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新尝试

2011-10-27 07:54叶晓玲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班费基础会计账户

叶晓玲

(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浙江 金华 321021)

新形势下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新尝试

叶晓玲

(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浙江 金华 321021)

《基础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特点突出表现为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本文就中职财会教师如何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尝试先实训后理论的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这门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课程奠定基础,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普高连年扩大招生规模的情况下,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态度都有较大的差异,而《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的技术性较强,趣味性不够,这就需要我们更新理念,及时调整和改进基础会计教学。

大胆整合教材内容

《基础会计》这门课是从较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开始的。如果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事倍功半。为了引导学生轻松入门,树立学习信心,确保教学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会计》知识体系,要求教师在遵守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其更加科学合理。遵循认知规律,笔者对高教版《基础会计》教材的顺序做了部分改动:(1)将第一章中的第四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与第五节(会计法律规范体系)调整为第一节,首先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然后再讲授会计的概念、特点和职能。(2)第二章中的第二节(会计核算的方法)合并到第八章中的“会计核算程序”一节,学生在学完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后,自然就明白了七种会计核算方法。(3)第三章中的第三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推迟到第五章中的“会计账簿登记”一节时再讲授。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出发去阐述新的知识,避免用后续理论说明先行内容的情况,使初学者容易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易于理解和学习。

尝试“先实训,后理论”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基础会计》教学,重点往往放在理论方面,实践较少,而在实践教学中又忽视了基本技能的训练,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笔者尝试了先实训、后理论的新的教学模式。

上好第一课,激发求知欲 刚入学的新生对专业课有一定的好奇心,将这份好奇心转化成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专业教师的首要任务。上好第一节课非常重要,它能引导学生跨上专业学习的第一个台阶。在实际教学的第一节课上,我们就给每位学生发了一本现金日记账,要求他们记下每天每笔的收支情况。一开始,学生并不太懂得这种记账的原理,但通过接下来练习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真实地感受到会计的生活化和生活的会计化,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运用实训,先做后讲 教材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介绍主要是知识性的阐述,较少涉及具体实务的操作,即使有也是概括性的文字表述,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况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书本的纯理论知识有抵触情绪。如果教师用专业描述去解释相关知识,不仅枯燥,而且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点,我的做法是:先给出各种真实的凭证、账簿和报表资料,让学生从感性上去认知,然后带领学生根据具体的业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再针对操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学习理论知识。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会计》中的原理知识,而且熟悉了其实际应用,事半功倍。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从教学方法来看,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过度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讨论探究。在教学中,应根据知识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老师教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运用案例教学,突破难点 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会计理论知识,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生动具体的案例之中,便于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例如,“会计等式”中“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这样设计:(1)给出案例:李先生想开一间饼干厂,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2)引导学生分析:首先要有资金。假设经过预算建厂需要100万元资金,怎样才能得到这100万元资金呢?李先生决定自己投入80万元,剩下的20万元向银行借贷。通过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可知资金来源的两条途径:一是投资者投入形成所有者权益;二是向债权人借贷形成债权人权益(即负债)。(3)启发思考:饼干厂筹足资金后如何运用?(4)学生讨论:饼干厂要用筹集的资金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无形资产、原材料等。(5)教师概括与总结:饼干厂用这些资金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无形资产、原材料等是一个资金运用的过程,最终形成企业的资产。从而得出结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通过以上讨论,“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这一知识难点就迎刃而解了,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同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巧用生活实例,具体通俗 课堂上除了讲授理论知识,还应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做出会计分录。譬如,在讲职工预借差旅费,报销差旅费时,就可以拿学生身边的实例来讲解。班级要用班费购买劳动工具,班主任交给卫生委员100元班费外出购买。你作为班级的班费管理员该如何做记录呢?首先,存放在班主任手里的班费减少了,应该贷记“库存现金”,而卫生委员此时并没有买回劳动工具,所以形成班级要向卫生委员收回款项的权利,需借记“其他应收款”。这就相当于职工出差前向单位预借差旅费的业务。当卫生委员买回劳动工具,向班主任报账时,就有两种情况需要特别分析:一是有余额,假设买回劳动工具花了90元,应该将剩余的10元钱归还班主任,这样班主任手中的班费又增加了10元,同时管理班级费用发生了90元,所以应同时借记“管理费用”90元,“库存现金”10元。贷记“其他应收款”100元;二是超预算,假设买回劳动工具花了110元,管理班级的费用发生了110元,班主任当然会还给卫生委员多花掉的10元,即班费减少了10元,所以应借记“管理费用”110元,同时贷记“库存现金”10元,“其他应收款”100元。这就相当于是职工出差回来后向单位报销差旅费的业务。这样,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例子中自然而然地引出会计的专业账务处理,使学生感到它不是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是可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接受知识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善用讲授技巧,化难为易 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可以运用一定的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轻松记忆知识要点。比如在讲授账户结构时,把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账户的借贷方结合起来进行巧妙记忆对初学者非常适用,即等式左边的账户余额和增加额在账户左边(借方),等式右边的账户余额和增加额在账户的右边(贷方),账户减少额在相反方向;成本类账户可以归入资产类,利润类账户可以归入所有者权益类。在这里应特别注意强调费用类和收入类账户没有余额。这是学会记账的最简便方法,掌握这种技巧后,需要通过大量练习进行强化。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图

利用多媒体,优化效果 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易被感知,吸引学生,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教材中难以用语言表达或者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的知识点,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画龙点睛。例如,会计工作中应用的多种凭证账表,几乎是学生从未见过的,而在教学中要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套齐全的上述凭证,一般难以做到。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粉笔、黑板,按书本来讲解,学生根本不了解凭证账表到底是什么。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创设与企业相似的学习情境,就可以将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等基础资料及各种会计核算程序进行演示,以实际业务模拟整个过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始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1]孙玉甫,李伟.基础会计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经济师,2008,(2).

[2]曹爱琴.创新中专学校基础会计教学模式的路径[J].时代经贸,2008,(7).

[3]陈伟梅.谈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4).

[4]施金影.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8,(4).

[5]张伟立.浅议多媒体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0,(4).

G712

A

1672-5727(2011)05-0083-02

叶晓玲(1974—),女,浙江金华人,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会计师,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会计教学研究。

觹本文系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研教改项目《探索工学结合的〈城市道路工程〉课程研究》(项目编号:JYG200715)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班费基础会计账户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父亲的股票账户
将企业财务管理思想融入学校班费管理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论高等学校班费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班费管理中的企业财务思想
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