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世行,大可作为
——贵州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推动发展纪实

2011-10-21 04:42张玲玉
当代贵州 2011年9期
关键词:世行世界银行贵阳市

■ 文/本刊记者 张玲玉

借力世行,大可作为
——贵州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推动发展纪实

■ 文/本刊记者 张玲玉

在采访中,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提到在贵州见到的四个年轻人。“他们通过世界银行的贷款支持,做自己想做的软件公司,才刚刚毕业四年的他们已经雇佣了50个员工。”这只是件小事,却令佐利克对世行贷款贵州的项目信心十足。

2010年9月,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来贵州考察。

三天的考察之后,世行代表团对世行贷款交通项目贵阳机场路做出了如斯评价——“机场路是世界银行贷款中国项目的典范”。

机场路:一条路的N个标签

2009年的最后一天,贵阳机场路建成通车。从2008年1月立项开始,这条路就不断创造奇迹,拥有了四个荣誉“标签”。

——这是贵州省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交通项目。

为获得此项目,贵阳市世界银行贷款交通项目办公室(以下简称世行办)进行了长达3年的筹备。其间,经过了世界银行的鉴别、准备、评估、谈判和签约程序,完成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移民安置行动计划、地质灾害评估、安全预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文物调查等方面的专题报告,并按照世界银行采购程序,规范组织项目施工招投标工作等。

机场路立项建设的几年,亦是世行办摸索实践的几年。从项目实施开始,世行办就安排设计、采购、项目管理等累计培训50余期,培训技术人员和交通局局长100多人次。通过几年努力,已形成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不断在世行项目运行程序和国内工作程序上寻找结合点。

贵阳市机场路的建设,为贵州省使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贵阳市油小线工程建设指挥部供图)

世行办主任张祥说,“世界银行贷款首批贵阳交通项目实施以来,不仅拓宽了贵阳交通发展的融资渠道,加快了城乡路网建设步伐,还引入了先进的理念、管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贵阳交通发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同时培养了一批熟悉国际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对贵阳交通的创新与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

世行代表团团长司凯强表示,贵阳市与世行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将继续保持下去。

——提前3年通车,创造了贵阳城市道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3800多名参建员工倒排工期,24小时轮班作业,迎严寒、斗酷暑、抢晴天、战雨天,攻坚克难,战胜了城市道路施工“天上电线纵横,地下管网密布,地面车水马龙”和隧道掘进遭“溶洞群”拦路等困难,终于实现了机场路2009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目标,比世行要求2012年建成通车提早3年。

在审核报告中这样写道:机场路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工程优良率85%以上,未发生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坚持文明施工、环境达标,投资控制合理。机场路以其建设工期之短,速度之快,被贵阳人民赞为贵阳城市道路建设的首创。

——兼具交通运输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是代表贵阳城市发展水平的标志性道路。

机场路按照“生态之廊、华彩之道”的设计理念,整体景观高水平、高标准建设,体现了城市品位高、形象高、风貌高的要求。

贵阳市机场路是一条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新干线。因为这条路,老城区与东部新城区实现无缝对接,使之成为贵阳未来发展可以倚重的新空间;龙洞堡国际机场、火车货运东站、二戈寨货运中心及贵阳火车站由此串成一体,“多彩贵州城”、“临空经济圈”呼之欲出;东出口的交通瓶颈将大大缓解,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机场路因此被誉为“开启东大门的金钥匙”。

——这是一条“廉政路”,被誉为“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预防腐败工作的典范性案例”。

机场路工程实际总投资为15.3亿元。在项目启动前,指挥部就提出要把机场路建成一条“廉政路”。2008年6月,“南明区驻油小线工程建设指挥部预防违纪违法职务犯罪工作室”成立,工作室人员由贵阳市交通局、南明区和指挥部多方选派组成,工作室在指挥部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地点,工作室人员每月定时定点到工程一线开展工作,对工程招标、评标、征地拆迁、管线迁改、财务管理、物资采购等提供服务,防范违纪违法腐败行为产生。

