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大坝混凝土芯样的微观测试与分析

2011-09-05 10:42汪在芹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丹江口芯样坝段

李 珍,肖 靓,汪在芹

丹江口大坝混凝土芯样的微观测试与分析

李 珍1,2,肖 靓1,汪在芹1,2

(1.长江科学院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武汉 430010;2.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430010)

丹江口大坝初期工程混凝土中含有一定量活性骨料——燧石,使得大坝混凝土存在碱骨料反应发生的风险。为此,对大坝混凝土进行了取芯研究,重点对原始芯样与养护后芯样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进行了微观测试与分析,以准确判断大坝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发生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建设初期采取的措施得当,运行40余年的大坝混凝土没有任何碱骨料反应发生;但是当混凝土芯样在一定的养护条件下,即同时具有活性骨料、碱和水3个必要条件时,仍会发生显著的碱骨料反应。由此得出:为了保证含有碱活性骨料的大坝混凝土能够长期安全运行,加高工程混凝土除采取适当的抑制措施以外,还应该加强整个大坝的防渗保护。

大坝安全;碱活性;碱骨料反应(AAR);微观测试

1 概 述

丹江口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丹江口市,坝长2.5 km,最大坝高97 m。该坝已历经40余年,大坝整体运行完好。

在大坝初期建设过程中,长江科学院曾派员前往现场进行大量的取样和试验工作[1]。试验结果发现,采集到的砂和各级砾石中均含有活性骨料——燧石。由于采取的措施得当,在历经40余年后,在大坝上没有发现任何碱骨料反应破坏的痕迹。

针对大坝混凝土中所含骨料的碱活性[2],为确保大坝能够继续长期安全运行,我们对大坝混凝土芯样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测试混凝土芯样的力学性能,检查是否有碱骨料反应的发生;将芯样试件置于一定条件养护后,验证其是否发生碱骨料反应。采取的微观分析手段为扫描电镜微观分析(SEMA)和能谱分析(EDSA)。

2 大坝混凝土骨料及其碱活性情况

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大坝建设的顺利进行,长江科学院针对丹江口大坝混凝土骨料的碱活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1]。

2.1 骨料组成

对从料场取回的骨料样品采用岩相法检验,通过薄片偏光显微鉴定及肉眼对其进行矿物分析,确定了大坝混凝土骨料组成,主要结果见表1和表2。

根据岩相分析的结果可以知道,丹江口混凝土骨料中含有1.55%~2.8%的燧石及玉髓。燧石和玉髓是典型的活性岩石,可能会引起大坝混凝土的碱性膨胀。

表1 丹江卵石岩石成分鉴定(质量分数W,肉眼鉴定)Table 1 Identification of Danjiang pebble rock com ponents(mass fraction,visual identification)%

表2 丹江细骨料矿物成分(质量分数W,肉眼鉴定)Table 2 M ineral Com ponents of Danjiang fine aggregates(mass fraction,visual identification)%

2.2 活性骨料基本情况

2.2.1 岩相分析

从外观上看来,丹江口骨料中的活性成分燧石分为灰白色、蜡黄色和黑色3种。岩相分析结果显示:灰白色和蜡黄色的燧石为玉髓质燧石,玉髓含量在90%以上,有时还含有蛋白石(多的可达10%以上),杂质含量很少,这种燧石孔隙比较发育。黑色的燧石为石英-玉髓质燧石,一般具有贝状断口,含碳酸钙、石英等杂质较多,质地致密。燧石是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活性骨料,具有潜在反应危害。

2.2.2 化学法检验

按照ASTM C289化学法标准对丹江口燧石进行碱活性试验,结果如表3。

表3 燧石的化学法鉴定结果Table 3 Chem ical identification of flints

从表中可以看出,燧石都具有活性,黑色燧石活性相对较低,而较之黑色燧石,灰白色燧石和蜡黄色燧石活性较高。

2.3 建设初期的骨料碱活性抑制措施

为了大坝的长期安全运行,采取了AAR抑制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丹江口大坝所选用的纯大坝水泥安全含碱量控制在0.6%Na2Oeq以下;

