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研究

2011-10-28 05:35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倾向性社交量表

肖 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研究

肖 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7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网络成瘾自评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性和社交回避及苦恼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在不同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性在不同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性和社交回避及苦恼有显著的正相关。

网络成瘾;社交回避;苦恼情绪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人们了解信息、沟通、工作、学习和娱乐消遣的工具和平台,在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伴随着网络而出现的网络心理障碍也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网络成瘾在网民中较为普遍且日趋严重,且以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发现网络成瘾者在被试中占到了6.4%。

“网络成瘾”,也叫“网络上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Peter Mitchell将其定义为:“强迫性的过度使用网络和剥夺上网行为后出现的焦躁和情绪行为”[1]。最早提出网络成瘾概念的是1994年美国纽约市的心理医生依凡·金伯格,并且迅速引起了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Young与Rodgers在研究中发现[2],若网络使用者的忧郁倾向越高,其网络成瘾情况越严重,他们推测可能具备有某些人格特质的人容易网络成瘾;Loytsker与Aiello认为,[1]有较高无聊倾向、较寂寞、高社交焦虑与高自我意识的人较容易网络成瘾;台湾大学的林以正、王澄华发现,焦虑依附型的网络使用者其网络成瘾倾向性更高,在人际互动中感受焦虑的程度越深越容易网络成瘾;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发现[2],那些寻求社会赞许需求较高的人、社交焦虑比较严重的人在上网时容易成瘾。

由以上研究成果可以推测: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大学生由社交焦虑引起的苦恼情绪,并由此产生的回避行为有一定关联。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1.被试

抽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生400名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77份。男生185人,女生192人。

2.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量表是借鉴由美国彼兹堡大学Kimbly.S.Young参照《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并结合对网络成瘾的实际研究编制而成的《网络成瘾量表》,以及台湾大学陈淑惠教授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改编而成。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含有28个条目,使用5分制,内部一致性Cronbach的a系数接近0.90。采用“是—否”分制而获得的分量表总分其苦恼量表及回避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是0.85和0.87。两表之间的相关系数男性为0.54,女性为0.71。对“是—否”分制4个月的重测相关信度为0.68。SAD量表的分数与其它关于社交焦虑及羞怯测量的相关系数非常高,r值达0.75以上。该量表通过含有相同数目的正面的及反面措辞的条目使趋同效应得到控制。

3.统计分析

问卷经过整理后录入计算机,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 果

1.大学生网络成瘾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在性别上的比较为了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在

性别上的差异是否显著,在社交回避性和苦恼感以及网络成瘾倾向性三个维度上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网络成瘾和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差异显著性检验(x±S)

表1的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回避性及苦恼感的差异不显著(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在网络成瘾倾向性上,男女大学生在0.01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性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2.大学生网络成瘾和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相关程度

为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和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的关系,对网络成瘾和社交回避及苦恼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见表2):

表2 大学生网络成瘾和社交回避及苦恼的Pearson相关系数

表2的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交往苦恼感、回避性与网络成瘾倾向性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别是0.240、0.268,均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呈显著正相关。

四、分析与讨论

1.大学生网络成瘾和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由表2的统计结果可知,有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和身临其境的苦恼感受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倾向性更大。

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会交往倾向及身临其境时由焦虑情绪引起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苦恼则为情感反映。一般而言,社交焦虑是引起社交苦恼情绪和回避行为的主要原因。就具有社交焦虑特质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缺乏自信、担心他人的消极评价、对现实的回避等与社会对大学生和大学生对自身的高期望值之间产生了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寻求其他途径释放和摆脱紧张,寻找安全和归属感,而广阔的网络空间便成为他们的首选。许多大学生因成绩不理想,在课业上缺乏成就感,所以将注意力转到一个能让其发挥自己能力,开创一番“丰功伟业”的网络游戏中,并由游戏中建立起的成就感来补偿现实学业生活中的无力感以减少焦虑的发生。由于网络具有广泛性、安全性和间接性等独特的优势,网络成瘾大学生在网络中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和他人对自己的关心,与这种虚拟世界相比,现实世界的缺陷十分明显。当他们意识到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比现实中人际交往更轻松、自由、快乐时,他们便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到网络交往中,从而减少了对周围人际的交往和接触,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造成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3]。

正是由于网络为社交焦虑的大学生提供了便利的交流平台,致使大学生网络成瘾,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他们现实社会中的社交障碍,网络和社交苦恼情绪与回避行为相互影响,使得网络成瘾和社交障碍成为一种恶性循环,相互助长。

2.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差异分析

Young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性别存在相关关系[6]。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表1),网络成瘾的倾向性在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容易沉溺于互联网,与前人的研究相符。多项研究还发现,女性网络成瘾者比较倾向于使用具备双向沟通功能(如QQ,MSN,MUDS等)的网络资源,更多的是呈现网络人际关系成瘾;而男性网络成瘾者大多是沉溺于网络游戏等。

这与男女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有关。基于生理差异及传统社会文化的规范,男女两性就群体而言存在着行为差异。首先是因为男性往往不愿意对他人倾诉,而女性则更愿意通过多种途径向他人宣泄负面情绪。所以,当网络便利的沟通平台出现时,男大学生倾向于利用网络来宣泄负面情绪;女大学生利用网络更多是为了建立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在其中得到认同感,归属感。其次,相对而言,男性更富好奇心和冒险情神,女性更为稳健保守。因此,男性往往更易于被网上的虚拟游戏世界所吸引。

五、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呈正相关。大学生因为社交障碍产生了苦恼情绪,并对社交行为采取回避的态度,又因为其交流的本能有不可抗拒性,所以大学生选择了网络这一唯一途径宣泄自己的情绪,导致了网络成瘾。

因为不良的个性特征容易导致网络成瘾,所以大学生本身要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一是要加强对马列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使自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增强抵御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二是要养成良好的网上生活习惯,要根据学习要求和生活规律规定自己的上网时间。三是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人际交往,增加社会阅历,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抵御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的侵扰,使自己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行学习和生活,远离网络[5]。

学校应趋利避害、发挥网络德育的积极作用,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政工队伍,延伸网上思想教育阵地,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跳出网络之外,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

社会或政府要建构网络法律法规与伦理导向机制,加强对互联网行业经营的管理,将法律的强制作用与伦理的自律作用紧密结合,建立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泰国对网络游戏实行宵禁的做法,欧洲(芬兰、葡萄牙、德国除外)从2003年4月实行新的游戏分级制度,美国针对游戏软件订游戏分级制度都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普遍支持。中国政府从中可获得立法执法借鉴,有助于大学生远离或尽早告别网络成瘾[7]。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回避性和苦恼感差异不显著;男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性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1] 周涛.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2(3).

[2] 蓝燕.6.4%大学生有网络成瘾倾向[N].中国青年报,2001-10-17(5).

[3] 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交往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20-141.

[4] Young K.S.Levels of depression and addiction underlying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n.Washington.D.C.1997.283-284.

[5] 旷勇,李建军.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探析及应对措施[J].云梦学刊,2005,26(4).

[6] 章成斌,吴代莉.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可愈性特点分析及防治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2).

2011-03-13

肖祥(1983-),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倾向性社交量表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社交距离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关于医患冲突报道的倾向性分析——以“湘潭产妇死亡案”为例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