世行代表、工程专家张文来表示,“油小线”工程有关部门提出的“监督要到位,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的定位准确,称赞该工程防腐工作是“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预防腐败工作的一个典范性案例”。其相关经验材料已被翻译成英文并被世界银行总部传阅存档。

世行贷款的贵州视线

2010年9月9日,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第四次访华,这次是为了庆祝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30周年纪念。

《中国周刊》记者以这样的笔调描述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合作之初:“30年前的1980年,邓小平对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的麦克纳马拉说:‘我们很穷,我们同世界失去了联系,需要世界银行帮我们赶上去。’”

30年来,中国引进世行贷款承诺额累计超过478亿美元,贷款规模在世行成员国中位居前列,支持建设了326个项目,覆盖我国几乎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庆祝仪式之后,佐利克一行来到贵州考察世行贷款支持的贵州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发展项目、交通项目和小流域治理项目。

其中,贵州省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是世界银行贷款在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以旅游为载体的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项目。项目实施地为安顺市、黔东南州、黔西南州的17个县(市)19个少数民族村寨、4个古镇、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地质公园,及省旅游局、贵州师范大学等22个子项目。世行此举旨在“更好地保护当地自然和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发展旅游,增加当地民众收入,脱离贫困,同时推动包括少数民族的社区可持续发展。”

根据《贷款协定》,世行向贵州省提供期限为30年的6000万美元贷款,加上国内配套资金,总投资约5.5亿元人民币。这是贵州省旅游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发轫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资金,也是“十一五”期间贵州旅游的最大一笔投资。

2010年,亦是贵州与世界银行合作27周年。

截至目前,世行与贵州已签约实施的项目有23个,贷款签约额约4.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96亿元,各项目累计使用贷款约3.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19亿元。项目涉及卫生、交通、工业、农业、磷业、教育、环保、技术援助等领域。为贵州当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是贵州省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之一。自1982年以来,贵州省在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其他有关部委的支持和帮助下,相继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以及各国政府在项目贷款、技术援助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引进了资金、设备和技术。

贵州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基础较差,资金的自我积累能力弱,需要动员和利用各方面资金投入经济和社会建设。扩大开放促开发,开发资源促发展,这是贵州省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世行贷款利率低、期限长、数量大,是世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扶持性贷款。”据世行办财务负责人吴家慧介绍说,以机场路为例,世行贷款6000万美元,贷款期限17年,贷款利率只有1%左右。

专家这样评价世行贷款机场路之于贵州的启示意义:利用国外优惠贷款,特别是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弥补贵州省交通基础建设的资金不足,是一条可行的途径。但这类贷款往往程序严密,手续繁琐,我们的常规工作机制难以适应。今天,贵阳市机场路的快速高效建设,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实施世行贷款交通项目的典范,为我们使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这些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深化改革、对外开放作为全省经济建设的一大战略任务,鼓励大力引进外资。世行贷款即是贵州省利用外资的重点之一。争取利用更多的世行贷款,加速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在贵州上下已经形成共识。

佐利克表示,世界银行将进一步加大对贵州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在环保、减贫、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等领域,采取更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

2010年12月,贵阳世行办再次申请第二批世界银行贷款贵阳交通建设项目,已获贵州省发改委的批准。这批规模为1.5亿美元的贷款将全部用于贵阳市各区(市、县)农村公路网络及通村公路的建设。

对于贵州与世行来说,这一切昭示着:合作在加深,发展在加速。开放、发展、合作、共赢……正朝着大家希望的方向前进。

(编辑/张玲玉)

猜你喜欢
世行世界银行贵阳市
Couple's dance helps lift spirits of millions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关于贵阳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的探讨
世行行长连任遭工会阻挠
世界银行拟在中国银行间债市发行20亿SDR计价债券
世界银行下调2015年全球GDP预期
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