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新课程实验问题与对策的调研报告

2011-10-10 08:27曾尚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8期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程新课改

■曾尚峰

关于高中新课程实验问题与对策的调研报告

■曾尚峰

2008年秋季,江西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江西师大附中等67所学校定为实验样本校。江西省电化教育馆作为江西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之一,主要是负责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资源建设。为了了解新课程实验实施两年来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情况,做好资源建设工作,自2008年秋季开始,我们开展了不同层次的高中新课改教学调研,通过听课、与教师和学生交流等方式,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本省组织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情况。从调研的反馈情况表明,学校的高中课改工作推进顺利,比较平稳。符合学校对高中课改提出的“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实事求是”的要求。课改实施以来,各学校管理的思路、师生评价体系、课堂内外面貌、师生精神状态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集体备课与反思、校本教研、课堂教学研究正成为许多教师的自觉行为。学生普遍感到新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革也易被接受。在调研过程中,也明显地感觉到新课程改革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与困惑如果不及时澄清与解决,会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与推广。为此,我们就目前高中新课改中反映最突出的5个方面问题作一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以探讨。

课时不够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们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课时不够。按照新课程的要求,36个学时要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如果既要顾及新课程相对较为广博的知识,又要拔高教学要求,那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究其原因,可能是受传统课程设置和教师配置的惯性影响,教师对教学要求心中没底,某些学科课时确实较为紧张。但是,在各学科加课之后,教师们仍然大呼课时不够,每周总课时35节是有限的,任其发展,似乎加再多的课时也无济于事。这必须引起学校认真的思考。的确,新教材各学科内容普遍浅而广,教学要求难以把握,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新课标精神,总结新教材的特点,准确把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新课标特别强调教学的自主选择性。新教材的容量大,恰恰是为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如果用“不放心不教”与“舍不得不教”来左右学校的教学思想,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课时不够。

因此,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教学研究。高中新课改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有效,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研究。研究课程内容,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处理教材时,要求广大教师在课标的框架下,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减,增补、替换、更新有利学习的知识;改动知识呈现方式,调整内容呈现顺序。其次,优化教学设计,改善教学状态。开展教法、学法研究,提高教师选择教法、指导学生学法的能力,提高教师组织课堂探究活动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

评价困扰

江西省2011年高考方案去年底出台,在此之前,学校和教师在不知道高考“深浅”的情况下,有的教师一方面执行新课改要求,一方面却拿老课程来补,有的教师则继续按老一套的标准来实施教学,严重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的确,高考评价的滞后性束缚了许多学校和教师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手脚。从考试科目的设置与组合、考试的内容和模式、难度要求等方面来看,都是基于新课程来制订的,是朝着有利于新课程方向发展的,而且高中新课程要求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比如,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定、学习成果展示等。随着今后学校招生自主权扩大,这些评价要素将会起重要的作用。因此,扎扎实实地回到新课程,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去实施,才是最正确的。

探究活动开展困难

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将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相结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必要的基本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外,还要善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新教材各学科的教学模块里面都设计了探究式、拓展式、合作式的学习内容,但目前因为教学时间不足,教学资源缺乏,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等原因,有少数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老课程教学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有些只有新课程的形式,却没有新课程的实质。“穿新鞋走老路”者为数不少,未能与新课程的目标达成一致。

因此,应继续着力抓好以校本为主的教师培训工作,构建培训与教研、教学相结合的机制。重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坚持每周组织专题研讨,开展试讲与说课活动,轮流主讲,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开展好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教学活动,并做好听、评课工作;学校制定好教研活动的计划安排,组织好全校性的专项教研活动,组织教师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专题性的研讨,以便提出解决的方案,调研过程中,我们感觉南昌二中、师大附中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各学科备课组经常开展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学校也经常进行公开课、示范课的评比。

教材、教辅问题

对教材编排体系的不适应。一些学科教材的编排方式已经完全改变了原人教版教材的知识体系,而许多教师已适应了原有的教材编排和教学方式,虽然已经过省、市级培训,但在具体落实如教学内容的难度、程度等方面把握上仍显得摇摆不定。校本教研要解决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如,要关注“高三教师现象”,“不放心不讲”和“舍不得不讲”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刚从高三下来执教高一的教师中,造成教学要求混乱、课时紧、负担重、效率低。目前,教师教学依据教材、从本本出发的多,研读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少,也是造成教学难度、程度等方面把握不定的原因之一。

当前,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初、高中衔接问题,由于许多初中不重视非中考主要学科的教学,造成高一学生部分知识缺失;另外,高中教师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和研究初中教材,使教学脱节。初、高中衔接问题还包括教材版本的衔接、教学方式的衔接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衔接。要重视初、高中衔接的问题,加强初高中交流和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课程标准的研读。

新教材与学生的教辅练习不配套已经成为这次课改的一大突出问题。目前,教辅市场上,打着高中新课改的旗帜,各种配套读物琳琅满目,但内容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差甚远。新教材的部分习题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的教学上没有这个难度要求,但习题难度没有降低;有的教材上已经删掉这部分内容,但在练习题中还存在等。这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反复修订,更趋成熟。针对目前教辅资料混乱,练习题不可能一时就配套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学校充分发挥备课组、教研组、骨干教师的作用,精选资料、精选练习。要通过全体教师的

教学资源匮乏

新一轮课程改革,必将使基础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呈现新的内容、新的特征。同时,文字教材的版本也增多,由原来以人教版为主,变为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多版本并存的局面。

因此,学校原有的软件资源就面临逐步淘汰的命运,就需要增添与相关教材配套、符合课改理念的成系列的教学软件。

江西省电化教育馆从2008年秋季开始,重点引进、研制高中新课程实验资源,研制开发了《高中新课程培训》、《高中新课程名特优教师同步说课与示范》、《高中新课程实验》3套系列电教教材,共计132张光盘;组织江西省名校教师摄制《高中新课改网络课堂》9门学科高一电教教材,627节课;组织南昌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拍摄《高中新课程教学示范课》36节;还组织开发了《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生综合评价系统》。下一步我们要加大资源的建设力度,重点做好高中新课程实验——音乐、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资源建设。目前,《高中新课改网络课堂》高二年级的网络课程正在紧张拍摄,同时充分依靠人才的优势,在继续做好基础教育资源整合和集成工作的同时,下大力气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学校高中课改第一阶段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只是上述5个方面。为进一步稳步推进高中新课改,通过改革寻找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建议各学校成立“高中新课改攻关小组”。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如何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如何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江西省电化教育馆)

猜你喜欢
新教材新课程新课改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