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吉图发展区域性商贸中心促进九域通衢

2011-10-30 08:11
关键词:长吉图吉林市商贸

张 良

(东北电力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132000)

在长吉图发展区域性商贸中心促进九域通衢

张 良

(东北电力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132000)

东北亚主要包括:蒙古东部、俄罗斯东部、日本北部、朝鲜、韩国以及中国的辽宁省、内蒙古东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等九大区域,各区域间的要素禀赋相差很大,东部和南部具有资金、技术、产业等优势,西部和北部具有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居于东北亚的地理中心,如果该区利用“九域通衢”的区位优势以及依托大城市建设若干有特色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将会改善东北亚的要素组合、需求条件、支撑产业以及公司竞争力等方面的状况,与此同时长吉图会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

东北亚;先导区;地理中心;九域通衢

一、引言

近年来吉林省的投资增速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投资增速(05年至08年吉林省投资增速:50.7%、49.6%、41.5%、40.3%;全国投资增速:27.2%、24.5%、25.2%、26.1%),且为吉林省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金融危机和消费型增值税全面铺开等因素的冲击,吉林省2009年的投资增速(29.5%)反而低于了全国的平均水平(30.1%)。这不能不引人深思,仅仅依赖要素价格优势和政策优势是有局限的。吉林省的主要城市具有专业化工业城市的特征,相对于主导工业部门而言,商贸发展相对滞后、综合性要素条件相对滞后,要素价格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东北亚的服务功能就显得更加力不从心。如果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下文中简称为长吉图)内依托大城市重点发展几个有特色的区域性商贸中心,把九大区域的优势资源都吸引过来,将使长吉图综合性要素条件得到根本性地改善,也能够促进交通干线网络的完善、促进九域通衢。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中提出:国家竞争优势包括四个要点:(1)要素条件,包括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国家基础设施质量等;(2)需求条件,即国内市场是否足够大,由于多数公司首先侧重于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如果国内市场很小,公司就很难出现创新;(3)相关的支撑产业,国内产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4)公司的竞争能力,公司战略、结构及竞争表现,国内的竞争环境促进了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这一理论说明东北亚合作的意义非常重大,具有区位优势的长吉图应在东北亚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区位优势的学者有很多。德国区域经济学的先驱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or)的“中心地”理论指出中心地市场能够培育出品种更多的商品、对扩大各种商品的市场规模有利。阿朗索(Alonso,W.)、穆特(Muth,R.F.)、米尔斯(Mills,E.S.)等人所完成的“竞租曲线”理论也直接地肯定了中心地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霍特林线性城市(Hotelling linear city)理论认为地理中心有利于各种服务业的集聚,居于地理中心的服务业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如果地理中心无力承担中心职能,则德国地理经济学家廖什(A.Losch)的“市场中心”理论认为:“商业服务的等级可以与商业服务供应地(中心地)的等级不一致”,即中心区位的职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被次级中心区域所取代。

长吉图仅仅只是东北亚的地理中心还不能说明它一定能够成为商贸中心,要想成为商贸中心需要大量商贸企业的进驻,从而需要探讨企业的进驻条件。实际上一个企业(本文中主要指服务业企业)在一个区域内能否生存决定于总收益是否大于总成本TR≥TC,忽略各种因素后可认为总收益决定于人口数量(区域面积与人口密度的乘机),即可用“等人口线”表示企业的生存条件,如图一,如果该曲线与区域人口密度线有交点,则这一企业能够在该区域中生存。

图1

当区域规模扩张时,服务业就业份额将随之递增,例如一个自然村只允许一个食杂店的生存,如果把这个村扩大上百倍成为一个镇,那么这个镇不仅能容纳百个食杂店,还能够允许一些饭店、理发店、洗澡堂、网吧、超市等较高级店铺的进驻,在此虽然区域规模只增大了N倍,但服务业规模的增加却超过了N倍,如图二。图3中区域规模的扩张能够为商家带来规模经济以及为用户提供选择效用。

图2

图3

此外从图1中还能够看出如果等人口线向上移动(意味着区域成本增加),则企业的生存条件恶化。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地理中心意味着(由于中心地是区域经济活动距离费用总和最小的区位)本区域人口密度增加,同样改善交通条件也等同于地理中心人口密度的增加。

