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文化与实验
——策划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的几点体会

2011-10-11 07:12
艺术评论 2011年10期
关键词:中国馆双年展批评家

彭 锋

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已开幕近四个月了。中国馆的表现,在国际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海外媒体普遍关注。在6月1日威尼斯双年展媒体开放日这一天,中国馆登上了“新闻观察网”(www.newsobserver.com)的“该日最佳”(The Day’s Best)。[1]在 6月 2日中国馆开幕这一天,中国馆成为“过去24小时最受外媒关注的中国新闻”。[2]随后,中国馆还被评为本届双年展“五个最值得看的展览”之一。[3]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4]、美国的《美国艺术》(Art in America)[5]等主流报刊,都发表了赞扬中国馆的评论。现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卡特(Curtis Carter)和现任国际艺术史协会主席安德森(Jaynie Anderson)都认为,中国馆是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最好的部分。

从本届中国馆的成功举办,可以总结出几个方面的经验。

第一,创意先行。由于威尼斯双年展的宗旨是推崇实验性,再加上中国馆场地条件有限。本届中国馆的展览采取了创意先行的策略。我在策划展览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要找到一个适合中国馆的理念,而不是艺术家和艺术品。在我提交给专家委员会的策划方案第一稿中,除了阐释“弥漫中国味”这个理念之外,我没有提及任何艺术家,也没有提及任何现成的艺术品,我只是根据与理念、场地等因素的关系,构想了五件作品的方案。也许有人对这种理念先行的策展思路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样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但是,回过头来看,这种理念先行的策略是成功的。因为中国馆属于极端的异形展馆,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艺术家为中国馆创作作品。如果不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理念,中国馆中展出的作品就很难形成整体,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中国馆的方案公布不久,就有不少艺术理论家和批评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比如,芝加哥艺术学院著名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詹姆斯·埃尔金斯(James Elkins)就给我写邮件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方案好极了!想法高妙。将感觉、美和尤其是情感感受结合起来,这在当今艺术界中是非常重大的事情。这个方案与当代北美和法国对‘感受理论’的兴趣非常接近。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各种感官、它们之间的联合、它们产生的情感和心绪。”维克森林大学著名当代艺术史家鲁宾(David Lubin)在邮件中写到:“中国馆的方案非常迷人,而且对威尼斯特别合适,我相信威尼斯是西方香水生产的源发地之一。作为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也是欧洲从中国进口香草、香料和药物的首要通道,你所选择的主题,美与味,构思十分巧妙。……所有作品加在一起进行展示,以一系列富有刺激的相互交换的方式,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视觉与非视觉、感觉与观念的存在形式混合起来。我相信作为一个整体,作品将给每一个参观中国馆的观众提供一种光彩夺目的、乃至振奋人心的审美经验。”

第二,因地制宜。威尼斯中国馆由一片草地和一个废弃的油库构成。油库里放满了巨大的油罐,中国馆几乎没有像样的展览空间。油罐还散发着很强的柴油气味,展览环境十分恶劣。威尼斯中国馆被公认为条件最艰苦的展馆。凌乱的空间和腐臭的柴油气味,是中国馆的两道难题。

为了解决场馆的难题,我选择用“弥漫”作为中国馆的主题,用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气味作为弥漫的载体。气味的弥漫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可以将凌乱的空间组织成为整体。同时,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气味,可以掩盖腐臭的柴油味,避免观众在看作品时会因为柴油气味而感到胸闷。在展览方案公布不久,美国著名批评家理查德·维恩(Richard Vine)就在《美国艺术》上发表文章指出,“这种策略也很好地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中国馆位于军械库最后一个黑暗的工业空间,里面有一排排生锈的曾经用来储油的大桶,有时候也被称作油库,它还残留较弱但诡怪的石油气味,有时候还混合威尼斯夏天水沟里发出的腐臭气味。对于这些令人难堪的条件,彭锋的方案从视觉和嗅觉上给出了机敏的回应。”[6]

