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碳经济下新疆风电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1-10-17 01:15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6期
关键词:风能风电电网

刘 彪

新疆风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 830000

关于低碳经济下新疆风电产业发展的思考

刘 彪

新疆风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 830000

本文以低碳经济为视角,分析了新疆风电产业发展的现状、发展机遇和有待于解决的问题,针对新疆风电产业的发展特点,从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利用税收政策引导、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新疆风电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低碳经济;新疆;风电产业

全球气候变暖、经济危机以及能源安全等问题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各国都加强了对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研究,世界范围内正发生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

1 低碳经济的内涵与风电

1.1 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内涵

低碳经济是在2003年2月2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降低煤炭石油等能耗,减少温室气体等污染物的排放,建立新的能源结构,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

1.2 发展新能源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其发展转换规律是从高碳到低碳。由于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及伴随传统能源消耗经济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污染、效率低效问题的根本对策,也是解决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的重要措施。2005年2月颁布,2006年1月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中指出,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认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1.3 风电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新能源

据专家统计,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只够人类用44年,天然气够用62年,煤炭230年。而地球上的风能却大于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能量的总和,也大大超过水流能量。国际能源机构统计,地球上风能资源约为每年200万亿千瓦,是地球水能的十倍。仅用1%的地面风力就能满足全世界对能源的需要。风能可以减弱工业化社会对矿物燃料的消费依赖,风力发电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污染小,技术成熟,单机容量大,建设周期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能源,风力发电的优越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

我国具有广阔的草原和漫长的海岸线,风能资源非常丰富,风能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据估算,陆地资源——离地面10米高度,技术可开发量2.97亿千瓦,年发电量6000亿千瓦时;近海资源——水深不超过25米的近海区域,风能储量10亿千瓦,年发电量24000亿千瓦时。据预测,在2020年之后,我国风电将超过核电成为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在2050年超过水电,成为第二大主力发电电源。风力发电已经成为最具有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成熟技术和新兴产业,具有成为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潜力[2]。

2 新疆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2.1 新疆风能资源分布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面积160万Km2,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特点。横亘东西的天山,对北方来的冷空气起到屏障作用,形成南、北疆两大气候区。由于新疆处于中纬度地区,冷峰和低压槽过境较多,加大了南北向或东西向的气压差。在气流畅通的谷口和山口地区风速增强,风能资源丰富,极具开发价值,形成了9大风能丰富区:达坂城谷地风区、吐鲁番西部风区、百里风区、哈密南北戈壁风区、准噶尔西部风区、额尔齐斯河西部风区、阿拉山口风区和罗布泊风区。全疆年风能蕴藏量达9.57亿千瓦,技术开发量2.34亿千瓦,可开发风电场面积12.6万Km2,风能储量占全国第二,风能品质位居全国首位,且九大风区多处于戈壁上, 地形平坦, 建场条件优越。

2.2 新疆风电发展现状

自新疆1986年从丹麦引进第一台风力发电机组,1989年完成了达坂城风电一场建设并入网发电,这是全国规模开发风能最早的实验场,无论是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均居全国第一。1994达坂城风电二场投运,成为中国第一家装机突破1万千瓦,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由于起步早,2005年之前,新疆风电装机规模一直居全国前三强。自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后,新疆风电产业进入大规模提速阶段,但受上网难、立项难等原因影响,风电装机增长相对缓慢,在全国排名迅速下降。2009年,新疆风电装机容量100.26万千瓦,仅占全国装机的3.89%,退居全国第9位[3]。

3 新疆风电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3.1 国家政策助推新疆风电产业发展

根据2010年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草案显示,在新能源产业的各行业中,风电是未来的发展重点,2020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5亿千瓦。根据规划我国将在甘肃、新疆、河北、吉林、内蒙古、江苏六个省区打造了7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规划总装机容量为3565万千瓦;新疆哈密规划2000万千瓦;内蒙古规划建设5000万千瓦;河北规划建设1000万千瓦;江苏规划建设1000万千瓦;吉林规划建设2300万千瓦。按照既定计划,该规划将在2011年5月底正式出台,该规划的出台将有力助推新疆风电产业发展。

3.2 电网建设为新疆风电发展奠定基础

多年来,新疆电网孤立运行是新疆风电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风电接入电网外送是风电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前提。2010年11月3日,新疆与西北750千伏电网联网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新疆孤网运行历史的结束,疆电东送具备了条件。此外,“十二五”期间将开工建设两条±800千伏的特高压线路,计划2012年建成哈密至郑州线路,2015年建成准东至重庆的线路。远期规划“十三五”期间建成哈密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线路,准东至江西的±1000千伏线路;伊犁至四川的±1000千伏线路,外送能力可达4450万千瓦。新疆电网建设的迅速发展为新疆大型风电基地建设,风电大规模输出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把新疆优势的风能资源开发出来,参与全国的资源配置。

3.3 经济发展带动电力市场的需求

表1 2000-2009年新疆风电装机总量变化

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保持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能源需求与日俱增,能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电网总计电力缺口约3亿千瓦,为正在快速发展壮大的新疆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区外市场。此外,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决定举全国之力支援和推动新疆实现大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新疆跨越式发展正在有力推进新疆工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风电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区内电力需求市场。

