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窥镜设备维修和预维护的工作流程改进

2011-09-27 10:48光冯世领蔡
中国医学装备 2011年2期
关键词:内窥镜工科厂家

杨 光冯世领蔡 葵

适用于窥镜设备维修和预维护的工作流程改进

杨 光①冯世领①蔡 葵②

通过对全院窥镜设备的硬件统计及临床应用统计,介绍窥镜设备的故障及分类;在购置费用、维修开支、维修频率和临床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分析了设备配置合理性及性价比;将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对窥镜设备维修和预维护工作的流程进行改进,以及由这些改进而带来的新工作。

窥镜;故障维修;流程改进;预防性维护

1 窥镜设备简介(分类、特性及临床应用)

用来直接观察人体器官内部腔体的装置称为内窥镜,简称内镜。内窥镜可分为硬管式和软管式两种,又称硬性内窥镜和软性内窥镜。

硬性内窥镜的镜身多为不锈钢等刚性材料,其组成包括传像、照明、气孔三大部分。传像部分由物镜、中继系统、目镜组成,用来传导图像;照明部分采用冷光源,用光导纤维穿入镜内的方法;气孔部分的作用为送气、送水、通活检钳。硬性内窥镜产品有宫腔镜、直肠镜、子宫镜、胸腔镜等,其中以腹腔镜应用最为广泛。

软性内窥镜的镜身为软性材料,用纤维光束导光传像,或用CCD(多用于数码相机的成像装置)传导图像的内窥镜。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方便的操作性能,主要应用在组织比较柔软,镜身需要连续大幅度弯曲的肠道等部位。目前产品有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胆道镜、小肠镜、支气管镜、鼻咽喉镜、输尿管镜等。

2 故障统计及分类

我院共有18个科室,有窥镜设备67台,根据各自科室的针对性及使用频率,数种品牌多种型号,主要以奥林巴斯和STORZ为主,通过分析总结了窥镜的常见故障。

2.1 窥镜常见故障主要分为窥镜本身故障和影像工作站故障主要包括两大类:

2.1.1 窥镜部分:①没有送气/送水或送气、送水不畅;②附件插入困难;③内镜弯曲橡皮漏;④钳子管道漏水;⑤电子遥控开关失灵;⑥弯曲角度不能达到最大标准或角度旋钮松动;⑦内镜先端导光束盖玻璃破裂;⑧内镜插入管变色,附着污垢。

2.1.2 工作站部分:①光亮度调节故障(不能自动调光);②内镜图像颜色异常;③内镜打角度时图像消失或出现条纹;④光源灯点不亮,自动转成备用灯;⑤病人数据与时间、日期等不能正常显示;⑥主机、光源功能指示灯位置不能记忆;⑦光源的电源不能打开,⑧内镜图像变为黑白;⑨内镜图像中出现干扰条纹;⑩灯泡未到寿命而烧毁。

3 改进工作流程的需求

通过初步分析,发现:由于设备技术的进步,医院整体的发展,医疗设备从临床科室使用到医工部门的维修,都随之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本的工作、维修流程也已经不那么适用现在的模式。医工部门作为将临床科室、医疗设备及生产厂家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枢纽,在保证医疗的安全、稳定、高效的同时,有效地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将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4 流程改进

以窥镜设备为例,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改进使其更适合现有需求。

我院现有维修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出现故障→向医工科报修→维修→解决不了的情况,报厂家上门维修或更换配件→维修结束。

虽然窥镜的模块都差不多,但由于设备型号过多各家公司为了提高图像的精细度,都在不断改进设备的软硬件,而这部分资料厂家都会作为商业机密对待,所以作为医工部门,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能明确故障源头并解决的情况会越来越少。因此,我们要扭转以往的这种维修思路,将我们的工作重点,从故障出现之后,前移到问题出现之前,所以对工作流程做如下改良:

故障出现,临床科室报修医工科→医工科检修故障排查→①临床使用不当;②软件故障调试;③故障明确医工科维修或更换现有配件;④故障不明确联系公司维修或更换配件→将出现故障时,临床科室的反应意见,提交给公司→公司反馈信息,医工科针对本院科室的特点,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医工科将过往维修经验与临床、厂家双方意见结合,提供日常维护→良性循环。以流程图说明,见图1。

图1 流程图

前半段与之前的流程区别不大,当新设备出现故障或新问题出现,由于医工科对维修资料的掌握不够充分,很难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处理,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厂家,在其维修的同时,利用医工科对设备维修的共性知识,快速熟悉新设备,更透彻地了解设备使用和维修、维护的特点,从中学习我们可以检测、检修、维护的方法及可操作的设备部件(除需要连接专用检测软件及检测工具的部件)。

