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课堂小结

2011-09-05 05:09王海英
读写算 2011年34期
关键词:知识点课堂教学课堂

王海英

课堂教学的小结是教师依据课堂教学计划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习任务,即完成课堂某一阶段知识点的步骤。它是一节或一次授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学生对所讲授内容作一个简短的系统性、概括性、延伸性的吸收。可见,课堂小结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课堂小结必须围绕着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课前备课时,教师要潜心专研教材,有的放矢地设计出符合既定教育教学目标、体现教材本身特点的小结。它不仅要针对教学内容,因文制宜,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人制宜,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凡是学生难记、难理解、难掌握及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都应阐明。语文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都是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教师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就要突出精髓、把握重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对于一些带规律性的解题方法、学习方法等,要及时进行归纳小结。学生易错的概念、法则、公式等可通过小结加以强调,引起重视,防微杜渐。一些充满情趣的小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值得注意的一点,小结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要立足于引导,让学生参与。例如:我在教学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的《马说》时,积累文言词汇是本文的重点之一,学生朗读课文时要求眼到、口到、心到。一边读,一边圈下不理解的字词,学生读完之后把自己圈下的字词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作答,最后教师明确。这样展现出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

课堂小结应遵循哪些原则呢?

首先,水到渠成,自然妥帖。课堂小结一堂课某一个知识点借宿的自然体现,不是硬加上去的。因而课堂教学时,要依照课前的设计,导入、讲授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并有意识地照顾到课堂教学的小结,有目的的调整课堂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时做到水到渠成,自然妥帖。要避免出现两种现象,一是课堂教学节奏快,小结时留的时间过多,学生无事可做,教师只好胡乱布置一些杂事,搪塞过去万事。一是课堂讲授内容过多,然而时间不饶人,只好三言两语仓促小结,学生就无法回顾当堂所学的知识,更无法消化。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允许的。正确的做法一般是在每一个知识点结束前二三分钟结束讲授,然后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当然这要因小结的方法不同而不同。

其次,结构完整,承上启下。教学是有客观规律可行的。依据教学的客观规律,课堂教学因是几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课堂教学作为其中一个不可取少的重要环节,应充分考虑并发挥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使课堂教学成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结构完整的有机统一体。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小结时,一是要考虑为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在这个统一目标下,加强前后联系,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以防止孤立地就课堂教学的小结来安排其结尾。二是小结是要适当照应前面的知识,使结语好似一条线,能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做到首尾相连,前后呼应。

再次,语言精练,紧扣中心。课堂教学小结的语言一定要少而精,紧扣本堂课教学别的中心,梳理知识,总结要点,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干净利落地小结知识,是做到总结知识点,首尾呼应,突出重点,消化主题,让学生的认识产生一种飞跃。课堂小结语不可冗长,更不能拖泥带水,应是高度浓缩,化龙点睛,一语破的。

最后,内外沟通,设疑开拓。在学校教学中,课堂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而不是唯一的组织形式。为了充分发挥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中的协同作用,课堂教学时,不能局限于课堂本身,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沟通,有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掌握完全的知识。

那么怎么做好课堂教学小结呢?

1、激发情感,引导参与。在课堂教学小节时,教师用充满热情而具有鼓舞性、激励性的语言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或用含蓄深沉的话语促人深思,耐人寻味,使学生从思想上受到启发、鼓舞,进而成为推动学生探求新知是的动力。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趁学生还沉浸在父爱子、子恋父的父子深情这至真至纯的人情美时,小结时让学生轻声深情地诵读文中描写背影这一特写镜头的句子。然后,自己饱含深情吟诵起苏东坡那令人荡气回肠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助同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文艺作品,在课堂原有的气氛的基础上,巧妙引入,小结时再起波澜,拨响听者的情感之弦,使之产生强烈的共鸣,使之情动于衷。学生的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霎时,一种豁达与理解洋溢与学生胸中。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堂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总结,梳理讲授内容,理清知识脉络,突出重点和难点,归纳出一般知识结构、规律和方法等。

教学是一个不断设疑解疑的过程。为了设疑激趣,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在课堂教学小节时,教师要注意给学会生思考的余地,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开拓创造性的人才。

2、概括要点,启发思维。在课堂教学将要小结时,教师在总结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几句简练的话把一堂课所讲的知识中心或主题思想概括出来。我在给讲《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时,看出学生十分敬佩诸葛亮非凡才干的心理,却又不知用什么语言评价。这个知识点结束时,便诱导学生用四个字对诸葛亮的才干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人人开动脑筋,个个踊跃发言,思维的火花四处迸射,列举了“精明能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学识渊博”等词语。末了作小结,大家便心领神会。

教师以帮助学生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把握中心、明确主题,从事物的深度和广度上去进行思索,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这样的小结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更深刻理解和记忆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运用知识,受到深刻的教育。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熟悉的基础上,到知识点结束时,教师提出一个富有代表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积极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不致因课堂教学局限而陷入一个狭小的思维圈不能发散,从而避免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既拓展了思维,又不自觉地积累了词语,可谓一箭双雕。

3、变式巩固,引起下文。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中阐明的原理、原则、规律和方法等布置练习与作业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形成实际操作技能、技巧。为了巩固和应用课内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在课堂小结时,可以采用比较、分析等对比的方式来明辨事物的异同,从而获得其本质的认识以结束知识。

如:在教学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时,注意到菊、牡丹和莲以及陶渊明、世人和予之间的关系。起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学生却不知道作者的用意,因此要告诉学生作者把“草木之花”作为“莲”的总的陪衬。 接着“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都是作者在着好底色的画面淡淡地点出、勾勒出的菊(旁衬)和牡丹(反衬),它们一“独”一“甚”,一褒一贬,两相对照,是为作者挥动蘸满感情的画笔,着意绘“莲”做铺垫的。学生有了对三种花深刻的认识后,至此对用来象征人世中的三种人的理解有了深刻的领悟:菊迎风斗霜,独放幽香,象征孤高自傲、避居山林的“隐逸者”;牡丹色彩绚丽,妩媚娇艳,象征富贵华丽、趋炎附势的“富贵者”;莲清劲坚贞,卓然独立,象征举止端庄、人格高尚的“君子者”。学生进一步知道作者明写物而实写人,明写物理而实述人事,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这三种人的不同感情、不同态度:惋惜、讽刺和赞美。可谓借花抒情,情深意长。三位一体,通过赞美“莲”,达到赞美君子的目的,赞美中透露出作者的人生观与处世观,赋予了“莲”以政治内容和社会意义。

同时也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操作方式,进行分组讨论,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知识点课堂教学课堂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欢乐的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