3.4 二十年历程为新疆风电产业发展积累了技术、人才优势

新疆从八十年代中期在国内较早开始风力发电研究,率先引进国外先进风电技术,建成国内首家商业运行的风电场。经过20余年发展,培养并向全国输送了第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风电技术与管理人才。建成了以“金风科技”为龙头的大型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风电场建设运营、大型风机设备制造、风电场工程设计、风电场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以及风电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较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集中表现在龙头企业的形成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国家大型风电基地措施的有力推动下,以“金风科技”为核心的风电产业链逐步形成与扩展,这是其他省区非常希望得到而短期内难以形成的优势。

4 新疆风电产业发展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4.1 风电出力波动

风速在自然界具有随机性,机组的出力也将随时波动。虽然由多台机组在一个地区组成风电场的出力能够平滑一部分的波动,但是一小时到另一小时的波动仍然可能十分剧烈,这种情况有可能显著地影响电网的运行。

4.2 风电上网规模受到限制

风电并网难主要是电网消纳风电能力的问题。我国电网发展一直以来落后于电源发展,电网稳定水平不高,存在卡脖子问题。新疆风能资源丰富地区绝大部分处于电网末梢。虽然新疆电网已经与西北电网联网,电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全区的电网建设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为了输送风电需要大规模建设电网,加强电网构架和电网改造,增强电网的输送能力。而电网改造规模大、投资高,增加了电网建设的压力。多方面因素使得风电上网规模始终限制在2%~4%,大大限制了新疆风电产业的发展[4]。

4.3 风电项目立项、融资难

风电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所涉及的项目无一例外都是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的项目。由于风电产业具有投资回收期长、资金投入大的特性,产业自身也有一定内生风险,资源风险、电网关系等风险,开发成本高于常规能源。电力部门对新的风电场建设持谨慎的态度,新的风电场建设要经过电力部门的严格审批,同时也造成风电项目融资出现困难,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新疆风电产业的发展。

4.4 风电产业创新领先优势受到威胁

近几年受国内外风电产业发展的强力拉动,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进驻中国风电开发、制造和服务领域,已构成对新疆国产化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严峻挑战。特别在近几年,由于新疆风电产业缓慢推进和发展,使得新疆风电产业十几年来在风机设计、研制运行和管理方面的一大批专业化技术人才流失区外。风电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失使新疆风电产业创新领先优势受到威胁。

5 推进新疆风电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随着近年来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的风电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重视,新疆的风电产业也迎来新的发展高潮,为了推进新疆风电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工作:

(1)应加大对风电产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选择对新疆风电产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科研课题,给予立项支持。如:风电场发电量预测预报技术、风电并网技术及其影响、风电储能技术、风电场运行维护与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风电与其他电源方式多能互补系统研究等。

(2)拓宽风电产业发展融资渠道。一是在自治区财政预算中应增设相应的风电产业预算支出项目,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风电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推广。二是抓住中央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新疆设立分支机构的良好机遇,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风电产业。三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以上市融资或吸引其他上市公司参股投资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四是鼓励利用各类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3)政府建立可再生能源专项基金对风电进行调剂补贴。支持风力资源丰富地区优先发展风电产业,这就解决了我区风电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意味着有风资源的地区可以利用当地风资源获得较多的财政收入,同时还可以拉动当地工业发展,解决就业问题。

(4)合理确定风电上网电价。建议本着有利于电网、风电共同发展和互惠互利的原则,组织有关方面专家重新论证风电成本和确定上网电价。风电上网电价可高于国家规定的标杆电价,超出标杆电价的部分由政府以适当渠道给予补贴。

(5)利用税收政策引导风电产业发展。合理的税收政策,是引导和推动风电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税收通过作用于产品价格、对能源的需求及消费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通过税收激励政策对风电项目投资产生积极作用。可以对风电产业相关的企业给予不同额度的税收减免,对高耗能产品征收较高的所得税,对风电产业相关企业从事的节能、环保项目和专用设备投资以及生产节能产品服务的技术转让承包、技术咨询服务所取得技术性服务收入等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限制高污染、高能耗及资源性产品的生产,通过对再生能源使用给予免税方式,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5]。

(6)积极推进风电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依托地缘优势,积极推进科研院所与风电企业间的战略联盟的建立。在长期参与新疆风电建设的高校,如: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培育发展风电相关专业,为新疆乃至全国的风电产业发展培养中高级专业人才,为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结语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要求,国家能源战略重点逐步转向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新疆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抓住国家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风电产业,以便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寻求稳定的立足之地。

[1]黄黎黎,安映萱.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思考[J].科技广场.2010,(2)13-16

[2]迟远英.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

[3]麻桂梅.新疆风电产业发展趋势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9):205-207

[4]张启曾,赵生成,严江斌等.对保持新疆风电产业发展优势的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6,17(4):55-56

[5]王若冰. 新疆能源产业发展的低碳模式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2):4-5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6.003

刘彪(1980-),男,汉,新疆玛纳斯县人,助工,主要从事风电理论研究与设计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风能风电电网
穿越电网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神奇的风能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重齿风电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