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截资金流入“小金库”

2011-09-29 02:44张建陈勇
中国石油企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小金库资产资金

□ 文/ 张建 陈勇

阻截资金流入“小金库”

□ 文/ 张建 陈勇

“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诱发和滋生一系列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是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毒瘤。开展“小金库”治理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也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

从中国石油近年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看,我们从中探析出部分石油企业设立“小金库”的主要风险源头:一是在废旧资产处置时采取隐瞒、截留等手段,形成“小金库”收入;二是房屋、设备及其他物品租赁,收入不入账或少入账,形成“小金库”收入;三是以劳务用工费、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形成“小金库”收入;四是经营收入未进规定账户,形成“小金库”收入;五是虚列支出转出资金、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形成“小金库”收入;六是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中,以截留或虚增等形式形成“小金库”;七是罚款收入不按规定入财务账,形成“小金库”收入。

找到了风险源头,石油企业防治“小金库”的对策,首先就是加强资产身份证制管理,建立资产管理的各类台账,使资产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全过程受到监控,并尽量使用招投标或者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进行资产购置、处置。其次,对资产实行集中管理、公开租赁、委托经营,租赁必须通过公开竞价或充分谈判,净收益全额上交财务部门。

对于,会务费、劳务费、培训费、咨询费、促销费等的监管,一是要加强预算报批管理,按规模、规格等大小设置一定的使用比例,使费用不超比例;二是要严格执行费用使用程序,根据费用大小,必须经相关领导批准同意;三是要严格履行层层签字程序,单位领导签字后,方能到财务部门审查后报账领款。

在加强资金监管方面:一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坚持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制度,按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和有关政策,把所有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之中;二是强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编制按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的复式预算,全面反映项目资金来源、资金具体用途和方向;三是扩大财务集中支付范围,防止预算单位以现金方式设立“小金库”;四是大力推动职务消费制度改革,在各级单位内部推行差旅、考察、交流、会议等职务消费项目的公开,以公开来抑制不当支出。

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及物资采购项目监管,要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与前期准备、工程发包、施工管理、项目管理、材料设备检验验收、资金管理、工程质量、工期和竣工验收等环节,强化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虚列工程成本、虚增工程量等问题,并围绕物资集中采购管理相关制度、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规范采购程序,堵住可能形成“小金库”的流入渠道。

同时,加大“小金库”的群防群治的力度,发动职工群众参与“小金库”治理,公开信访渠道,宣传法纪知识,鼓励群众举报。对举报属实查处“小金库”有功的人员,按规定给予奖励。对私设“小金库”的单位、部门领导,不仅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涉嫌违法的还要移交地方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要将“小金库”防范作为考核单位“一把手”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与政绩考核、晋升、奖惩等直接挂钩。

由于“小金库”的利益性、隐蔽性,企业私设“小金库”屡禁难止。因此,治理“小金库”,必须打响攻坚战,打好持久战,丰富和完善治理措施,建立“小金库”治理的长效机制,方能从根本上杜绝因设立“小金库”而诱发的企业腐败事件。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川庆测井公司

责任编辑 牟雪江

猜你喜欢
小金库资产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基于新时期经济学视角的“小金库”治理对策探析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小金库为何屡查不绝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