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真实性交际情境的构建*

2011-10-27 07:54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教学材料真实性交际

陈 洁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真实性交际情境的构建*

陈 洁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真实性交际情境可以理解为一种模拟工作过程或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情境,是一种“真实的虚拟”。真实性交际情境有单个情境和情境链两个层次。情境链把相对独立的交际情境串联起来,将各单独情境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贯穿起来构成整体。可通过设计情境链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现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

高职;公共英语;真实性;交际情境;情境链

教育部高教司印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中明确提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要求》还提出打好语言基础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由此可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已由单纯强调语言自然属性的“语言知识本位”转向了关注语言社会属性的“交际能力本位”。因为语言交际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交际情境的创设来实现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真实性对于交际情境中学生交际体验的获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试图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教学情境的设计进行研究,以求教于方家。

真实性交际情境的构建

真实性交际情境的构建有两个核心的问题,即什么是交际情境的真实性和交际情境的构成要素。

(一)交际情境的真实性

Breen认为情境的“真实性”涵盖以下四点:(1)语言输入的真实性;(2)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理解的真实性;(3)对语言学习有益的练习活动的真实性;(4)语言课堂所需再现的社会情境的真实性。姜大源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认为情境的真实性指的是学习情境刚性、具体的存在,是实际职业情境不经过加工而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学习情境,是“真实的再现”。Breen有关课堂交际情境的真实性的理解主要侧重从课堂语言输入、学生的活动和设置的社会情境予以阐述,而姜大源则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重点提出了情境的真实性的构成和含义。两者都有一定道理。笔者认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真实性交际情境可以理解为一种模拟工作过程或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情境,这是一种“真实的虚拟”,具体说来,交际情境的真实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情境性 情境性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课堂上虚拟日常生活或工作过程的有关人际交际的真实过程,使学生经历与现实相类似的语言交际过程。课堂上主要形成两种层次的情境:一为形式情境,指的是教师模拟的工作和生活情境;二为心理情境,是学生在接受形式情境的刺激后,根据以往的经验,心理上对这些刺激做出反映,从而形成新经验的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时,紧密围绕语言使用的情境,有目的地将教学内容根据交际过程的逻辑展开,将形式情境转化为心理情境。

参与性 参与性表现为心理情境对形式情境的融合度,即形式情境能够激活学生原有经验的程度。融合度高则学生愿意进行一系列的语言交际活动,积极参与情境体验,并处理情境中出现的各种实际交际问题,以进一步获取新的经验,融合度越强,参与性越强,反之则弱。

意义性 意义性强调交际情境的目的性和经验性。交际应促使语言学习者形成心理情境,而不是为了语言学习编造难以形成心理情境的情境。例如,在情境设计中,编造一个在现实中不存在的情景,人物使用不符合交际原则的语言等。情境的意义性在于它能展现日常交际中的一般过程(目的、过程、结果),交际内容对学生有潜在意义,并能使学生的心理情境中表现出一种参与交际的心向,能够隐含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的交际情境线索,为学生形成新的交际经验提供帮助。

(二)交际情境的要素

单个真实性交际情境主要包括交际主题、教学材料、任务等要素。交际主题是交际情境构建的基础,教学材料是交际情境的内容,而任务就是学生参与情境的过程。

主题的确定 因为交际情境的设计都是围绕主题生成的,并且主题也是交际意义的基础,所以交际情境主题的选择不是随意的,应遵循高职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的定向性、应用性及整体性的要求,还要考虑真实性交际情境中的情境性、参与性、意义性等原则。