从空间利用的角度来看,原弓的《空香》和杨茂源的《器》尤其成功。原弓的《空香》装置,将24台功率超强的超声波加湿器隐藏在油罐顶上,可以说没有占用任何展示空间。杨茂源的《器》将大大小小五千多个小陶罐摆放在被油罐切分开来的小空间里,一方面利用了根本就无法用作展览的空间,另一面将整个中国馆联系成了一个整体。

从解决柴油气味的问题上来看,馆内的四件作品都做了较好的贡献。原弓作品中散发出来的檀香,杨茂源作品中散发出来的风油精气味,梁远苇作品中散发出来的白酒气味,潘公凯作品中散发出来的荷花香水气味,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馆内柴油气味给人造成的不适感。中国馆对场馆的利用,得到了批评家的高度赞扬。在看完展览之后,英国著名批评家杰夫里斯(Tom Jeffreys)发表文章指出,“对于整个威尼斯双年展来说,一个最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是,许多艺术家对于在威尼斯做展览所遭遇的独特的挑战和时机都漠不关心。在军械库里,唯一真正充分利用令人惊异的旧兵工厂的,是中国馆。以弥漫为主题的展览,不仅获得了绝对的成功,而且运用干冰创造出了一种令人振奋的感觉,梁远苇的作品将技术和荒谬适当地融合在一起,杨茂源的小陶罐装置与建筑中怪异的、充满陈年老铁的通道形成辉煌的对照。”[7]

不过,与解决空间问题相比,在解决柴油气味问题上还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首先,由于馆内的柴油气味不可能消除,中国馆的作品的气味不可避免地受到干扰。有时候作品的气味盖过了柴油气味,有时候柴油气味盖过了作品的气味。其次,威尼斯双年展展期长达半年,中国馆某些作品的气味很难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展期的推移,中国馆的作品的气味会逐渐减弱。第三,我们选取的绿茶、白酒、中药、熏香、荷花等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特征的气味,本身比较文弱,要求相对洁净的环境,在充满柴油气味的油库中它们的魅力不容易体现出来。因此,有不少观众因为在中国馆没有闻到明显的中国香而感到遗憾。维恩在他的文章中就指出,“今年的展览,北京大学美学教授彭锋带来了五位艺术家创作的装置。每件作品按理都得带有一种香味。遗憾的是,这些香味通常微弱得不容易察觉。”[8]我们最终没有能够将油库的气味彻底改变过来,这不能不说是最大的遗憾。

第三,文化后盾。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用了不少中国文化概念,比如五味、羊大为美、柔弱胜刚强等等。由于有这些概念作为后盾,中国馆的展览显得与众不同。维恩在评价中国馆方案时就指出,“彭锋提出了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策划案,有意要给国际观众介绍难以捉摸的‘中国性’概念。他的‘弥漫中国味’的展览,将展出五位艺术家的装置作品,每件作品散发的气味都与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相关联。”[9]著名美学家舒斯特曼在一篇对我的访谈中,也着重谈到中国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0]维恩甚至认为,有些观众会在中国馆的展览中感觉到“有一种民族主义复活的暗示”,从而感到不太舒服。[11]不过,维恩承认,中国馆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达上是非常成功的,他对中国馆的展览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解读,在众多外国批评家中是比较深入和中肯的。他说:“今年中国馆中最令人难忘的作品是那件最不具体的作品。原弓的干冰雾,在草地上定期升起同时充满展馆内部,让人想起传统山水画的充满雾霭的空间;而且它也让人想起那种微妙、柔韧、直至无所不包的弥漫性,凭借这种弥漫性,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吸收了众多自称为它的征服者。”[12]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并不矛盾。不仅如此,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文化引入当代艺术,可以让后者变得更有内涵。

