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深入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1-08-15 00:47余建青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3期
关键词:连杆产品质量校企

余建青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高职院校深入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余建青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高职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要让学生获得生存的技能并实现就业。以就业的需要为导向,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同时把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与企业做为学院的上帝,将有助于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高职教育;生存教育;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更多的应该进行生存能力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学历教育,而是一种能力的教育,是一种人才的教育。学院推荐出去的产品(学生),要能够受到用户的认可,这就是更好地“一切为了学生”,同时也为社会的人才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过近半年的工作,2009年11月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成功地向常州远东连杆厂推荐出33名学生进行毕业前的实习。这33名学生经过短短一个多月的现场培训,现在已经顶岗成为作业能手。为了做好项目,我们着重做了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首先要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意识

教育机构与企业最大的区别是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同。企业的产品都要受到用户对产品质量的直接考核,而(高职)教育机构的产品往往不是直接受到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考核,而是让产品(学生)个体日后来独自承受。它们往往重视生源的数量,而忽视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在学院做大的同时,重视走质量强校之路其实才是招生工作的基石,同时也能受到用户的信赖,产生良性循环。

二、对用户的要求要有充分的了解

在推销自己的产品时首先要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要充分了解企业的资源,了解的情况越多、越细越好。如企业的规模、发展规划;生产产品、工艺、设备;我们的学生培训及日后使用情况等,这样可以减少沟通中的误会。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不然会给用户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出现整批学生退回的现象。

常州远东连杆厂是各类内燃机连杆的专业生产单位。是一个集连杆、连杆毛坯、压力容器生产为一体的多产品、科技型的规模化、集团化生产企业,是国内最大的内燃机连杆生产基地,主导产品连杆生产量占全国连杆生产市场的40%以上。总公司创建于1985年,现有工程技术人员200余人,员工1600余人,产值近4亿元,拥有雄厚的科研和技术力量。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拟建立一条新的全数控化的汽车连杆生产线,以满足一汽、奇瑞、吉利等汽车主机厂的要求。这条新的生产线在2010年3月份投产,我们的学生在接受培训之后成了这个新生产线的主要力量。

三、了解自己产品(学生)的个性之后进行分类,因人而宜地选择不同的企业

现在的学生个性很强,他们的要求不一致。企业的情况也有很大不同,如工作地点、薪水待遇。在校企合作的时候要进行分类,因志向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企业进行培训,这样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才华与激情,更好地与企业融合。在为连杆厂选择学生时笔者就充分将这个企业的情况作了介绍,并挑选了一批学习较好,愿意学习操作技能的学生前往。

常州远东连杆厂计划通过3年的时间成为亚州最大的连杆厂,其发展的空间很大,学生在此工作机会都很好。如这里有较多的数控机床,正是学生所向往的一种加工机床,因为数控加工技术代表了现代机械加工的方向。学生来了以后分工的情况较好,其中加工中心10人,数控铣床8人,数控磨床4人,数控镗床4人,矩床1人,钻床5人,倒角1人,连杆测量1人,连杆合装1人。

四、对校企合作的过程要进行全程跟踪,及时有效地进行(售后)服务

学生从校园进入到企业工作,社会环境变化很大。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并遵章守纪,而现在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人沟通共事的能力。企业要求职工应有全局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不少学生由于年龄小,独生子女多,阅历见识浅,更缺少同甘苦共患难的锻炼机会,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思考和先人后己的精神。正因为这样,才要更多地关心我们的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采取措施引导他们。因工作的关系不能长期伴随学生,但不能放松对学生实习过程的关注,只要及时通过充分的信息沟通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必要时还可与企业合作一同做好这件事。笔者正是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共同来完成对校企合作的全程跟踪,效果很好。

五、持续改善,用户至上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用户的要求,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提升产品质量,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要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句话放在高职教育机构也是适用的。持续改善产品质量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用户的要求,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提升产品质量,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要求,同时达到建设具有特色内涵学院的效果。

六、教学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渗透

以人为本,重视生存能力教育模式,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企业文化,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他们更看重的是其职业素养,即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学生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心理健康素质外,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是否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对所投身职业的基本素养的了解,还不懂得学历与职业之间经常不对称的关系。当你的职业素养不能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时,就业难的问题就难以避免。

高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就业预备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就是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技能实用型人才。这种定位要求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更要贴近社会、贴近企业,从而满足企业对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求,即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这批到常州远东连杆厂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接受了由笔者主编的“就业好,才是真得好”课程培训。这个教材主要传递了企业文化,让他们在校期间就已经触摸到企业的脉搏,吸收了企业文化,从而使他们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也提高了他们的就业适应能力。

七、走出校园,培育市场

高职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传统的就业渠道,在当前经济发展快速多变的形势下,应该走出校园主动与企业沟通合作,为日后的就业建立平台。有人说难,企业不愿意接纳实习生。2009年为拉动内需,国家投入了4万亿的资金,经济已经出现了回升。其中汽车农机行业也受益匪浅,已经显露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里面就有大量的机会,就在于我们是否能抓住机会。主动走出校园,培育就业市场已经成为建立未来就业市场的主要模式。

2011-02-07

余建青(1964-),男,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机电分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连杆产品质量校企
压裂泵虚拟试验连杆疲劳性能研究
某发动机连杆螺栓拧紧工艺开发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连杆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