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换届,用行动承诺
——贞丰县“一事一议”项目助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011-10-21 04:42黄科祥潘庆忠
当代贵州 2011年9期
关键词:一事村支书村主任

■ 文/图 黄科祥 潘庆忠

村级换届,用行动承诺
——贞丰县“一事一议”项目助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文/图 黄科祥 潘庆忠

“我想当村干部,但群众没有选我,因为我没有很好地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这是贞丰县一位刚落选的原村支书的话。

说完这句话,老支书的眼角明显湿润了。

北盘江畔的贞丰县是一个既不沿边也不沿海,少数民族聚居的穷困县。2010年以来,县委以村级换届为契机,抓基层、打基础,进一步选好村“两委”班子,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第八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期间,该县创造性地在一部分村试行“公推直选”村支部书记和“海选”村委会主任,各候选人把以“一事一议”项目促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的竞选演讲、履职承诺作为争取支持、赢得选票的重要竞选策略。

“一事一议”:只有做出让群众信服的事,他们才会选你

“今天,我有幸当上村党支部书记,首先得感谢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我们村很穷,基础差、底子薄,把村里经济搞上去,让村子里的人过上好生活,这就是我的履职承诺。当选后,我将带领大家以“一事一议”项目为契机,抓好全村通村通组串户路、灌溉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扶贫开发为契机,发展特色产业让大家增收致富;以民居改造为契机,推进新农村建设,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去年12月,黔西南州贞丰县白层镇那郎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上,村支部书记候选人余帮洪作了这样激情洋溢的演讲。

贞丰县白层镇这内村村支两委以“一事一议”项目为契机,带领群众修建通组公路。

正如在履职承诺中所说的,余帮洪上任后,积极组织实施一、二组通组路的“一事一议”项目,组织党员和懂工程的村民组建“工程突击队”,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长1000米,宽4米,涉及2个村民组96户400多人的通组公路,为该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没有这个‘一事一议’项目,我还不一定能当选为村支书。”平街乡顶岸村原村主任周明涛坦率告诉记者:因为乡财政困难,又没有村级经济积累,群众想发展的愿望强烈,若村“两委”做不出让群众信服的事,老百姓是不会信任你的,因为你不能带领他们发展。

“我原来在村主任职位上组织带领大家投工投劳,修通了四个组5100米的通组公路及进寨硬化路,砸碎了阻碍全村发展的‘障碍石’,为村民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取得了群众的信任,才被‘公推直选’为村支书。这是党员们对我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也包含了对我组织实施‘一事一议’项目的肯定。”

顶岸村的老支书周学良,因在一次运输石料中不幸发生车祸,失去了一只手臂。在“一事一议”项目中,他得知自己被列为“特殊人群”后,仍坚持每天加入项目建设队伍,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发挥了作为一名老支书的余热。在广东务工的村民邓荣文得知村里实施修路项目,主动捐资1000元。

在挽澜乡窑上村,由于地处矿区,经济活跃,矿群矛盾较为突出,乡党委决定在该村试行“海选”村主任职务,由村民自己选他们的“当家人”。

44岁的原村主任杜勇根本没想到村民会再次选他当村主任。因为在调处矿群矛盾中,他得罪了一些胡搅蛮缠的村民;在实施“一事一议”项目的通组路硬化中,他让几户违章占地建房拆房让路……

当选举结果出来后,杜勇几乎掉下了眼泪,他喃喃地说了一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落选干部:含泪让位,遗憾地挥手

“我想当村干部,但群众没有选我,因为我没有很好地带领群众走致富路”。这是笔者采访一位刚刚落选后的原村支书的原话。

说完这句话,这位老支书的眼角明显湿润了。

珉谷镇塔山村由于地处城郊结合部,是一个征地拆迁矛盾突出的“上访村”,是一个集体经济积累较多的“富裕村”,是一个多元经济并存的“大村”,是一个苗族、布依族、汉族杂居的多民族村。在换届中,年纪并不算很大的原村主任同样落选了,忍痛离开了他留恋的岗位,村民自主“海选”产生了另一位德高望众的新主任。

随着县委对村干部报酬的一再提高,已基本达到乡机关事业干部的工资水平,并逐渐将他们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为他们解决离任后的后顾之忧。这些举措极大地刺激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

但是,作为村民,不会在意你是否积极,他们只会在意你在位时曾经为群众做了些什么。只有你做出了一些让群众信服的事,群众才会信任你,选你作为他们的“当家人”。在这次换届中,贞丰县共有68名原村主任、村支书退出村干部岗位,让贤有能力的人,遗憾地向群众挥手。

干部心声:为官一任,留下一些回忆

“‘到乡镇任职为了什么?任职以后干了什么?走后将留下什么?’这句话将伴随着我在乡镇的每一天,它时刻提醒着我。”一位乡镇领导告诉我们,“村级公益事业的实施,给我们这些领导干部搭建了又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平台和机会。”

贞丰县委把“一事一议”项目作为一件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好抓实,由县委书记亲自任领导小组组长,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将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依据。各乡镇党委建立了“包保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抓到底。平街乡把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作为一项“惠民生、促和谐、推发展”的大事来抓,成立了领导小组、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党政主要领导带队深入项目村召开群众大会,逐户做宣传动员工作,村支部按照“三议两监督三公开”(支部议、党员议、群众议;群众监督、组织监督;项目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要求及时向群众公开项目建设内容、筹劳数量、奖补物资数量及使用情况、群众自愿以资代劳的资金收取使用情况等,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整个项目建设全程公开透明,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据县委组织部的负责同志介绍:在村级换届选举过程中,各乡镇将“一事一议”项目促村级公益事业发展的竞选承诺作为村“两委”班子争取群众支持、赢得选票的大胆尝试,增强了村干部工作的信心、提高了威望,又真正达到还政于民,“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干、大家管”,让村民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既选出了让党满意、让群众满意的村干部,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010年,贞丰县共实施“一事一议”项目134个,群众投工投劳234785个,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奖补资金1039.42万元,其中,县级投入433.5万元,整合部门资金417.28万元,惠及13个乡镇74个村136个村民组,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要想办实事,还得靠发展、靠经济支撑。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切实为乡、村两级干部搭建了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平台。

(作者单位:贞丰县委组织部 编辑/张玲玉)

猜你喜欢
一事村支书村主任
何锟宇:择一事 终一生
村支书朋友圈里“带货” 村里“大久保”鲜桃售完
村支书
对《中华通韵》颁行一事的四点浅见
画与理
一只鸡
一只鸡
四位村支书:“我们的‘两山’实践”
仁心村支书德吉央宗
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