第四,大胆实验。尽管我们用了一些传统文化的观念和材料,但是我们并没有简单地挪用传统文化符号,而是将它们彻底地当代化了。中国馆这次展出的作品都是大型装置,与传统艺术样式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不仅如此,与当代装置相比,中国馆中展出的作品显得更为前卫。首先,中国馆的作品在挑战习惯的“艺术品”概念。这五件作品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作品,因为它们的边界都不确定。以原弓的《空香》为例,真正的作品是时隐时现的雾,它们根本就没有固定的边界,我们甚至很难说它是严格意义上的装置。由于中国馆的作品很难归入以往的作品类别,因此中国馆的作品是很难被收藏的。我在构思中国馆的理念时,就有意识地注入了反对艺术商业化的内容。我希望中国馆的作品如同有时间性的生命,在威尼斯诞生、成长并死亡。中国馆的作品最终在威尼斯消失,而不是进入美术馆或者流入藏家手中。其次,中国馆的作品在挑战视觉艺术的极限。由于不断的实验和挑战,视觉艺术的可能性几乎被穷尽。通过与观念的结合,与听觉的结合,视觉艺术开辟出新的领域。但是,中国馆的作品将视觉艺术的领域扩大到了全部感觉领域,不仅包含视觉、听觉在内,而且容纳了嗅觉、味觉和触觉。许多批评家都注意到,中国馆的作品旨在唤起观众多重感官感受。比如,英国著名批评家斯宾塞(Rachel Spence)指出:“面对军械库中最有启发性然而又是最有挑战性的空间——一个巨大的老旧的仓库,排满了十分难看的油桶,中国艺术家五人组,以一个变幻莫测的、多重感官感受的、诗篇一般的展览来进行回应。”[13]

更重要的是,中国馆的作品一方面能够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批评家侯赛因(Takir Hossain)就指出:“中国馆的作品显得柔软而精妙。绝大部分作品都富有技术含量。”[14]通过与高科技的结合,通过大胆的实验,中国馆的作品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不再是某种过去的东西,而是与当代文化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处境以及她的生命力。

注释:

[1] http://www.newsobserver.com/2011/06/02/1242240/the-days-best-060111.html

[2] http://dongxi.net/b077F/print

[3] Http://www.spoonfed.co.uk/spooners/tom-699/venice-biennale-5-to-see-5327/

[4] http://www.ft.com/cms/s/2/58f2a33c-8d56-11e0-bf23-00144feab49a.html#ixzz1PxJrZ1Mh

[5] http://www.artinamericamagazine.com/news-opinion/the-market/2011-06-15/china-venice-biennale/print/

[6] Richard Vine,“Venice Welcomes a Chinese Pavilion for the Nose,”http://www.artinamericamagazine.com/news-opinion/news/2011-03-25/chinese-pavilion-venice-biennale/print/

[7] Http://www.spoonfed.co.uk/spooners/tom-699/venice-biennale-5-to-see-5327/

[8] Richard Vine,“Chinese New Normal in Venice,” http://www.artinamericamagazine.com/news-opinion/the-market/2011-06-15/china-venice-biennale/print/

[9] Richard Vine,“Venice Welcomes a Chinese Pavilion for the Nose,”http://www.artinamericamagazine.com/news-opinion/news/2011-03-25/chinese-pavilion-venice-biennale/print/

[10]Richard Shusterman,“China Pavilion,” Artpress Supplement Venise 2011, p. 25.

[11]Richard Vine,“Chinese New Normal in Venice,” http://www.artinamericamagazine.com/news-opinion/the-market/2011-06-15/china-venice-biennale/print/

[12]需要纠正的是,原弓的作品不是干冰雾,而是水化雾。Richard Vine,“Chinese New Normal in Venice,”http://www.artinamericamagazine.com/news-opinion/the-market/2011-06-15/china-venice-biennale/print/

[13]Rachel Spence, “Chinese Pavilion,” http://www.ft.com/cms/s/2/58f2a33c-8d56-11e0-bf23-00144feab49a.html#ixzz1PxJrZ1Mh

[14]Takir Hossain, “Diversity, Reality and Interconnectivity,” http://thedailystar.net/newDesign/news-details.php?nid=189681

猜你喜欢
中国馆双年展批评家
雅集兴答
——第六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开幕式现场)
新锐批评家
今日批评家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世博会中国馆昨日竣工
小八腊子游中国馆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亮相
海宝带你游世博(一)中国馆、香港馆、澳门馆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