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 依旧续写慈善传奇

2011-10-24 06:31胡怀国刘永涛
祖国 2011年16期
关键词:慈善事业大姐南京市

胡怀国 刘永涛

采访汪洁华大姐相约在下午4点,南京御道街60号大院此时已被夕阳洒满了余晖,一眼望去,一幢幢破旧的老式居民楼前,汪大姐早已站在楼道口等我。穿过长长窄窄的楼道,看着大姐步履矫健爬上4楼的时候,一点也看不出她已经是80高龄的老人。

随后,大姐边如数家珍的欣慰地谈起了她的慈善之路,边搬出了一摞摞的奖状和证书,这让我感觉到大姐非常“富有”,这些都是社会对汪大姐几十年如一日从事慈善事业的充分肯定。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您放弃清闲生活不享受,而要一心从事无名无利的慈善事业?

汪洁华:我是一个贫苦家庭出生的孩子,14岁参军,跟随陈毅元帅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在弹雨中倒下的时候,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能活到现在,国家又给我这么好的待遇,比起他们,不知要幸福多少倍,我有什么理由去享受呢?

说到这儿,大姐的话语有些哽咽,眼圈也红了。她接着说:“现在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条件都好了,但是还有很多残疾人们,他们没有工作能力,生活很困难,如果全部依靠国家补助,不仅给国家增加负担,也是杯水车薪,只有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更多的帮助他们。”

记者:那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慈善工作的?

汪洁华: 1995年离休的时候,同事和朋友动员我利用关系做生意,我跟他们说,就是再次工作,也要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决不能违背为人民服务的原则。1996年,南京市成立慈善总会,我听到消息立即就去报名,成为南京慈善总会成立后第一个慈善志愿者。

记者:最初加入慈善总会,成为志愿者,当时做慈善的机制、条件还不成熟,遇到了很多困难吧?

汪洁华:南京市慈善总会成立之初,条件很简陋,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 ,那时候‘慈善二字在大家心里还很陌生,很多人都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还要搞慈善?因此,工作之初受到很多冷嘲热讽,甚至是误解。不过我不在乎这些,我做的是仁爱工作,弘扬的是社会美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将慈善事业做好,一定要让全社会了解、接受慈善事业,从而支持这项事业的发展。

记者:在您开始为慈善事业奔走于各个企业的时候,是怎么让对方从信任您到支持您的呢?

汪洁华:就凭着自己的一双脚,凭着自己的良心呗。无论严寒酷暑,主动上门找那些企业家们。刚开始一些企业家、老板根本不接待,连说上话的机会都没有,我就坐在那儿等,一等就是4、5个小时,一天不行就两天。终于,那些企业家、老板被我的诚心感动了,纷纷解囊相助。我就是要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企业家们,让他们感到他们的援助之手不仅给弱势群体带来温暖,同时,给社会也创造了和谐,也给自己的企业树立了新形象。我无愧于我所做的一切。这么些年来共募得现金总计1800余万元,我没有经手过一分钱。

记者:您做慈善这么多年,也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对您的肯定,这些就没有对您个人的生活带来一些明确具体的改善吗?

汪洁华:我从事慈善工作,从不索取什么,更不要什么回报,就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国家对我的培养,对得起那些长眠于九泉之下的没有看到共和国今天的战友们。我联系企业、老板都用自己家的电话,上门拜访都是步行或者坐公交车,总会给我的补贴,我都坚决不要。后来在总会的一再要求下,我才收下,不过之后都转赠给了希望工程。”说到这,大姐的军人豪迈本色尽显无疑,眼睛也亮了起来。

汪洁华十几年如一日,将自己的余热全部泼洒在慈善事业上,为各慈善团体募得钱物5000多万元,她的先进事迹也曾被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先后被评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慈善大使”、“南京市希望工程特出贡献奖”和“江苏省希望工程帮扶救助行动先进个人”等称号,被社会誉为“金陵慈善大姐”。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大姐南京市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臭大姐,香大姐
十大姐随想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当“大姐”遭遇“打劫”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
南京市
おにのめにもなみだ
“老兵”大姐:程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