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五位一体”管理模式探究

2011-10-28 05:35杨南南余庆皋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顶岗指导老师

杨南南 周 频 余庆皋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2)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五位一体”管理模式探究

杨南南 周 频 余庆皋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2)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其教育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要通过建立企业、学校、实习组、班级、家庭“五位一体”的柔性管理体系和管理监控网络平台,确保实习管理有效性和针对性。

五位一体;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具体工作岗位,体验基于真实工作环境的生产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做中学”。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三明治”、加拿大的“CBE”、美国的“工学交替”等国外的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就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到实习单位“真实环境”进行“工学结合”。我国产学合作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利用学校和实习单位两种资源、两种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顶岗实习是当前高职院校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的教学环节。

一、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客体和环境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教育管理主体上由原来的单一学校教师转变为实习带队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多重教育管理者”;教育管理客体上由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员工”、“职业人”、“社会人”多重身份;教育管理环境上从学校转变为“学校”、“实习单位”、“社会”多重教育环境。因为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等发生了变化,从而给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学校——力不从心

扩招后,实习学生太多,普遍缺乏足够的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实习点多而分散、学生自联单位更换频繁,学生信息沟通困难等问题,导致学校难以实施有效管理;教师教学任务重,抽不出时间到现场指导;实习的工作经费和相关待遇无法落实,教师指导实习的积极性受挫;重视专业指导,普遍安排了专业老师指导实习,但是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和生活指导没有跟进,忽略了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发挥;部门之间管理职责不明晰,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象;有的院校甚至把“顶岗实习”与“预就业”等同,全权交给实习单位管理,撒手不管,顶岗实习实质上变成“3-1”的“放羊式”管理的模式。

2.单位——管理缺位

实习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愿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顶岗实习出现“学校热,实习单位冷”的尴尬局面;由于怕泄露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真正的技术工作学生不能沾边;实习单位专业“对口”的岗位少,学生不顶岗而变成“跟岗实习”,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去跑推销、做业务;往往因为工作任务重,不能抽出指导人员;没有配套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导致实习不规范,任务不具体,随意性大,实习效果不佳等等。

3.班级——完全解体

辅导员、班主任因为学生不在校,因此也卸去工作职责,接受新的工作;班委会、团支部完成使命而解散,班级不再履行管理职能;学生工作部门因为学生顶岗实习,而将重心转移到其他低年级学生。

4.学生——准备不足

学生普遍存在认识不足,觉得下基层锻炼,与大学生身份不符,没有面子;心理转型不足,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工作责任与压力而导致学生出现惶恐、紧张心理;知识准备和技能训练不足,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因职业理想与工作实际的反差而导致失落、悲观、沮丧情绪严重;因全新的“工作环境”、“人群环境”导致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绩效不高,离职倾向较高,经常跳槽。

5.家庭——参与不够

80后、90后独生子女居多,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恋家”负面情绪感染和影响家长心情;家长过高的期望值,过分的溺爱,导致学生眼高手低,不安心从基层做起;独生子女表现为自我中心,往往贪图享乐,急功近利,不能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公司发展远景结合起来;学生难以适应实习单位艰苦的饮食、住宿环境条件;实习单位严厉的管理方式与家庭“温和”的教育方式反差,导致学生产生“失宠”的失落感。

二、学生顶岗实习“五位一体”管理模式框架

为了适应顶岗实习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场地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的特点,要建立学生为中心的“五位一体”的柔性开放管理体系(图1)。“五位一体”管理模式通过构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多维联动,多重覆盖、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体系,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教育与管理。

图1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五位一体”管理模式框架图

1.学校——组织策划者

按照“两级管理,以系为主”的模式,成立相关管理机构。学院要成立由分管副院长牵头的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二级学院(系)、学生工作处、实习单位负责人代表等,领导小组负责顶岗实习的整体策划、统筹和协调。各系要成立主任为组长,专业指导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家长代表、实习组组长组成的顶岗实习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顶岗实习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

学院要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文件,促进顶岗实习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制度文件包括:学生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指导老师管理制度、顶岗实习考核办法等。教学作业文件包括:顶岗实习教学大纲、学生顶岗实习手册等。要按照“专业对口,岗位充足”的原则对顶岗实习的单位资质进行审查和筛选,优先将学生安排到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社会声誉好的单位实习。要派专业教师深入实习单位一线,与实习单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交流,根据职业岗位群要求,共同研讨顶岗实习大纲,拟定实习计划,商定日程安排,制定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顶岗实习前要将实习单位的工作项目引进课堂,进行专题培训,能在学校解决的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问题不要甩给实习单位。

