从教师那里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审美方面的熏陶和感染,容易出现教学过程中主导者与主体发生分离的现象。

4.教学节奏快、课堂信息量大,学生失去自我、忙于奔命。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容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由于教师的板书被PPT所取代,免去了教师板书之苦,这样就会出现教师讲课时课件切换速度较快,学生忙于记笔记,课堂上没有时间进行深入思考,更没有时间对某些知识进行质疑的现象。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这些中学阶段的“后进生”本来基础知识就薄弱,导致学生内容吃不消、步伐跟不上,严重失去了自我,增加了学习的困难,降低了学习兴趣,甚至出现“老师你讲你的课,我玩我的游戏”的状况。

三、高职专业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具体做法

(一)教学前的准备

1.精心选择或是校企合作编写行动导向的教材。当前大多数高职专业教材还是专业学科体系的,与高职教学要求以及教改趋势相冲突,选一本优秀的教材尤其必要。教师要认真思考、精心选取适用于高职学生的教材,特别是与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相配套的教材。为了解决教材问题,部分高职院校与优秀企业合作编写教材的做法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

2.建立数据库,多途径向学生提供信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困难较大,自主性不强,需要老师的不断指导与持续监督,需要教师指导、督促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若能借助开放式的数据库,师生共享资料,信息互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准备过程中将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相关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把实际工作情景和工作过程请进课堂。一方面,由于经费欠缺、交通不便、实训条件差、企业合作热情不高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要使所有学生经常性地进入实际工作场所中学习和实践,这对我国很多高职院校而言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我国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每个专业每个班的人数多则五六十人,少则二三十人,好几个班的学生同时集中进入一个工作场所中实践基本上是无法实施的,特别是对某些文科专业。

高职院校各专业教研室可以和企业深入合作,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让学生实时参加实践或者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摄影、现场摄像等将实际工作过程拍摄记录下来,编写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或是制作成教学课件,将实际工作情景和工作过程请进课堂,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来看,第二种方式更加实际可行。

(二)教学中的运用

1.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先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虽然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职教学中大有可为,但也需要教师解决好如下矛盾:一是课件演示与内容完整的矛盾;二是多媒体教室灯光控制的矛盾;三是教学过程太过僵化的矛盾;四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矛盾;五是课堂容量与学生注意力下降的矛盾。

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校园网、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对所教内容进行公开、内化,把现代科学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欣赏到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的相关知识,以达到化远为近、化虚为实的效果。课堂上做到有声有色有影,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手段进行专业教学。在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第一阶段,即知识储备阶段,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教师起主导作用,更多的是用传统教学方法,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第二阶段,即知识应用分析阶段,教师起到指挥、协调作用,教师采用指导教学方法,可利用教学软件、电子系统等进行教学;在第三阶段,即独立组织项目阶段,教师起到协调与督导的作用,应尽量让同学们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想办法独立完成一定的项目。第一阶段,教师是主体,起主导作用;其他二个阶段,学生是主体,老师只起辅助作用。

(三)学生实训、实习中的运用

在学生进行实训、实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中心地位被学生取代,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更多地成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教师在这一阶段除了可以进行现场指导外,还可以利用电话、QQ、MSN、网络、视频等来指导学生。

四、结 论

运用计算机、网络等进行教学正取代传统的教材、教参、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手段正日益得到大量应用。但手段不是方法,更不是目的。在高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研究与实践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推进高职教学改革。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郭扬.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七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3]葛文芹,谢卫东.以能力为本位的德国职教改革新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

[4]徐慧,章国安,严燕.现代化教学手段下教学模式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2009,21(1).

2011-02-03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9-2010年重点课题《专业教学法与现代教育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探索》(0910GK18),项目主持人:谢学锋,主要参与人员:邓春英、瘳小英

谢学锋(1979-),男,管理学硕士,经济师,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教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手段课件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