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重点突破 加快转型跨越
——沿河加快富民兴县步伐

2011-10-21 04:42张翊皓
当代贵州 2011年32期
关键词:沿河乌江工程

■ 文/张翊皓

推进重点突破 加快转型跨越
——沿河加快富民兴县步伐

■ 文/张翊皓

沿河自治县以融入成渝经济区为取向,以“城乡统筹、脱贫致富”为目标,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

沿河自治县以建设“一园五区”为载体,着力培育骨干工业,推进工业率先突破。图为作者(前左二)在该县山峡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生产厂房调研。(罗福成/摄)

五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解放思想不争论,改革创新促发展;坚持民生为本不懈怠,突出重点抓发展;坚持团结一致不折腾,真抓实干谋发展。全县上下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提速赶超的良好态势。

坚持基础先行全面改善发展条件

沿河县“十二五”规划列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8个,总投资近500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沿河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坚持实施大项目、大投资、大建设不动摇,紧紧抓住今后五年中央和省、地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长远的基础保障。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对外出口大通道。启动建设沿河至德江、沿河至酉阳高速公路,立项建设沿河至秀山高速公路和昭通至黔江、兴义至黔江铁路沿河段。抓好乌江航道整治,加强渡口码头建设,提高乌江航运能力,使乌江真正成为“黄金水道”。抓好326国道提级改造,力争建设县城至塘坝二级公路、县城至谯家一级公路,加快通乡、通村油路和汽车站场建设,力争五年内建成高速公路70公里,乡乡通等级公路,7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村村通客运车辆,不断提高交通引领发展的能力。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加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推进甘溪水库、邓家溪水库、岩门口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电站库区水源提水蓄能工程、长距离管道输水工程、产业配套小型水源工程,因地制宜建设雨水集蓄利用水利设施。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为契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力度,实施渠系配套改造工程,基本解决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推进重点山洪沟和洼地排涝治理。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性缺水和人饮安全问题,县城及每个乡镇建成1个备用水源,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围绕建设能源输出重点县目标,加快推进沙沱水电站建设,抓好白泥河、洪渡河等水电站建设,大力争取实施太阳能和风能联合发电项目、低热值材料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加快建设官舟220千伏及沙子、淇滩、谯家、洪渡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积极推进农村联户沼气工程、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和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不断提高用电保障率和供电可靠性。

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打造乌江绿色生态屏障。大力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城乡绿化工程,加快推进城镇公共绿地和交通沿线绿化带建设,建成县城森林公园,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大力发展油茶、核桃、竹产业,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加强乌江流域污染物治理,力争五年内建成2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

加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乡信息化水平。加快“数字沿河”建设步伐,加强电信、移动、广电等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实现城乡全程、全网、双向互动,不断提高农村信息网络覆盖率。

突破重点产业加快富民兴县步伐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同步推进,实现园区与城镇融合、农业与工业互动,统筹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以建设“一园五区”为载体,着力培育骨干工业,推进工业率先突破。加快建设“一园五区”,推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向园区集中,积极引导制造业、化工业、建材业、加工业和生物制药入园发展,扩大园区企业集群规模,提高产业聚集度,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上下游产业配套,集群式发展的格局,使工业园区成为工业率先突破的载体和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平台。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工业园区产值突破30亿元,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围绕“乌江物流港口门户城市”的定位,着力建设“1+3”城镇群,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按照“东拓、南扩、西上、北移”的思路,以建设县城至沙子隧道、乌江三桥和高速公路为纽带,抓好县城第三轮修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县城规模,实现县城扩容到40平方公里。县城以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为重点,突出现代建筑和民族风格,大力发展物流、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建设适宜人居、商贸活跃、彰显特色、文明安全的“乌江物流港口门户城市”;官舟、洪渡、谯家结合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实现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其他各乡镇根据自身优势,逐步建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小城镇,提高城镇承载能力。完善 “四馆三场两中心一剧院”建设、燃气管道建设及其他市政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品位。

以建设存栏120万只山羊大县为重点,着力打造“四大品牌”,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集中力量打造生态畜牧业、生态茶叶、生态果蔬药和生态烤烟四大农业产业品牌。抓住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机遇,抓好“沿河山羊”本品种选育,大力发展种草养羊,新建人工草场15万亩,新增规模养殖小区100个,实施大户带动,确保山羊存栏实现120万只以上。抓好沙子空心李、谯家核桃产业基地建设,新建经果林基地40万亩。新建生态茶园5万亩、商品蔬菜基地10万亩、药材基地5万亩,建成黄土、新景、谯家3个国家级烟叶基地单元,年均种植烤烟5万亩以上。

建成后的乌江沙沱电站将为沿河经济跨越腾飞输送源源动力。(罗福成/摄)

“三化”快速推进,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重点打造“长江山峡—麻阳河—乌江画廊—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梵净山—凤凰古城、长江山峡—麻阳河—乌江画廊—遵义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精品线路。充分挖掘整理乌江文化、土家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力争打造一批精品文艺节目,赋予旅游更多的文化内涵。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市场化运作,到2016年努力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以上,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经济水平增强发展动力

越是贫穷,改革的潜力越大,越是困难,越要破冰前行,以改革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以开放发挥后发优势,借力跨越、借势崛起。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重点解决环境不优、用地紧缺、资金困难等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土地管理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小额贷款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促进银企合作。

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加大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京津冀鲁等地区的联系,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全面提升外资、外贸层次和水平,发展对外出口贸易。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收购储备,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用地保证,提高项目落地率和客商满意度。

未来几年,是沿河县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冲刺的关键时期。审视县情,随着区位优势的凸显、支柱产业的形成、创业激情的迸发,必将为我们攻坚克难、乘势跨越奠定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在应对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克服困难中坚定必胜信心,就一定能够推动沿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作者系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戴 聪)

猜你喜欢
沿河乌江工程
又见乌江
九九歌
自刎乌江(二)
自刎乌江(一)
沿河自治县组织退休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调研“两会一节”重点项目建设
乌江,乌江
子午工程
九九歌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