二、吉林市成为区域性商贸中心可行性

长吉图与西北相比经济发展条件较为优越、与关内相比人口负担较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承载区域,长吉图位于东北的地理中心,本小节主要以吉林市为例,论述发展商贸中心的相关问题。

(一)吉林市的区位特征

吉林市位于东北主轴线(主轴线是指由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城市构成的轴线)以东区域,在该区域中吉林市的城市规模最大、经济总量最大,主导工业部门为石油化工,此外吉林市的装备制造、冶金、电力、食品加工等产业也颇具实力,是这一区域的首位城市。吉林市在铁路网、公路网中的位置较为优越,处于物流中心区位,在这一区域中只有吉林市有四条铁路进出,有三条高速公路进出,该市通过铁路和公路直接与三个副省级超大城市相连接。在该区域中,该市的人均GDP稍高,但低于主轴各中心城市,有成为区域性批发贸易中心的潜在能力。目前沈阳——吉林铁路正在复线化改造,通化——丹东铁路也在建设中。黑龙江东部是吉林潜在的经济腹地,这一区域以中间投入型初级产品(intermediate primary production)生产为主,煤炭是其主导工业部门,于此相对应吉林市则以相关的中间投入型制造业(intermediate manufacture)为主,两地间产业关联较强。

(二)吉林市的区域优势

斯塔芬·林德尔(Staffan B.Linder)认为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区域之间需求偏好也相似,这决定了在这些区域间将会发生频繁的贸易。从而在主轴以东区域内以发展中低档消费品批发贸易起步;同时借助吉林市的产业优势,即石油化工、化工、冶金、建材等中间投入型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发展相关的批发贸易;进而利用地理中心优势为九大区域的优势产品搭建批发贸易平台。

目前沈阳—吉林铁路正在复线化改造,对黑龙江东部而言是拉近与辽中城市群的绝好时机,一旦吉林——牡丹江铁路被打通,黑龙江东部的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等城市,到吉林省的吉林市、梅河口、通化,再到辽宁省的宽甸、丹东,将构成一条城市密集的“点轴”体系。在这一“点轴”体系中吉林市处于中心位置,这条轴线是东北的第二大轴线,可被称为东北的新轴线。

在长吉图带状区域中,从地理位置和发展梯度上吉林市基本居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心作用。在长吉图区域中长春的部分要素价格已经明显高于吉林,如不动产价格,长春就是吉林市的两倍左右,人工成本等也高于吉林市,密集使用这些要素的产业应会向吉林方向转移,长春则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它的优势产业,如装备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此外在主轴线上四大中心城市基本上没有拉开档次,因此中心功能被分摊了,从而对于主轴线乃至整个东北,一部分中心功能有可能从四大中心城市旁落,比如吉林市在中低档消费品贸易方面就可以成为中心城市。此外吉林和长春的直线距离只有八十几公里,两城间城际铁路已经开始运营,两城市呈双核状态,这对承担东北亚中心职能有重要意义。

目前吉林市的区位优势已经被外界所关注,如2006年吉林市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内地最宜开设工厂的榜首城市,主要理由是:要素价格低廉、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较高等等。

三、打通吉江铁路支撑商贸中心的发展

吉林市政府针对先导区的发展提出了开辟“吉林陆港”、建设“八大产业基地”、打造“五项文化工程”、发展“六大公益事业”等重要举措,本研究将从区域性商贸中心发展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目前吉林市的区位劣势,突出地表现为大部分经济腹地被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大都市所分割,生产性服务业难以发展,要发展区域性商贸中心就要尽快地争取新的经济腹地,黑龙江省东部城市群(包括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等城市)与哈尔滨的距离约等于它与吉林市的距离,哈尔滨在城市规模上具有优势,而吉林市在发展阶段相似性方面具有优势,如果打通吉林—牡丹江铁路(简称吉江铁路),吉林市的经济腹地将大大增加,将为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发展提供条件。目前黑龙江省东部城市群还没有超过吉林市规模的城市,而且还没有获得国家级区域发展政策,该区域西部有“哈大齐工业走廊”,南部有“长吉图区域”,北部、东部是俄罗斯,遗憾地是该区域与东北是最重要的市场,辽南和吉林中部取得经济联系的费用较高,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修建吉林—牡丹江铁路。虽然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建设已接近尾声,但毕竟东北东部轴线上缺少城市人口、缺少有规模的特大城市,难以替代吉江线的作用。