(2)矿渣大坝水泥安全含碱量不得超过1.0% Na2Oeq,且水泥中矿渣含量控制在(40±5)%的抑制措施。

3 丹江口大坝混凝土芯样检测

丹江口大坝自建成投入运行至今已历时40多年,大坝整体运行良好。但是由于建设时期使用了含有活性的骨料,因此,对丹江口大坝混凝土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测试大坝老混凝土物理性能,检验大坝混凝土活性骨料是否发生了反应,具有实际的意义。

3.1 现场检查

为了对丹江口大坝混凝土是否有碱骨料反应发生的迹象进行判断,对丹江口大坝坝体及廊道上出现的裂缝进行了细致的现场检查。从现场的裂缝检查中可以看出,从整体上来看,经过多年的运行,丹江口大坝上出现了很多裂缝,总数达2 000多条。

但是,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裂缝基本上是由于结构和温度引起的裂缝。在现场并没有发现与碱-骨料反应有关的裂缝,也没有发现碱骨料反应的现场典型特征。

3.2 取芯情况及芯样外观质量

3.2.1 取芯情况

本文抽查和检验的混凝土芯样主要取自19坝段、20坝段、21坝段廊道内,21坝段下游面、22坝段下游面及31坝段厂房平台、32坝段基础廊道,9坝段、18坝段、22坝段、28坝段的坝顶。

3.2.2 芯样外观质量

从现场上取回的大坝混凝土芯样外观光滑,骨料分布均匀,骨料与水泥浆之间胶结较好。部分芯样表面稍显粗糙,小颗粒骨料在钻进取芯过程中有脱落。但总的说来,芯样表面未发现有裂纹,混凝土芯样致密。

3.3 芯样物理性能检测

混凝土芯样的力学性能参数试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 混凝土芯样强度试验结果统计分析Tab le 4 Analysis of the strength test result of concrete core samples

表5 混凝土芯样弹模试验结果统计分析Table 5 Analysis of the elasticmodulus test result of concrete core samples

根据1959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混凝土强度试验的原始资料,设计标号R28200的混凝土90d抗压强度为21.3 MPa(湿筛)、20.6 MPa(不湿筛),90 d劈拉强度为1.59 MPa(湿筛)、1.29 MPa(不湿筛),28 d抗压弹性模量为28.9 GPa;设计标号R28150的混凝土90 d抗压强度为19.0 MPa(湿筛)、17.0 MPa(不湿筛),90 d劈拉强度为1.23 MPa(湿筛)、1.02 MPa(不湿筛),28,90 d抗压弹性模量分别为25.1,28.3 GPa。由此可见,历经40余年,大坝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性能均随龄期增长而继续发展,物理性能良好。

3.4 原始芯样微观测试与分析

为了准确判断丹江口大坝混凝土中是否发生了碱骨料反应,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微观测试与分析。

