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2011-10-10 05:13陈建萍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1期
关键词:财会应用型院校

陈建萍

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陈建萍

近几年,高等教育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地方本科院校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并没有实现有效对接,使得高校会计人才毕业后面临就业难或胜任能力不强的困局。解决关键途径之一就是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现行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包括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和建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等。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

一、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是以专业培养计划为核心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时刻变化的企业需求。尤其是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办学特色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地方本科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满足了大众化教育的同时凸现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会计教育目标应全面体现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素质要求。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经历过会计专才培养和会计通才培养两个阶段的讨论和实践,按目前的发展形势来说,会计人才的培养更趋向于“大众化教育”的方向,然而,究竟是培养专才还是全才还是没有一个一致的定论,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也是如此。各高校按照社会的需求,不同层次的高校都有开设财会类专业,然而地方本科院校缺乏自己的培养特色,定位不明确,学校生产出来的“产品”,千篇一律;尽管一些地方院校把自己的目标的确定定位在以适应所有企业和单位的一般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事实上却没有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与现实中向企业输送会计人才的目标不相符合,使学生面临就业的时候发生困惑,无所适从。“高不成低不就”。

(二)专业课程设置过细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会计人才知识结构的设计上基本沿袭“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外加“预算会计”的框架,侧重于会计专业知识的介绍,人才培养过于程式化,缺乏从事现代会计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如管理、金融、证券与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和综合技能。虽然各所高校开始通过实施学分制、开设选修课等措施来加以改进,但效果并不明显。学科结构单一,学生只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略了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知识的学习,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学生单单学习自己专业知识,导致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低,各个专业及领域涉及面低,无法满足社会对现代大学生特别是会计人员的“一专多能”的需求。

(三)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落后

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下,不重视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师根据章节内容、按部就班的讲授课本知识,但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课程的一个总体认识。这种模式着重于传授地吸收知识,而忽视知识的应用,更不能锻炼和开发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因为在教学中,教师传授最多的是理论知识,结果学生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甄别、运用、创新这些知识,对会计的运行认识肤浅,死记硬背的结果就是无法融会贯通地吸收会计知识。。教学方法满堂灌的现象基本没有改变,学生的思想被教学中统一的大纲要求给限制住了。与此同时,学校在充当教练员的时候还充当了裁判员:自己制定的教学提纲,自己决定考试的内容。

(四)实践教学和理论相脱节

会计教育中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有近90%的学生认为,在学校学习了很多的财会类专业的理论知识,但会运用的却少之又少,很大一部分的人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所学到的会计知识。直接体现为刚毕业的财会学生日常业务处理能力的薄弱。

一是会计处理能力。由于在校学的基本上是书面上的理论上的知识,一到实际工作中遇到具体事项,就会觉得无从下手。

二是涉税能力。比如高效会计人才几乎都有学习税法,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难以适应做到及时报税和合理避税的要求。

三是有关凭证和报销问题。刚毕业的大学生对于合法凭证的识别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如对于哪些报销事项需要哪类哪段时间的发票是可以报销的,又如费用报销,哪些是可以报销的哪些不可以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四是办公自动化处理能力。办公自动化系列课程对会计人才步入社会后非常实用。比如对财会人员来说,在办公运用所需要的办公软件中,Excel的运用尤为重要的。Excel 2007的功能其实是非常强大的,精通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可以事半功倍,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时力。许多地方高等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没有专门开设办公自动化所需的系列课程。

(五)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师生结构不合理

财会类专业相比其他专业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就更高。据不完全统计,在实际财会工作岗位上工作过的教师不到10%,经常到企业参加财会工作实践的教师不足20%。教学评估带给我们的是一大批的硕士博士,然而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时,甚至有时也不清楚自己在讲些什么。若是学生提出个问题,教师无法解答,试问这样的教师队伍将如何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学生?

合理的教学结构应是控制在小班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掘学生的潜力,更好的全方位的根据每个学生的特色培养不一样的人才。现在很多学校都采用“煮大锅饭”的模式,1个老师教100多位学生的现象已经不罕见了。若上的是基础课程尚且影响不大,毕竟基础课大家都上,对人才的个性培养形成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当这个模式应用在专业课上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想学的学生因听不清楚,向老师提问困难等因素的干扰而学不到,不想学的学生正好可以浑水摸鱼,插科打诨。结果可想而知,会计人才的质量在这一方面会被大打折扣。

(六)考评制度不合理

我国目前在评价学生时,都是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在进行评价时以书面成绩为主导,学校对成绩的考察限于所修课程的分数;学校考察学生都是以期末试卷的卷面成绩为主,加之以平时的出勤率和作业认真态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几乎是不存在,这样的模式对于那些平时不努力学习,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是有好处的,因为他们往往临时抱佛脚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样的评价制度下,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在缺乏实践能力的考核情况下,使不少学生进入“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万事大吉”的思想误区。现有的考核评价制度导致过分强调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评价体系显然与用人单位目标不关联。

