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分析

2011-09-17 10:13赵海
中医药信息 2011年5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中风肢体

赵海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医院,北京 100142)

近年来,脑血管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虽然有些患者可获得治疗,但致残率及病死率仍较高,生存者多伴有残疾或复发加重至死亡。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之一,同时,其致残率高居第一。有统计资料表明,大约25%脑血管病幸存者在2年内再发,40%在5年内再发,再次中风的预后更差,70% ~80%常导致严重的致残或死亡,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10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和用药思路得到了很大拓宽,中西医结合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4年5月~200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52~84岁,平均(62.4±6.1)岁;合并高血压78例,糖尿病64例,冠心病56例。排除严重心、肺、腹疾患,排除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

1.2 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6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营养神经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补阳还五汤加味口服治疗,方组为黄芪60g,生地黄15g,当归尾15g,赤芍15g,红花15g,桃仁 15g,地龙15g,根据病情随证加减:痰多者加天竺黄9g,半夏12g;语言不利者加远志10g,石菖蒲12g;口眼歪斜者加僵蚕10g,白附子5g,全蝎10g;上肢偏废者加桑枝20g,上肢偏废且血压正常者加桂枝9g;下肢痿软者加牛膝 15g,杜仲 15g,桑寄生 20g,将所有药物用 1 000mL煎煮,水煎2次,分早晚2次温服,1天1剂,连服2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序评分标准》愈后评定标准。痊愈:患者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等症状和体征基本消除,能独立自理生活,瘫痪肢体肌力评判为Ⅳ级以上;显效:患者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等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瘫痪肢体肌力Ⅱ以上;好转:患者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等症状和体征好转,瘫痪肢体肌力评判Ⅰ级以上;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瘫痪肢体肌力Ⅰ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n(%)]

随访6个月,治疗组治愈、显效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好转和无效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中医学“中风”范畴,《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本虚标实,气血亏虚为其病性;致病之本为肝肾阴虚;主要病机为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1]。因此采用补气养血,祛瘀通络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本方加入大量的补气药及少量活血药配伍使用,既能达到气旺血行以治本,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又能祛瘀通络以治标,诸药合用,气旺、瘀消、络通,诸症转愈,标本兼顾。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诱因很多,如暴饮暴食、吸烟、酗酒、饮食习惯、生活无规律、情绪不稳定及意外刺激等[2],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颈椎病、动脉硬化、血管畸形及心脏病有密切关系,尤其高粘血症。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多有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面赤升火的表现,发作时突然昏倒,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或软瘫,口眼㖞斜,或者目合口张,鼻鼾息微,舌强语蹇,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大小便闭,手撒肢冷,汗多。中风后经救治,神志虽恢复清醒,但多留有后遗症,多表现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口㖞斜等[3]。

中医典籍早有论述“中风”。《内经》中的“薄厥”、“偏枯”,《全匮要略》中的临床分型,“真中风”是由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终络所致,“类中风”是由阳化风动,气血逆,挟痰挟火,流窜经络,蒙蔽清窍而致。由此可知,中风的病因以内伤积损为主,即脏腑失调,阴阳偏胜导致。本病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重者常涉及相关脏腑,根据病情轻重缓急之别,临床常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改变,中脏腑者病情较重,常有神志不清。

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在50岁以后起病。男性较多,常于休息、静止或睡眠时发生症状,发病情况较脑出血缓慢。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一则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在血压低时更易发生。少数病人可有浅、中度昏迷,约在24h左右逐渐清醒,脑脊液检查正常。临床表现因病变血管部位不同而导致脑血栓形成,在起病后几天内病情可趋稳定,2~3周后由于水肿消退和侧枝循环建立而症状逐渐减轻。近年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可依靠CT检查[4]。缺血性脑血管病后遗症是指经过救治之后所留有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㖞斜等症状。中医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后遗症主要是由于中风之后气血虚、血瘀,脉络瘀阻,风痰阻络,或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失养所致。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并且在临床长期的实践中,积累治疗脑血管病(中风)的丰富的经验,其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活血化瘀,益气和血,清热开窍,通腹泻里,镇肝熄风,祛痰通络,疏风通络等。这些方法都是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而制定,掌握了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病性质确定的治疗法则,配合抗凝降纤、扩溶、抗血小板聚集,抗自由基损伤,降颅压等规范化治疗,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5]。

本研究基于对脑血管的病因、病理及发病后体内各种变化的全面认识,采取现代医学的影像结果,结合体格检查进行定性、定位诊断,根据症状特点,运用传统中医药方式,将中西医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针对性调整与整体化治疗相结合。随访6个月,治疗组治愈、显效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对照组和治疗组好转和无效患者无明显差异。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本方法促进颅内瘀血消失,促进细胞再生,神经系统得到恢复,具有较好疗效。

[1] 钞建峰,贾慧,孙风平.试述以"虚"为核心的中风病机观[J].中医药学报,2011,39(2):67 -68.

[2] 毛俊雄.实用神经内科诊疗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72 -373.

[3] 王维治.脑血管疾病.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6.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标准(1995)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383.

[5] 孔灵芝,胡盛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4.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中风肢体
肢体语言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