教学材料的选择 主题确定后,就要选定合适的教学材料。教学材料是对交际主题及内容的体现。真实性交际情境的教学材料应呈现两方面特点:(1)内容来源的真实。即教材应来自真实的工作或是日常生活,避免出现与实际职业情境、生活情境脱节而只具备语言操练的内容。教材应能够为形式情境的构建提供真实的素材,继而为学生心理情境的形成提供支撑。(2)材料的可参与性。参与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能为真实交际情境的设计提供范例和指导依据,并为学生参与这些情境提供支持,即为学生形式情境与心理情境的融合搭建平台。Cunningsworth提到判断教材是否有利于交际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考察学生是否能参与到真实的交际中,教材是否蕴含了可供他们学习的范本和活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单元“Directionsand Signs Section1”为例,教材中出现了两幅地图,并围绕这两幅地图开展了有关问路的情境对话。这两幅简单的地图很好地虚拟了场景,课文中还出现了对话范本,具有较高真实性。

任务 在交际情境中,学习任务的完成是一种与情境互动的过程,学生参与情境的过程就是他们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也是他们心理情境的外显化过程。因此,真实性任务设计是真实性情境设计的基础。Wilson认为,语言学习的“任务”就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的语言实践。任务的形成可以是教材本身设计好的,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境自行设计的。它的真实性体现在使用英语解决交际情境中自然生成的真实问题的一系列活动中。单个任务设计应注意三个因素:(1)任务目标的针对性。任务是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工作中的真实情况相结合,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载体,而不是仅仅为了掌握现成的语言知识点。(2)任务内容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给学生想象和拓展的空间。(3)任务过程具有可执行性。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语言和认知水平进行任务设计,即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和情感准备状态。

情境链的设计

以上讨论的是一个单独的交际情境的构建。在课堂中,要把这些单独的交际情境串联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情境链,情境链中有情节、人物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际事件。情境链把相对独立的交际情境串联起来,将各单独情境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贯穿起来构成整体。在教学实践中,一般把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设计为一个完整的情境链,例如,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单元的“Directionsand Signs section1”为例,如表1所示。

情境链的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结构:

(一)情境编排的串行结构

串行结构的概念由姜大源提出,他提出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与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工作顺序,或与实际多个职业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抽象整合后的职业工作顺序即行动顺序,都是串行的。真实性交际情境编排也是如此,按照工作或者是生活事件发生的逻辑顺序编排内容。

(二)交际任务链的螺旋结构

在一个完整的情境链中,语言交际知识和技能训练转化为具体的任务。情境链为任务链的形成提供问题线索,使情境中的各个任务构成一个完整的任务链,各个任务之间有系统性和延续性。各个阶段的任务能衔接起来,层层推进。随着一个任务的完成,某项语言技能的训练及情境交际任务的完成,又进入下个任务,最终完成交际目标。交际任务呈螺旋上升式排列,一方面,语言知识通过“听说读写”的形式在这个任务完成过程中循环加深,技能学习的效果得以强化。另一方面,人际交际知识也在这个过程中循环加深。如有关问路的话题,课文编排以主人公找工作为主线,展开一条完整的任务链,任务可以涉及阅读报纸上的招聘广告(阅读)、写求职信(写作)、问路找到公司(听、说)等。教师以此情境设计一系列综合性任务,让学生完成,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等交际能力。这种任务编排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对已学过知识的更深入、更全面的阐述。

表1 情境链设计表

(三)教学内容重组

由于尚未出现以一个完整情境链为教学单元编写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现在以单个情境为单元的教材是目前选用较多的,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等。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选取其他的教学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在情境链的例子中,教材中的主题只是问路,为了形成一个完整的情境链,教师添加面试、招聘等为主题的教学内容,构筑了一个真实的交际情境,主题内容也没有超出《要求》所规定的范围。

[1]Breen M.Authenticity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Applied Linguistics,1985:60-70.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9,25.

[3]Alan Cuuningsworth.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18.

[4]Wilson J.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A].InHarper,D.(ed.).ESP for the University[C].London:Pergamon,1986:28.

□有话职说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马克思

G712

A

1672-5727(2011)05-0109-02

陈洁(1975—),女,浙江嘉兴人,硕士,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本文责任编辑:张维佳)

猜你喜欢
教学材料真实性交际
情景交际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interes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似“简”非“简”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