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对疗养院护士身心健康影响效果评价

2011-09-16 08:44310013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李艳平张颖陈晶晶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信念研究进展护士

310013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李艳平 张颖 陈晶晶

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对疗养院护士身心健康影响效果评价

310013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李艳平 张颖 陈晶晶

目的 为提升疗养院护士身心健康水平,引入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并及时总结经验和效果。方法 我院现有的军人护士、非现役护士、聘用制护士共60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试验组根据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对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之后比较教育前后两组护士身心健康的情况。结果 全方位健康教育前两组护士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方位健康教育实施1个月后,两组护士的身心健康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疗养院护士身心健康水平。

护士;全方位;健康教育;身心健康;影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个体的健康已从单纯的生理健康逐步向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综合方向转变。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导致护士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其履行社会角色和个体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有很多研究表明护士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普通人群。这种低水平的健康状况使得护士工作的主动性下降。有研究显示[1],护士的主动性和严谨性与护理缺陷、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联系。为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和能更好地服务于疗养员,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轻护士的生存压力,保证护士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2010-09—10,我院应用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对护士的信念、心理、行为等进行良性干预,引导护士树立健康的信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从而提高了护士身心健康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的护士60名,分别来自空勤疗养科、干部疗养科、心理科、航空鉴定中心等科室,包含军人护士、非现役文职护士、聘用制护士3种类别。所选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2~34岁,平均(25.17±3.29)岁。将所选择的护士按工龄高低排列后,随机抽取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分组后初步分析,两组护士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婚姻状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由护理部及各科室相关人员共同制订全方位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实施方式、时间,学习调查表格的内容及填写,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1.2.1 健康教育内容 ①澄清个人情感与职业声望、劳动特点、个人价值、人际关系、多重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避免错误信念的反复自动暗示和角色之间的关系,避免错误信念的反复自动暗示和自我重复[2]。②针对护士常出现的心理障碍问题和疾病开展健康讲座,介绍相关的健康行为,如健康体检,常见生理、心理问题的防治等[3]。③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引导其正确对待压力。④加强护士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组织护士参加各种类型的心理咨询和培训,用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作自我疏导,自我调节,以提高护士自身的修养,保持健康的心态。⑤互动教育,由护士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提问,主讲者回答,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护士认识健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⑥建立同事支持系统,以利于培养和锻炼护士自身的应对能力[4]。护士间组成互动小组,共同分享彼此的经验,共同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1.2.2 健康教育方式 以讲座、座谈和小讲课为主,讨论和个别辅导为辅。在健康教育前及教育后1个月内向研究对象(包括试验组和对照组)发放调查表。

1.3 数据处理 研究结果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算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士教育前后生活质量情况(表1)。

表1 两组护士全方位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士全方位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s,分)

时间 组别 例数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独立性领域 环境领域教育前 试验组 30 14.72±2.82 14.97±2.69 16.31±3.42 12.63±3.25对照组 30 14.65±2.97 15.13±2.73 16.44±3.65 12.77±3.19 t值 0.102 0.315 0.421 0.605 P值 >0.05 >0.05 >0.05 >0.05教育后 试验组 30 17.39±3.44 16.51±3.13 17.93±3.61 13.27±2.11对照组 30 15.17±2.98 14.92±2.43 16.35±3.83 13.14±2.58 t值 3.976 4.352 3.314 0.309 P值 <0.05 <0.01 <0.01 >0.05

3 讨论

全方位健康教育是行为干预理论的一种,由3个层次组成,即对疾病的易感性和严重性产生认知、对行为效益和障碍的认识,最终具有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自我效能。全方位健康教育也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的重要模式。因此,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克服单纯教育的盲目性,运用全方位的理论和模式分析了解影响人们健康行为的因素,帮助教育对象树立信念、克服困难,从而自觉采纳健康行为。

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改善了护士的生理领域。有研究表明,护士的综合身体状态比健康人差,主要表现为乏力、头痛、胃肠功能较差等,这可能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和工作压力有关。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对服务对象不关心,并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使护理质量下降[5]。因此在为护士进行全方位健康教育时,可通过一些具体的数字让个体感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同时让个体认识到在克服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时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改善了护士的独立性领域。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而倦怠具有消极性[6],进而影响护士个体的工作,包括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缺勤、离职、医疗事故和个人意外的发生率增加,并可能激化个体的各种危机,导致冲突等。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帮助护士树立在工作中成为重要角色的意识。研究表明,成就需要是构成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部分[7]。随着全方位健康教育的开展,护士自我角色的重要性会被重新发现和树立,进而独立性得以提高,促进护士工作的主动性。

4 小结

掌握一线护士真实的健康需求,针对健康需求制订和实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计划,可以帮助护士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避免和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工作等行为和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可以提升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进而帮助护士更好地服务于疗养员,提高疗养护理质量。

[1]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缺陷[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2]段蕴钢,邬暑滨.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247-1248.

[3]戴琴,戴勤素.护士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4,10(12):1155-1157.

[4]陆杨.护士工作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08,8(2):52-54.

[5]王芳,袁桂芝.护士工作疲溃感及其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5,20(18):74-76.

[6]王翠丽.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5,21(4):47-49.

[7]陈芙蓉,阎成美.护士离职意愿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7,22(6):78-80.

1005-619X(2011)05-0421-02

2010-12-16)

猜你喜欢
信念研究进展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信念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