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与改革建议

2011-10-28 05:35饶玲丽郝増韬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评价者考核建筑工程

饶玲丽 郝増韬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8)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与改革建议

饶玲丽 郝増韬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8)

为了更好地落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建立新型的学生评价体系。文章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制定以职业能力考核为核心的多样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期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和我国国民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既有多方面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因此,其考核评价体系应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与特殊性。建立科学、务实、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和把握职业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是当前全体高等职业教育者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考核评价内容、考核评价方法、考核评价主体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思考,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点,提出了建立以职业能力考核为核心的多样化、多元化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思路。

一、考核评价内容的构建

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即要求高职学生在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岗位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围绕该人才培养目标,要反映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评价内容体系的构建应以“知识、技能和素质”为核心,其基本内容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知识、技能与素质是有机结合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三者应兼顾,不能偏废。

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其主要面向的工作岗位是施工员,结合其施工员的岗位职业标准,我们归结出该专业学生考核评价内容,见表1。

表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考核评价内容

续 表

二、全方位、多样化的考核方法

1.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即,应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也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即,应从过分关注学业成就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学业成就曾经是考查学生发展、教师业绩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爆炸、竞争的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于是全球都在进行关于“教育与人”的大讨论,学业成就作为评价单一指标的局限突显出来。在关注学业成就的同时,应关注个体发展的其它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即,应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以前,我们认为量化就是客观、科学、严谨。但在今天,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则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丰富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被湮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而且,对于教育而言,量化的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也简单化了或只是评价了简单的教育现象,事实上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需要强调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的评价,它常常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因此,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

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实施评价要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尤其应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确立学生也是评价主体的观念。要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要使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就成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此外,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在以往被动地接受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扮演的基本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被评价者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对于评价本身更是拒绝大于欢迎,或者处于“例行公事”的被动状态。与此相比,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并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被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通过以上对教学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主体三方面的改革思考,构建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职业能力考核为核心的多样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学生规格更加满足社会生产经营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同时,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考核评价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依据。

[1] 王晓平.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5):172-173.

[2] 刘勤侠,靳会武,周衍安.高职“统计学”课程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探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72-75.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4]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5] 杨静云,李良仁.改革高职教育考试评价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6,(4).

[6] 黄华.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2):60-61.

[7] 陈竞芬.发展性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模型与操作构想[J].教育导刊,2003,(22).

[8] 李洪刚.职业学校学生评价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6-8.

[9] 阎寒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评价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

2011-03-09

饶玲丽(1977-),女,硕士,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评价者考核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内部考核
考虑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研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基于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学习者为评价者的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预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