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实习组长、家长五方之间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规范顶岗实习行为和过程,提高实习效果。协议书包括学生的实习项目、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基本待遇、安全保障、损害理赔、违纪违法处理等。协议书模板要经过学校和实习单位双方律师审核,学生本人和家长签字认可。通过签订实习协议,既保证各方权利和权益,又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

学校要把顶岗实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给予经费保障,拨出专项经费用于顶岗实习专业教师的指导费、课时费、通讯费、差旅费和相关工作经费。为节约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习单位定期巡查可以与专业调研、课程开发、科技创新、课题研究等工作项目一并安排进行。当然,顶岗实习经费还可以探索社会和实习单位资助和赞助等多元化的筹措方式。

2.实习单位——实施执行者

实习单位是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顶岗实习的具体岗位、内容都在实习单位具体落实,因此应坚持以“实习单位为主,学校为辅”的管理模式。

实习单位在实习初应向学生提供详细的实习计划,包括实习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日程安排、制度职责、资源条件、管理考核等。根据实习大纲,采用项目制的形式,将实习分成若干项目单元,达到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要采用轮岗的形式,将实习分成若干时间段,让学生到不同的岗位、科室、部门工作体验熟悉整个实习单位的运作,增进学生对实习单位的战略目标、组织文化、工作流程和人际关系的全面认识。

要建立以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为主的动态的实习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团队包括专业技术力量和管理人员。实习初期要通过入职训练、培训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实习单位文化等。实习单位的包容性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有效减轻学生“期望”与“现实”的冲突和反差,避免学生产生畏惧和退缩心理。

实习单位要将学生纳入员工体系,统一管理,与员工同吃住、同工作、同对待。将学生纳入员工的考评,对学生的劳动态度、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工作能力、敬业精神等进行全面考察。考核标准和方法采用企业为主,学校、家长、实习组组长为辅的多元化、多维化的考核方式。要发挥企业(公司)文化、风气氛围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的约束和规范作用。通过组织技能比武、文娱活动等形式,丰富实习生活,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

实习单位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和安全健康的实习环境,加强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3.实习组——自治管理者

实习组是来自学院各个不同专业到同一个实习单位实习的学生组成的自治管理组织。实习组遴选优秀的同学担任组长,组建自治管理临时机构,通过授权和分工,协助老师处理顶岗实习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实习组负责人可以列席实习单位相关工作会议,掌握实习进程安排和要求,及时传到和部署相关工作。实习组应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自适应、自组织、自激励、自约束机制,例如:“晨会制度”、“早签到晚点名制度”、“日事日清制度”、“周总结制度”、“月考评制度”、“联系和反馈制度”等,加强学生实习项目管理、请假与辞职管理、住宿管理、活动管理、人身安全和财产管理等。

实习组可以建立临时党支部、团支部,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学生干部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及时掌握实习组学生思想动态、解决生活困难、疏导心理困惑、排查安全隐患。

4.班级——指导参与者

顶岗实习期间,要强化班级概念,要做到形散神不散。班主任长期与学生接触,掌握学生的特点、特长、能力、表现等基本情况,是学生顶岗实习最佳的德育指导老师、生活指导老师、心理指导老师。建立以班级管理为基础,班主任为核心顶岗实习微观管理体系是顶岗实习成败的关键。

顶岗实习前班级可以在举行座谈会、辩论、演讲、模拟职场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就业观、职业观、创业观教育,进行苦乐观、幸福观、价值观教育,进行责、权、利教育,进行安全和相关法律教育。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选定实习单位,进行简历材料准备和面试技巧训练等。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因社会思潮、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将产生正面和负面的牵引作用。班主任可以博客、班级QQ群随时与学生保持联系,指导学生及时处理实习中的各类问题。

实习结束后,班级可以组织优秀实习团队、优秀实习生评选,组织实习报告会、实习成果展等形式进行实习全面总结。

5.家庭——支持配合者

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有义务配合学校共同做好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工作。学校应邀请家长全程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监控。实习前,家长可以就子弟顶岗实习的条件、待遇、时间、地点等问题提出要求,学校和学生予以综合考虑,共同商定。