目前沈阳—吉林铁路复线化正在施工中,竣工后铁路运力将增加三至四倍,运力不足问题将得到缓解,这也为兴建吉江铁路提供了下行运力支持。其次通化—丹东铁路也在建设中,如果吉林—牡丹江铁路线也及时修建,则与东北主轴线平行的另一条新轴线将会形成,这一轴线上的城市人口与主轴线上的城市人口就随之拉近了。新轴线打通之日,吉林市将成为新轴线上名副其实的地理中心城市,将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优越的条件。新轴线建成后,丹东将成为新轴线的出海口,能够为长吉图提供海上通道,同时能够制衡其他出海口的运输成本。新轴线打通后,长吉图将与黄金海岸形成直接的通道,两地间的资源禀赋条件有十分明显的互补性,黄金海岸有充裕的资金,但土地资源较为匮乏,相反地长吉图的资金较为匮乏、土地则较为充裕,且土地的复种指数较低更适合工业用地。除土地、资金要素的差异外,两地的技术也有很大差别,黄金海岸带的技术种类非常齐全,最终消费品生产方面较为成熟。此外那里的市场意识较强、市场经验丰富、外贸依存度也比较高,是极为重要的招商来源地。

新轴线打通后,长吉图将与东北其他国家级区域政策规划区连成一体,即“长吉图先导区”、“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辽中城市群”、“哈大齐工业走廊”等区域在双轴的串联下形成统一的市场。

四、以新轴线基地为突破口逐步形成本地区的城镇体系

上海处于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间位置又是长江的出海口、武汉处于长江的中间位置也是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它们都发展成赫赫有名的商贸中心城市,霍特林线性城市(Hotelling linear city)理论所发挥的作用难以忽视。如果新轴线一旦被打通,吉林市将处于东西干线(东西干线贯穿延边、吉林、长春、松原、白城、乌兰浩特等城市)与新轴线的交汇处,又与哈尔滨、沈阳有直达铁路,能够直达众多县城、地级市、省会等城市。吉林市将成为这些城市间经济往来的距离费用总和最小的区位。

但是区域成本问题也同样影响着商贸中心发展,近些年来吉林市不动产价格上涨很快,与“十五计划”期间相比目前城市住宅均价上涨了两倍,这与城市规模和收入水平有关。吉林市城市人口目前接近200万,即将进入超大规模城市行列,亨德森(Henderson,J.V.)曾经证明了“城市规模上升时,城市住宅价格水平和工资水平都要上升”,当W、N分别是工资水平、人口规模,P是住宅价格水平,1/Ψ>0时:Wj/W1=(Nj/N1)1/Ψ;Pj/P1=(Nj/N1)1/Ψ,这一机制的影响相当显著。其次由于吉林市的人均收入增长较快,住宅价格也会出现较快地增长(享乐模型和罗伊恒等式等都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关注区域成本问题,吉林市的要素价格优势将过早地丧失殆尽。

作为地理中心区位人们为了追求距离费用总和最小而涌入,对强化商贸中心扩张有力,与此同时推动了区域成本的上升,区域成本过高又会把人们推出,这一两难矛盾的解决方案就是:临近中心城市发展规模较大的卫星城,按齐夫(G.K.Zipf)城市等级规模法则,这一卫星城的规模要达到首位城市规模的二分之一,然后再建第二座卫星城,以此类推,这样才能抑制中心城市的区域成本。如果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间的距离适度(比如说30至40公里),借助城际铁路和高速公里两城市将实现同城化,同城化的意义同样非常重大,同城化使两城市的人口规模能够和在一起支撑更高等级商贸企业的总收益。随着中心城市周边卫星城数目的增加,城市群将形成齐夫型城市体系,为不同区域成本适应者提供选址,为招商引资创造更低廉的要素价格优势。进而在齐夫型城市体系的基础上发展中心镇(我国目前农村人均收入已经超过1995年的城市人均收入,当年城市的服务业就业份额超过了五成),使齐夫型城市体系向齐夫型城镇体系进化,构成更大的城镇人口规模。