3.4.1 测试方法

样品的制备:把混凝土芯样加工至合适尺寸,用导电胶带粘贴到圆柱体载物台上,在JEOL JFC-1600 Auto Fine Coater抽真空,然后喷镀铂金。

设备的操作:把制备好的样品放入扫描电镜(JEOL JSM-6610 LA)的真空系统中,设置好加速电压、射束电流以及工作距离。

3.4.2 测试结果与分析

SEM结果显示:骨料界面清晰,骨料周围的砂浆致密,并没有观察到有微细裂缝产生(见图1)。

对骨料界面上的物质进行EDS能谱分析,该物质主要由O,Si,Ca,Al,C等元素构成,还含有少量的Fe,Na,Mg,K等元素,未观测到有碱-硅反应的产物。

由此判定,安全运行40余年后,丹江口大坝混凝土中未发生碱骨料反应。

3.5 养护后的芯样微观测试与分析

将原始芯样放入38℃,R.H.100%养护室进行养护。在养护的过程中,有一种白色物质出现,该物质有增加的趋势,并随时间增长逐渐趋于明显(见图2)。

为了研究其组成成分,在养护了6个月后,对其进行扫描电镜微观测试与分析。

图2 芯样表面的白色产物Fig.2 Whitematerials on the surface of concrete core sam ple

将白色的物质轻轻刮下,制备成标准样品放入到扫描电镜进行分析。结果见图3。

图3 白色粉末的EDS分析结果Fig.3 Results of EDS analysis of the white powder

EDSA的结果显示,该物质中主要由Na,K,O,Si等元素组成,可判断其应为碱-硅酸反应产物Na2SiO3和K2SiO3。

由此可见,虽然丹江口大坝混凝土历经40余年并未有碱骨料反应迹象产生,但是在一定的养护条件下,混凝土仍可发生碱骨料反应。通过微观测试结果,这种反应发生的原因是足够量水分的存在。水分的存在为碱离子在混凝土及骨料的微细孔隙及固有裂缝内移动创造了条件,当碱离子移动并富集到活性骨料的内外部时,就造成了反应的发生。但由于丹江口大坝在建设时期采取了抑制措施,严格地控制水泥的含碱量,所以,在大坝混凝土中并未出现这样的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破坏。

4 结 语

丹江口大坝初期工程混凝土中含有碱活性骨料。大坝混凝土芯样外观质量及物理性能检测表明,由于建设初期采取的措施得当,虽历经40余年,大坝混凝土运行良好,未发生碱骨料反应。

扫描电镜微观测试与分析表明,虽然大坝混凝土安全运行40余年,但是其混凝土芯样在同时具有碱骨料反应的3个条件,即:活性骨料、碱和水,仍会发生显著的碱骨料反应。

丹江口大坝混凝土芯样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类似的含有碱活性骨料的大坝混凝土,需采取适当的碱骨料反应抑制措施来确保大坝的长期安全运行,如采用低碱水泥,掺适量的矿物掺合料等;同时对于存在发生碱骨料反应风险的大坝应在后期加强防渗保护。

[1] 长江科学院.丹江口大坝建筑混凝土材料性能报告[R].武汉:长江科学院,1961.(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Performance of Concrete Materi-als in Danjiangkou Dam Construction[R].Wuhan: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1961.(in Chi-nese))

[2] 刘崇熙,文梓芸.混凝土碱-骨料反应[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LIU Chong-xi,WEN Zi-yun.Reaction of Concrete Alkali-Aggregate[M].Guangzhou: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1995.(in Chinese) )

(编辑:周晓雁)

M icroscopic Tests and Analysis on Concrete Core Sam p les from Danjiangkou Dam

LIZhen1,2,XIAO Liang1,WANG Zai-qin1,2
(1.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10,China;2.Center on Water Engineering Safety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of the Ministry ofWater Resources,Wuhan 430010,China)

During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stage of Danjiangkou Dam,a certain number of reactive aggregates(flints)were found in the concrete and hence posed potential risks caused by possible Alkali-Aggregate Reaction(AAR).In this paper,microscopic tests on the original core samples and cured core samples are carried out to judge the status of AAR accurately.The testmethods includ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alysis(SEMA)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 Analysis(EDSA).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AAR deterioration hasn’t been found since 40 years of dam operation due to proper preventivemeasures.Nonetheless,AAR is still likely to occur if thre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exist,namely certain number of reactive aggregates,available alkalis,and water.It is concluded that besides taking proper controlmeasures to the concrete of heightened part,the impermeability of the whole dam should be enhanced for long-term dur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dam containing alkali reactive aggre-gates.

dam safety;alkali reactivity;Alkali-Aggregate Reaction(AAR);microscopic test

TV698.2

A

1001-5485(2011)05-0059-04

2010-07-06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200801057)

李 珍(1972-),女,湖南省湘乡市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及水工新材料研究,(电话)027-82829881(电子信箱)lizhen@mail.crsri.cn。

猜你喜欢
丹江口芯样坝段
河南丹江口库区滑坡危害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白石水库坝体结构稳定性计算评价
浅析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尺寸效应
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大坝泄流底孔坝段混凝土入仓方式研究
杨房沟水电站河床坝段8号坝段第一层混凝土开盘浇筑
浅谈回弹法和钻芯法在结构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
小直径芯样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分析
关于钻芯法检测钢筋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不同芯样端面处理方法准确性的探讨
丹江口柑橘价格“破纪录”啦
舌尖上的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