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功不可没,我辈仍需努力——纪念刘淇生同志百年诞辰

2011-09-27 03:27本刊主编ChiefEditorofMTMT梁玉LIANGYu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1年7期
关键词:机床同志工具

本刊主编/Chief Editor of MT&MT 梁玉/LIANG Yu

曾经通过很多途径了解过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历史,也曾感念那些前辈的付出与取得的傲人成绩。作为一本几乎承载了新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全部历史的刊物,我们能为行业做些什么,如何做好该做的事情,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数月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在我刊独家刊登刘淇生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章的机会,甚感荣幸是我当时的第一感觉。一些前辈领导还担心在现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占用版面会影响我们的收入,闻听此言,令我汗颜。现在,太多的人都从金钱角度去考虑事情,却很少想到肩负的社会责任。恰逢我刊创刊60周年之际,把历史告诉给更多的人,承接历史以期展望未来,这是我们全体办刊人员要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刘淇生同志的家属曾在几年前将他的一生经历集结成册,出版了一本书——《反刍录》。这些天,这本书一直放在笔者的案头,数日的翻读让一个卓越的老一辈领导人的鲜活形象在眼前浮现。刘淇生同志太多的成就无法一一尽述,在此仅在他与我刊的渊源中拾贝一二。

刘淇生同志是苦孩子出身,17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数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刘淇生同志调任第一机械工业部(简称一机部),是新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第一代领导人之一,2000年以近90岁高龄安辞人世。

刘淇生同志见证了我国机床工具行业50年间从无到有、由弱至强,也在工作过程中与我刊结下了不解之缘。1958年第1期起,我刊开始采用刘淇生同志(时任二局局长)亲笔题写的刊名——《机床与工具》,并多次刊登了刘淇生部长的相关文章。其中,很多文章对现在的机床工具行业都具有借鉴意义。

1954年,刘淇生同志在局务会上讨论专家工作时发言,指出要重视专家建议并做好专家工作。当时,我刊作为当时的机床工具行业的重要宣传窗口,为配合、支持专家工作科工作,出版了《专家建议》(1955年起改由我刊“专家建议”栏目刊出相关文章)。《加倍努力,推陈出新,使大型机床产量迅速满足需要》(刊于1958年第10期)一文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建议学习先进国家的领先技术,在机床结构上向专用、专门化和自动、半自动化与自动生产线方面发展,这与后来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方向十分契合。《具体安排、做好技术基础工作,使今年机床生产获得更大丰收》(刊于1959年第2期)一文是刘淇生同志在全国机床专业会议上的发言,他非常重视科研工作,指出这个时期我国各机床厂已经基本脱离了仿制状态,正在向自行设计方面转变,但是没有卓有成效的实验研究工作配合,技术也难以得到发展。当时刘淇生同志等领导同志就认识到研发的重要性,直到今天,研发投入已经成为各企业发展中的重点,这是开拓创新的起点和基础。

翻看我刊刊载过的与刘淇生同志的文章,发现其中提及最多的就是质量这个话题。例如,《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机床与工具产品质量》(1959年第9期)、《掌握生产发展规律,步步提高产品质量》(1959年第13期)、《总结经验,整顿管理,把产品质量再提高一步》(1959年第14期)等。这些文章中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各机床厂的质量问题,甚至明确到了某厂某产品的某个细节问题,这在目前的机床工具行业相关报道中是极少见的。如果现在我国机床工具行业都能够正视并且不讳言自己的质量问题,并且能够切实解决,那么国产机床质量不好的口碑早应该成为遥远的历史了。因此,对比业内前辈的脚踏实地与殷切希望,我国现代机床厂要把提高质量作为企业真抓实干的要事,而不是年年宣讲的口号。

我刊1959年第18期刊发社论——《伟大的十年,辉煌的成就》(见图),并由刘淇生同志亲笔题写了题目。社论总结了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成果。短短的10年之内,机床工具行业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一百多家,“十八罗汉”的布局更是一锤定音般地打下了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基石。刘淇生同志非常重视这些企业领导干部的配备,他从各地选派了大量有经验、有能力的管理与技术人员,其中很多人也成为了之后很多年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顶梁之才。其实,这10年也是刘淇生同志在机床工具行业奋斗的10年,他的努力为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60年代,刘淇生同志调任二机部工作,投身到我国的核工业建设之中。

新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60多年发展历程如同新中国的各方面进步一样,让世人不可小觑。当年刘淇生同志提拔起来的一批领导干部如今也都已至耄耋之年,他们依然在关注着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前行脚步,沈阳机床的冲顶之战、北一机床的创新之路、秦川机床的变革之举、齐重股份的重组之路、星火机床的燎原之势,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在大踏步前进。

前人栽树,当代业界之人不做乘凉之徒,我们要把这棵树培育得更加枝繁叶茂,直至世界之巅。

猜你喜欢
机床同志工具
机床展会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OVER THE RAINBOW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准备工具:步骤: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