改良的重点在于流程的后半段,将故障出现情况归纳为三个方面:①设备本身存在问题;②临床使用不当(包括对使用注意事项不了解和失误操作);③设备老化,器件性能不良。

第一种情况,看似可能性很小,经过多个检测部门严格把关的设备,怎么会存在问题呢。首先,将设备分为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由于医疗设备技术含量高,有大量进口设备,这些设备设计之初都是针对原产国的病人和医疗环境,虽然进口的时候,会随之进行本地化改进和匹配,但是否同样适用使用地域(如平原与高原的不同)和各个医院的需求(如手术室环境的不同),就很难做出统一的标准。而且现在各个领域的召回事件,提醒我们正规产品也可能存在设计或工艺隐患。而软件存在的问题就更多了,本院的多数程序都会做一定程度的定制化,在没有足够的debug过程的控制下,很难保证程序的稳定和完善。针对这一类问题,在没有厂家配合的情况下,我们很难解决,只能在出现问题后,对同一型号设备进行及时检测,进行硬件更换或软件升级。维修后要做到配件信息收集,软件程序备份,以防止同型设备出现同样的问题。

第二种情况,操作失误很难避免。而对于通常的临床使用,很多医生对设备会采用对治疗诊断更有利或更方便的使用方法,而这些所谓“便利”的方法恰恰是不正确,甚至是应极力避免的。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不利于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此可能增加临床使用风险;同时,设备要负担更多的使用损耗,耗材更换频率更高,设备折损率更高,影响经济效益。作为医工科可以从临床工程方面给出建议,减少这种不必要的损耗,同时我们将这种情况反馈给厂家,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设备改良或提供其它的替代方案。

第三种情况,是我们维修人员碰到最多的问题。设备使用较长时间之后,由于老化等问题,会比较多地出现时好时坏的“软故障”。这就需要医工科与厂家工程师进行更好的沟通,经验共享。医工科立足本院,厂家立足于同类设备,每一个新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对于双方都是一次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而生产厂家,同样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改进配件,提高设备性能和稳定性。

当问题出现时,医工科可以做到迅速反应,提供及时的替代方案以保证治疗诊断的不间断进行,在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通过专业判断缩小排错范围,给厂家维修工程师更精确的故障描述,提高维修效率。而预维护,恰恰体现在双向的信息反馈阶段,使设备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更便捷、顺畅的操作;更高的耐用性。这些都会转化为故障率的降低,维修成本的降低和设备经济效益的提高。

5 结束语

工作流程的改进,不但给我们带来以上的优势,还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了资源,当收集到足够多的临床使用和维修信息后,可以将这些统一到数据库中,根据本院的整体需求,整理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标准,而且是设备维修与收支平衡双向交叉的新型标准,将对未来质量控制、新设备采购、维修预算等具有更明确的指导作用。

[1]莫美珍,关惠军,李秀连,等.内窥镜在临床中的使用清洗与维护[J].实用医技杂志,2006,5(5).

[2]李景艳,刘德森,刘刚,等.医用内窥镜光学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医疗装备,2005(7).

[3]周丹,David.Yadin,朱晓纬.基于风险评估的设备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0,20(9).

[4]王碧秀,陈永成.医用内窥镜系统的组成与常见故障维修[J]. 医疗装备,2009(5).

[5]陈曼珊.浅析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J].医疗保健器具,2008(5).

[6]王秋兰.设备维修需要更新理念[J].中国医学装备,2009,6(7):51.

Work process improvement for endoscope equipment repair an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 YANG Guang, FENG Shi-ling, CAI Kui //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1,8(2):46-48.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all breakdown scenarios and sort them into several categories, based on statistics data collected from clinical practice and maintenance of endoscope equipment of the whole hospital.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lays focus on how to purchase the best suitable equipment with the least cost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rice, expense and frequency of maintenance, and clinical indication and contraindication, and also proposes a way for med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to improve the process of the endoscope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pre-maintenance and presents a vision of the future provided those improvement that has been implemented.

Endoscope;breakdown repair;Process improvement;Preventive maintenance

1672-8270(2011)02-0046-03

TH 77

B

2010-11-14

杨光,男,(1985- ),本科学历,工程师。卫生部北京医院医学工程科,从事核医学设备,电生理设备,窥镜设备等维修工作。

[First-author's address]Department of Med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Hospital, Beijing 100730, China.

①卫生部北京医院医学工程科 北京 100730

②卫生部北京医院器材处 北京 100730

猜你喜欢
内窥镜工科厂家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百万级水产经销商是怎么练成的!哪种经销商最受厂家青睐,最易获取资源?
美小运载厂家签多次发射协议
尿素厂家的长期亏损牌能打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