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双眼角膜形态相似性研究

2011-08-28 02:26李晓波赵武校林恩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参差低度屈光度

李晓波 赵武校 林恩韦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光科广西视光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1

随着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普及推广及检查技术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屈光不正患者选择这类手术来摘取眼镜。术前对眼的屈光状态及角膜形态的检查是设计手术方案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为了明确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的双眼角膜形态特点,我们使用了美国Bausch&Lomb公司生产的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系统对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的双眼角膜进行检测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数字随机法抽取2009年12月~2010年02月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30例屈光参差近视患者,年龄11~36岁,屈光度0~-10.00D(等效球镜)。诊断标准:双眼屈光度差值≥1.5D。纳入标准:①角膜透明、无眼部疾病史;②无角膜接触镜佩戴史或软性角膜接触镜停戴2周、硬性角膜接触镜停戴1月以上;③泪膜破裂时间>9秒。排除标准:①睑裂小者;②双眼注视不良而不能配合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检测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设备与方法 采用美国Bausch&Lomb公司生产的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系统进行检测,收集每位患者的双眼角膜地形图数据如角膜厚度、Kappa角、ACD、whiteto-white以及角膜前、后表面的Diff值。该过程由操作熟练的技师重复检查3次,选择最佳图像进行保存分析。所有患者角膜地形图图像采集工作均由一人完成。医学验光由高级验光员完成。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的屈光度数均以等效球镜的形式表示,双眼的角膜厚度、Kappa角、ACD、white-to-white以及角膜前后表面的Diff值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的高度数眼与低度数眼角膜厚度、Kappa角、ACD、white-to-white以及角膜前、后表面的Diff值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检验各指标在两组间的相关性及线性关系。取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例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双眼的角膜地形图检测结果见表1。配对t检验显示:高度数眼与低度数眼在等效球镜、Kappa角和前房深度这3项指标上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上双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各指标在双眼间存在中高度相关性。方差分析显示:双眼各指标间存在线性关系 (P<0.05),直线回归方程见表2。

表1 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双眼角膜形态相似性

表2 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双眼角膜形态学参数的直线回归方程

3 讨论

近视性屈光参差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类型,表现为屈光度不等的一种屈光状态,角膜是眼光学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屈光部分,它占眼球全部屈光度的2/3,因此人眼角膜形态的测量和分析在角膜屈光手术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裂隙光对眼表面的扫描,采集眼前节各个表面 (如角膜前后表面、虹膜前表面等)的信息数据,重建眼前段三维立体图像,并通过计算分析得出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前房基底线直径、晶状体表面曲率半径等眼球生物数据[1]。有别于先前开展的使用WaveScan波前像差仪探索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的波前像差特点[2],本研究借助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同时获取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双眼的多项形态学数据,在前期进行双眼前节形态学差异研究[3]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该类患者双眼角膜形态的相似性。

统计结果提示,除屈光度参差这一客观因素之外,高度数眼与低度数眼相比主要在前房深度和Kappa角这两项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这表现为高度数眼组的前房深度较低度数眼组深,而Kappa角则是高度数眼组较低度数眼组小。有研究显示,近视的发生发展主要是眼球后节玻璃体腔扩张和巩膜发生生物学延展的结果[4]。所以,高度数眼前房深度加深可能是伴随着后极部的延长而发生的。而Hashemi H[5]等的调查结果显示,随近视度数增长Kappa角呈递减趋势。本研究结果实际上与Hashemi H等的观察结果是一致的,即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的高度数眼由于近视度数的增长导致该组的Kappa角变小了。而这一Kappa角差异提示在进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时,可适度对术眼Kappa角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相比于屈光度、前房深度和Kappa角,其他角膜形态学指标如角膜前、后表面Diff值、角膜横径、角膜中央厚度等指标在高度数眼与低度数眼之间不但无统计学差异,而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线性关系。这说明屈光参差性近视者双眼角膜形态具有很好的相似性。本研究为探索屈光参差性近视者双眼角膜形态特点提供了实验证据。

[1]Allouch C,Touzeau O,Borderie V,et al.Orbscan:a new device for iridocorneal angle measurement[J].J Fr Ophthalmol,2002,25(8):799 -806.

[2]赵武校,刘伟民,林恩韦,等.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波前像差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0,30(12):1141-1143.

[3]杨佳,赵武校,李晓波,等.近视性屈光参差眼双眼前节形态学差异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112-113.

[4]黄建忠,赵武校,刘伟民,等.近视眼角膜前表面非球面参数与生物学径线相关性研究[J].广西医学,2008,30(12):1840-1843.

[5]Hashemi H,KhabazKhoob M,Yazdani K,et al.Distribution of angle kappa measurements with Orbscan II in a population-based survey[J].J Refract Surg.2010,26(12):966-971.

猜你喜欢
参差低度屈光度
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控制中低浓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的联合应用效果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中药日钟阴阳方控制低度青少年近视的效果分析
参差多态而功不唐捐
五粮液低度白酒生产工艺概述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LEEP治疗中老年妇女宫颈上皮内低度瘤样病变疗效初评
参差是一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