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消化道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1-09-22 08:52何庆兰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8期
关键词:声像征象穿孔

何庆兰

(简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四川简阳 641400)

消化道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最常见于胃或十二指肠球溃疡和急性阑尾炎;也可以发生在肿瘤和手术后的患者,起病急,病人常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烈疼痛,由于胃肠道内容物及消化液进入腹部,可使疼痛迅速扩散到全腹部,病情急剧变化,容易误诊,病死率较高。其预后取决于是否能及时确诊,并进行处理。随着超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代替了X线成为临床医师对于急腹症患者的首先检查方法。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对60例急腹症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总结超声检查的声像特点,协助临床正确诊断及判断病情的轻重,有利于患者及时得到合理的救治。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急诊收入急腹症疑是消化道穿孔患者6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5~75岁,平均42.13岁。均以持续性腹痛、腹胀,板状腹,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急诊入院。发病时间为0.5~12h。入院后,紧急进行腹部B超及X线检查,并积极术前准备。后经手术证实60例患者均为消化道空腔脏器穿孔,其中急性阑尾炎穿孔17例,外伤所致胃破裂14例,胃穿孔9例,十二指肠穿孔6例,胃肠破裂6例,右半结右肠破裂5例,肠叠穿孔2例,其它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

1.2 超声检查仪器及方法

飞利浦飞凡影像和东芝6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7.5MHz。根据患者腹痛的部位嘱患者平卧、侧卧、及站立等多体位对全腹进行纵横多方位连续扫查。观察腹腔是否有游离气体存在,对比其在立位及卧位中有无漂移现象,对可疑病灶部位进行重点扫查,探及病变区脏器后注意观察其位置、大小、形状、活动情况、内部结构、有无缺损区及周围脏器的关系,同时观察肠间、肝肾间隙、盆腔有无积液情况,胃、十二直肠、盆腔内有无包块及包裹性积液、脓肿等,声像图典型者打印存留。

1.3 评价指标

通过与X线检查、手术结果对照分析,其敏感性、准确性以及各种声像代表疾病的情况。

1.4 统计方法

对超声检查、X线检查的检出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消化道穿孔超声检查、X线检查与手术证实的对照[例(%)]

2 结果

2.1 经手术确认后,比较术前超声检查及X线检查的符合率(即每项检查中阳性表现所占比例),见表1。

2.2 超声检查的声像表现

本组60例患者,超声检查有阳性表现的有50例(83.33%),其具体的超声声像如下所示。

(1)腹腔内游离性气体:是超声诊断穿孔的最主要征象。50例患者中有48例(96%)有此征象。当出现消化道穿孔时,超声检查可发现腹腔内线状或点状的强回声,伴慧星尾征,随体位变动的,平仰卧位时,腹腔游离气体多在上腹的腹壁下;在斜侧位时,肝脾和膈下的气体便是膈下游离气体。

(2)腹腔积液:本组患者中检测出23例,通常会在肝肾间隙、胃十二直肠周围、脾肾间隙、小网膜囊、右髂窝、盆腔等部位形成不规则无回声区,片状液性暗区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点状或片状强回声。积液量太少时,可用高频探头较易发现。

(3)不均质包块:本组检出17例,当消化道穿孔较小、时间较长时,穿孔部位可被大网膜包裹,形成轮廓不规则、边界清楚或模糊、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或略强回声包块,呈“包裹征”;当大网膜积聚于腹腔脏器间隙,包块的声像呈“填塞征”。包块的活动度差,局部压痛明显。

(4)穿孔直接征象:本组检出13例。由于穿孔区局部积液起到声窗作用,可见胃壁连续性中断,中断处可见有胃内容物溢出,并在其周围形成不规则杂乱液性暗区,穿孔部位周围胃及肠壁增厚,回声减低,肠蠕动减弱或消失。

3 讨论

消化道穿孔起病急,发展迅速,病因复杂,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是否能迅速对其诊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式及预后,早期确诊对于消化道穿孔尤为重要。既往诊断本病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X线检查对气腹症较敏感,尤其是在胃十二指肠穿孔时,常被当作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其特征性的表现为:在腹部立位X片中,典型的消化道穿孔患者可在戨下见到新月形气体征象。但并不是所有的消化道穿孔患者都会出现腹腔有力气体,当穿孔小且较早、气体溢出不多、穿孔口被食物残渣堵住或穿孔被周围的炎症粘连所包裹等,气体不能进入肝前间隙,使得X线得不到阳性结果,但却并不能排除穿孔的可能性,出现假阴性造成疾病的误诊。并且X线检查采取站立位的检查体位,对于同时伴有休克的患者进行站立位的X线透视往往造成病人休克加重,更重要的是部分病人因病情过重而无法进行该项检查。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及超声医生经验的积累,与X线检查相比,超声检查通过对检查体位的变换,可以确认腹腔内的游离气体或是胃肠道内气体;并且超声检查对检测腹腔内极少量的腹腔积液和游离气体更可靠,有时可能是查出消化道穿孔的唯一间接征象,弥补了X线检查的不足,提高了对消化道穿孔诊断的准确性。但为了保证超声检查的准确性,要求超声医生一定要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检查要全面、仔细,不断总结经验,协助临床做出快速正确的诊断。

总之,超声检查具有简便、快速、安全、经济、对患者无创伤、无特殊禁忌证、可重复检查等优点,既能及时发现消化道穿孔的情况,又能弥补X线检查的不足,可以重复对病情的发展进行动态的观察,有利于临床正确诊断及判断病情的轻重,从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因此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穿孔诊断符合率,可作为消化道穿孔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032~1037.

[2] 李伟,李丙乾.立卧位诊断消化道穿孔[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998,14(2):77.

[3] 张明宏,芦志刚,李广浩,等.大网膜异常集聚的超声表现及其在内脏穿孔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5):368~370.

[4] Minardos I,Ziogana D,Hristopoulos H, et al.Peptic ulcer perforation:sonographic imaging of active fl uid leakage[J].J Clin Ultrasound,2006(1):38~41.

[5] 戴永胜,周鹏.消化道穿孔的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2009,47(1):128~129.

[6] 宁荣萍,董莉,何玉梅.超声诊断消化道穿孔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69~70.

猜你喜欢
声像征象穿孔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