建立顶岗实习的表现预警机制,学校和实习单位应通过家校通、QQ群、电子邮件、飞信、电话等现代通讯手段及时将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学习、工作、生活、思想等状况向家长及时通报,发挥家长的主动性,让其参与到子弟的顶岗实习的教育和管理中来。建立汇报机制和家庭自约束机制,要求学生定期将顶岗实习的情况向家长汇报,以便家长及时掌握情况,发挥家庭的自教育、自约束功能。

三、建立“五位一体”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监控平台

要实现学校有关部门、实习单位、班级、实习组、家庭对学生在校外实习状况进行适时监控,加强联系、沟通,有必要建立一个集管理、监控、沟通于一体的基于B/S管理系统的校外顶岗实习管理的监控网络平台,实现跨时空交流和远程指导监控。平台应包含以下6个子系统:

1.发布信息子系统

学校、实习单位可以在网上开设专栏,发布实习单位情况,进行网上招聘,发布实习文件、实习通知、公告、招聘信息、实习新闻、实习动态等。学院的实习大纲、实习日程安排、实习纪律要求、实习管理办法、实习论文和报告模板、实习鉴定表、工作礼仪、安全常识等实习文件可以挂到网上,以便于“五方”随时掌握和了解有关信息。教学干事、专业指导老师可以查看消息和新闻、监控学生实习情况。学生可以下载学生资料和公共资料。

2.提交批阅子系统

学生可以登录平台提交工作总结、实习日记、实习报告、作品设计、论文和心得体会等资料。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可以随时对学生提交的资料进行批阅。系统可以随时对学生提交和老师批阅情况进行跟踪记载,以便于有关管理部门进行监督。系统记录学生顶岗实习的全部过程和成果,以供查阅。

3.查询统计子系统

指导老师、家长可以通过授权登录平台,查阅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在岗、待岗、转岗等情况,查阅实习进程、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学校教务、学工、招生就业处等部门查询学生和指导老师的交流情况,进行学生的专业对口实习率、实习合格率等统计。

4.管理评价子系统

实习单位可以随时将学生在岗的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劳动纪律、职业技能训练和岗位变化情况等随时上传到学院实习实训中心进入管理平台,五方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监控、考核和评价。对于优秀的实习生可以在平台上开设专栏进行表彰。对于表现差的学生,学生工作部门可以建立实习表现预警机制,对严重违纪学生及时作出处理。学院也可以通过平台对相关部门、指导老师进行测评、考核和监控。

5.档案管理子系统

所有学生必须在达到实习单位后登录网络平台建立个人顶岗实习档案,提交个人姓名、专业、班级、联系电话、邮箱、QQ号、电子照片和到岗有关信息。变更实习单位和岗位也必须要及时更新信息。学校、实习单位、家长可以根据权限登录,查阅学生个人档案相关信息。系统数据维护采用用户权限分级的方式,学生只能录入、维护和查询自己的数据。档案客观地记录学生顶岗实习的全部过程和全部成果,是实习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

6.网上班级子系统

学生可以在平台上申请网上班级社区,辅导员、班主任可以在网上管理本管理网上虚拟班级社区。可以发布消息动态、帖子、新闻,可以针对本班学生进行查询和统计,上报有关数据。在网上可以开辟讨论交流专区,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发表心得体会,就实习的有关问题向老师进行咨询、求助,指导老师可以随时进行回复、点评和指导。班主任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健康、安全、交友等,及时指导学生处理各类问题,必要时可以亲临现场处置有关问题。

“五位一体”网络管理平台与电话平台、短信平台、校友平台、QQ群、电子邮件等载体相结合,与定点联络、定期巡查等方式相结合,建立运行机制、反馈机制、约束机制,才能真正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进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1] 黄河.大学生实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高教探索,2009,(6):131-134.

[2] 冯建军,等.高职高专“三位一体”合同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0,(5):107-110.

[3] 姚和芳.探索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构建开放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9,(6):48-49.

[4] 刘峰,等.基于三层体系结构顶岗实习管理监控网络平台的构建[J].教育技术,2009,(4):152-153.

[5] 胡同德,等.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9,(8):56-57.

2011-02-26

湘潭市2010年科技计划项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RKX20101005)

杨南南(1956-),男,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顶岗指导老师
就差半分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Me
Where?
Mrs Lu’s Week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