二、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与时俱进才是生命力的保障和体现。地方高等院校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面临着的一系列问题亟需改进以提升总体的教学质量。地方高等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型。改进和创新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基本框架如图1。

(一)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基础

我国的企业中比重所占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也就是说,他们提供的工作岗位将远远大于大型企业。因此,我们应该将会计人才的培养重点侧重于向地方中小企业输送人才这一方面。合理的定位培养,更多的传授成为一名中小企业会计人员所必需的相关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也能解决“就业难”的尴尬局面。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培养的会计人才应该是应用型财会人才。所谓应用型财会人才,是指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财会理论知识,熟悉中小企业财会实务,能熟练运用财会信息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高级财会人才。与高职财会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区别,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更应该把自身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核心

整体上说,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思路来制定教学计划,改变长久以来单方面注重专业培养需要和传统的知识传授的做法。改变专业课程设置过细的现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1.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

将基础课程如会计准则,会计基础知识等的侧重点放到传授中,使学生了解并知道其含义。同时减少这类课程的授课时间。然而对于专业的应用课程,应强调其重要性,深化这类课程的掌握并要在熟悉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运用,并相对的增加其课程和相关内容,针对性的讲解,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适当的辅以会计专业相关的课程

现在的企业不仅仅需要会计人才,而更需要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应以会计专业为主,辅之以相关的管理,金融,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眼界,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为进入企业就业做好铺垫,使会计人才不因专业的扩招而面临“失业”的困局。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税法知识的教育,更多的培养学生相关的税法税收等政策方面的知识、信贷、进出口业务知识等。

(三)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保障

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系统知识的教学,而是促使教师使用新的方法,结合高科技教学手段和技术组织教学,大量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喜爱上财会课,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兴趣。更多的提倡和实践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实践教学。

(四)理论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关键

从目前的就业形势分析来看,我国用人单位比较看重会计专业人才是具备下列知识能力:一是接受会计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二是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的基本能力;三是具有一定的创业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四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尤其是要了解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从能力结构分析来看,用人单位主要看重的是会计人才的知识面是否宽,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自学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是否强,综合素质是否高,是否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而这一切的能力都不是单单靠学校里的学习所能锻炼出来的,只能结合实际工作,再不断地完善自己,修正不好的方面,加强历练,使自己的能力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最好能与地方企业形成合作的关系,培养学生应对及时有效的信息的处理方法和动手能力。

(五)加强会计教师的师资力量——条件

由于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关键。首先,教师应加强学习,密切注意会计发展的新动态,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其次,高校任教的教师应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在某种情况下高校本科生还不如那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吃香的很大一个原因是,职业学院的教师大多都有在企业单位里任职,学生的动手能力远远高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形成了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而职业学院的学生一毕业就工作的相反现象。

(六)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比例——配套措施

一百多名学生由一名老师来教授专业课程,可想而知它的教学质量是不会高的。合理的师生比例,将更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好的在课堂上和老师互动,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它,使知识学习更加有效。我们还可以借鉴高校的“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双导师制”这一培养方式是为每位在校生配备二位导师,在大二的时候配备校内导师负责其专业学习,在大三的时候配备校外导师负责其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

(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素质要求

我们应该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会计人才的主要标准。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评价会计人才必须将“德”放在首位,同时以能力和业绩为标准。学历和文凭固然重要,但学历和文凭并不等于才能,也不等于成绩和贡献,我们需要的是对社会、对单位有贡献的人才。所以我们高校培养会计人才的时候更应该注重素质教育。

我们高校应该从现实的需要,在教育思想上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以培养学生“做事”为目标的模式。不仅要让会计人才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学会做事,但最重要的是要督促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会计行业是比较敏感的一个行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往往在我们身边发生,做假账,逃税避税等,都是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足造成的后果。因此我们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的时候要注重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教会他们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须性。

(八)建立合理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辅助制度

每个学校都有其不同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体系安排各有千秋,不能一概而论。改变学校的评价方法,应将学校主导型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出改革:

1.考试方式多样化。将笔试和口试相结合,注重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贯通能力。

2.平时测试和期末测试相结合。改变现行的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方式,多注重平时的测试。

3.考试题型与题目突破传统。传统的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业务题等,这些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识记、理解程度,没有运用的考察。最好能使考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评定。将实践能力融入到考核体系中,更能促进学生对实践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

[本文受温大教改课题(10jg13B)、(09YJJG03)资助。]

[1]冉春芳.关于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探讨[J].财会通讯,2008年,8:83-85

[2]李郁明.地方高校与企业间人才有效对接的实现机制研究[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2009,167-170

[3]危莹,高电玻.高校现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利弊研究[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3:62-64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

猜你喜欢
财会应用型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2017年全国商务财会学术论文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