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香山密档

2011-10-25 07:11佚名
领导文萃 2011年9期
关键词:北平市李克农西柏坡

□佚名

1949香山密档

□佚名

目标就是香山

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结束,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1949年3月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将定都北平。就是说,要进城了,即将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共中央要搬家了。

这个“家”是个什么规模?上至中央领导下到机关工作人员,涉及到的人数先后就有5000多人,还有大量办公设备、文书档案、后勤器材等,要用近百辆卡车来运输。在短期内将整个队伍迁驻敌情复杂的北平,对中共中央来说是一件相当有难度的事情,警卫怎么安排?防空怎么部署?敌情怎么消除?什么样地方才能同时满足5000多人的工作和吃住呢?

其实,早在1949年年初,毛泽东就已经开始考虑建国和定都的问题,他考虑过好几个城市如西安、南京、哈尔滨等等,但都没有定夺。一天,有一个人和毛泽东谈到这个话题。这次谈话后,毛泽东最终敲定了北平。什么样的人能给毛泽东这么大的决心呢?此人是王稼祥。元旦刚过,时任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的王稼祥来看望毛泽东,二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就这样,北平,这个千年古都,在一次看似不经意的交谈中,恢复了都城的地位。但是进驻北平后,中央机关落脚何处呢?

中共中央当时共有几处备选:颐和园、香山、八大处和新北京。这几个地方主要集中在北平的西郊。1949年1月19日,中央授命直属机关供给部副部长范离和他的同事们,第一次前往北平考察。范离一行到了北平之后,直奔北平的西郊(当时的西郊已经解放),并在西郊开始进行周密的调查。经实地考察,范离发现颐和园是旅游景点,如果作为中共中央办公居住地,就得封园,这不太现实。而八大处和万寿路因为房屋不足,最终也被放弃了。

最后他们把目标锁定在了香山,并向当时的北平市市长叶剑英汇报了。汇报以后,叶剑英就给军委秘书长杨尚昆写了一封信。信上说,“范离、刘达二同志侦察和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地区的选择,以香山为适当,只需牵动一家就可基本解决。”

神秘的“劳动大学”

北平和平解放了,中央迁平工作迫在眉睫,这时范离带着他在北平的调查结果回到了西柏坡,中共中央看了叶剑英的信后,并没有做出最后决定。1949年2月3日,中共中央又派出了一个14人的行动小组再次赶往北平,此行小组肩负着一个重要而绝密的任务,负责此次行动的就是李克农。

2月7日,李克农开始在香山进行全方位的勘察,并对中共中央迁平驻地细节上的规划和设计逐一勘查和落实。李克农在调查中证实了,范离和刘达提到的香山慈幼院确实有一批现成房屋,只要稍加修缮,便可提供给中央机关的5000多人居住和办公。

2月初,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成立了转移委员会,由杨尚昆等人负责。当时,由于处在即将建国的特殊历史时期,香山这块地方,在被确定为中共中央进驻北平的第一站之后,为了保密,对外有另一个说法:“劳动大学”。

把这么重要的党中央驻地叫做“大学”,当然是为了保密,这种做法其实在西柏坡时就有了先例,那时中共中央的驻地被称作“工校”,刘少奇被称为“校长”。单从这一点就看得出来,“劳动大学”这块牌子,对中共中央机关隐身,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保密的作用。

接下来要面临的就是警卫和安全问题,当时的“北平”并不太平,反革命活动,打暗枪、放信号弹、抢劫、盗窃等破坏活动时有发生。

在这样的局势和社会治安状况下,要保卫“劳动大学”的安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承担这么一个重大任务,仅仅靠原来的中央警备团和北平市纠察总队已经远远不能胜任了。1949年2月中旬,上级决定将160师留下改为第207师,由吴烈担任师长,邹衍任政委,负责保卫中共中央机关、保卫毛泽东等领导人,同时还负责北平市的卫戍任务。

经过短暂的培训,3月初,这支秘密警卫部队悄然由河北固安县开进北平。这支警卫队的组建对当时北平的安保工作,无疑是雪中送炭,但这远远不够。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一批批特务分子也分别从华北、西北、东北逃亡到北平,北平敌情形势异常严峻。

眼看距离中共中央迁平的日期越来越近,而此时敌特和间谍组织却还没有肃清,怎么办?1949年3月5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行七届二中全会,就在会议召开后的第3天,又有一支特殊队伍从西柏坡附近的西黄泥村向北平方向进发了。

这支队伍又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这是一支小队伍,只有150个人,队员都是从中央社会部、中央警备团和华北军政大学精心挑选的,1948年11月,他们陆续集中到黄泥村,组建了一支负有特殊使命的便衣队。

队员中有许多长期在根据地从事保卫工作,他们经验丰富,身手不凡,遇事不慌,胆大心细。便衣队经过近10天的建站、学习和实地演练,很快熟悉了新的工作方式,投入到设点、布防、侦破中,对一些重大案件的侦破起了关键的作用。先后破获了9个国民党特务潜伏小组,很多特务头子和特务分子秘密坦白自首,秘密登记。国民党保密局北平站站长徐宗尧,在北平解放前就已经和中共地下党取得了联系:1949年2月,他配合北平市公安局,动员了一大批敌特骨干登记自首,使敌特组织的破坏计划遭到了致命打击,保证了中共中央的顺利迁移。

(摘自《新华澳报》)

猜你喜欢
北平市李克农西柏坡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西柏坡
北平市整顿粪业研究——以1936年为核心的考察
博物馆
李克农三戏侦缉队长
风雨西柏坡行
中共“特工王”李克农与夫人赵瑛的情缘
走进西柏坡
平市两千青工学生参加义务劳动
青年团北平市工委办青年团学校干部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