五、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区域是商贸中心的核心,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我国零售业(生活服务业)的集聚现象十分显著,如吉林市的河南街、东市场等就是零售业的集聚地,集聚最为集中的区域往往在都心区域。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没有形成集聚,近年来有形成专业化集聚的趋向,如吉林市科贸商城、东市场附近、北京路市政府附近等。国外生产性服务业,如:贸易、金融、不动产、人才派遣等,往往集聚于都心,企业办事处、总部以及为都心服务的企业也集聚于都心。目前由于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规模的增加,以及都心房地产价格的过快攀升,生产性服务业有郊区化的趋势。

我国目前都心不动产价格水平已经攀升到较高的水平,再强调向都心集聚已经没有必要,吉林市也是如此。吉林市已经修通了外环线,近郊与城市建成区间的交通较为便利,不如在近郊选择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即从选址就为生产性服务业注入降低成本的因素。这种做法免去了先集聚于都心、后郊区化的过程,而是直接在郊区形成集聚。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一个作用是信号作用。对于顾客,更愿意选择供应商较多的集聚区,那里商品品种较多,选择余地较大,更容易形成均衡价格;对于供应商来说,顾客流量较为集中的区域,往往能够实现较大的销售量,市场需求结构也更有规律性,销售概率较小的商品也容易成交。进一步对集聚研究发现,集聚区域越大越容易形成专业细分的供应商,越容易形成为集聚区服务的专业队伍;集聚区域越大对服务企业形成规模经济越有利;集聚区域越大企业之间越容易呈现互补性(降低替代效应);集聚区域越大越容易形成均衡价格、越容易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集聚区域越大参与者越容易学到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业主的诚信度就越大。

吉林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应从批发贸易业入手,在批发贸易行业中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中低档消费品以及建筑用中间投入品的批发;另一个是与吉林市八大优势产业相关的中间投入品及产成品的批发。先形成本地市场效应后再向其他贸易行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九大区域及黄金海岸带的商家实施系统地、长期地、有组织地招商。同时金融、不动产、人才派遣等市场不断进驻集聚区,形成有效率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吉林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弱点是集聚程度较低、功能不全,尤其是存在以下问题:(1)会展场所不足;(2)集聚效应明显的长期企业展区较为缺乏,长期企业展区是提供产品展示、生产能力展示、生产设备租赁、产权交易等功能的场所,能够为提高资产流动性创造条件;(3)企业对外服务部门的集聚,企业的销售、融资、金融投资、银行中间业务的对口部门、企业间业务联系部门等都有必要集聚;(4)其他纷繁复杂的企业服务部门等。此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一定要以低成本发展为上策,以降低进驻企业成本。为此在集聚区内标志性高层建筑物要少;考虑集聚区的预留空间,由于一期工程招商基本饱和后,周边地价以及拆迁成本肯定要上涨,只有一次性预留足够空间,以后各期工程的成本才能降下来;核心区地下管线集成往往能够降低核心区的维护成本;发展商业旅游;以及增强集聚区对内对外交通的便利性等等。

[1]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胡金林.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12).

[3]Kojima,R.,《Introduction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Developing Economies,XXXIV-4(December 1996).

[4]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整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梁琦.产业聚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美〕埃德温·S·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郝寿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7]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8]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9]张良,张喜荣,秦晓微.通勤区缓解人口过疏过密分布的本手[J].工业技术经济,2008,(3).

[10]张良,张喜荣,秦晓微,李菲菲.整装待发的东北新轴线[J].工业技术经济,2008,(9).

张良(1960-),男,区域经济学博士,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战略研究。

猜你喜欢
长吉图吉林市商贸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画像即墨商贸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长吉图”区域产业转移承接路径研究
长吉图区域物流体系研究初探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
实施“长吉图规划”战略,为吉林发展带来重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