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医学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发展

2011-10-31 02:32朱清云高晓凤陈耀辉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7期
关键词:生师专任教师普通高校

段 云,朱清云,高晓凤,陈耀辉

(川北医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7)

普通医学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发展

段 云,朱清云,高晓凤,陈耀辉

(川北医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7)

结合全国普通高校统计数据,分析2所普通医学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发现目前普通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在职称、学历、年龄结构上得到优化,整体较合理。但仍存在生师比高,教师总体数量不足,师资在院系和学科分布不均衡,高端学术人才缺乏等问题,普通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医学院校;师资队伍;专任教师

师资队伍是指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的教师。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近年来,由于连续扩招,医学院校现有师资队伍能否保证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是医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2],而目前有关高校师资队伍研究多着眼于独立学院或高职院校[1,3,4],对普通医学院校师资队伍研究的报道较少。笔者结合全国普通高校师资的最新统计数据,分析2所普通医学院校师资现状,以期找出普通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以2所普通医学院校2010年教师基本情况以及其网站公布的数据作为资料来源,结合教育部网上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最新统计数据[5]进行综合分析。2所普通医学院校地处同一省,有悠久的建校历史,现拥有的系或专业数大致相当,均设有硕士点,暂无博士点。

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考虑到指标的简便性及可获性,同时参考有关文献报道,本研究主要采用体现师资队伍数量的指标(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比例、生师比)及体现师资队伍质量的指标(专任教师中正高比例,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比例,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博士比例,45岁以下教师比例)。指标中的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证,承担各级各类教学工作的人员;有教师资格证并曾承担过教学工作的非教师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也属专任教师。2所院校与全国普通高校上述指标的比较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所普通医学院校师资数量

由表1可知,2所院校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比例接近,检验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666),但2院校该指标均高于全国普通高校水平(均P<0.001)。2院校生师比极为接近,但相对于教育部2004年提出的合格医学院校生师比标准16(《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来说,该指标值稍高,说明2所普通医学院校师资数量不足。

表1 2所普通医学院校师资数量

2.2 2所普通医学院校师资队伍质量

2.2.1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见表2) 由表2可知,2所普通医学院校师资队伍职称构成不同(P=0.015,<0.05),差异主要在中级和初级及以下职称构成比例上,正高及副高职称构成比例相似,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约占35%左右。2所普通医学院校师资职称构成与全国普通高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2所普通医学院校中级职称教师比例均高于普通高校,而初级及以下低于全国普通高校。

表2 2所普通医学院校专任教师职称结构[n(%)]

2.2.2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见表3) 由表3可知,2所普通医学院校专任教师学历结构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全国普通高校平均水平相比,一所普通医学院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较全国水平低(P<0.001);另一所普通医学院校则与全国平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673)。

表3 2所普通医学院校专任教师学历结构[n(%)]

2.2.3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见表4)

表4 2所普通医学院校专任教师年龄结构[n(%)]

由表4可知,2所普通医学院校教师年龄结构基本相似(P=0.639),与全国普通高校平均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院校45岁以下教师所占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3 2所普通医学院校突出人才数量(见表5)

表5 2所普通医学院校突出人才数量[n(%)]

由表5可知,虽然同为普通医学院校,但相对而言,院校1拔尖人才并不突出,不利于提高该院教学、科研整体水平,急需培养具有国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学术人才。

3 讨论

在研究高校师资队伍构成时,由于目前评价指标体系还未统一,需在众多师资队伍构成要素中辨析出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因素,同时还应考虑到指标的简明性和数据的可获性。李平等对在国内一流大学师资的研究中,采用的评价指标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及活力指标[6]。方晓田在对重庆独立学院师资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评价师资质量的指标[1]。本次研究因所研究院校为教学型而非研究型普通医学院校,故主要采用了体现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的指标。

本文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中,生师比是关系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直接反映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评价指标[7]。生师比定义为学校的学生人数与教师人数之比,表明一个教师负担的学生人数,由于该指标的简明性,它被许多国家及国际教育组织采用,用来衡量或比较学校的办学效益,甚至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之一[8]。医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医学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其生师比不能过高,过高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按教育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医学院校生师比应为16,本次研究中的2所普通医学院校生师比分别为16.2和16.9,高于我国重点医学院校3.8~13的生师比[2]。因此,不论是满足医学教育的现实需要,还是着眼于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在维持现有招生规模不变的情况下,2所普通医学院校应增加教师数量,解决生师比高的问题,确保医学教育质量。

从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来看,2所普通医学院校师资职称结构呈两端少、中间多,较为合理,但是2所院校专任教师职称构成与全国普通高校平均水平存在差异,体现在中级及以下职称构成比例上,2所院校中级构成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初级及以下低于全国水平,高级比例相似,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约占专任教师的35%左右,高于教育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提出的应达30%的标准,说明经过近几年的调整,2所普通医学院校专任教师职称结构趋于合理。从学历结构来看,2所普通医学院校师资学历构成不同,均高于教育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提出的应达30%的标准,不过,从发展的角度看,还应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比例,因为师资学历层次的高低及其所占的比例是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高学历比例越大,教学科研水平相对越高。可以肯定的是,2所院校已制定一系列措施以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如新进教师必须具有研究生学历,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2所院校师资的学历结构会不断优化。从年龄结构来看,2所院校教师年富力强,45岁及以下教师所占比例约占85%,略高于全国普通高校平均水平,这与2所院校大批引进中青年硕、博士教师有关,这些高学历教师知识更新速度快,能主动接触学科前沿进展,使师资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但也应看到,青年教师社会经历和教育背景与老教师有很大不同,思想易受外界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应为他们配备1~2名高年资教师,做好其教学、科研上的传帮带工作,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树立敬业精神,帮助他们渡过思想关、教学关和科研关[9]。

总体来说,近年来医学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已取得成效,教师数量明显增多,师资队伍结构也日臻合理,发展趋势较好,但仍存在不足。如教师数量总体不足;师资在各院系和学科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基础课和新办专业较为缺乏师资,实验教师整体数量和质量令人担忧。因此,在人才引进时应考虑现有办学结构,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层次,在解决教师数量问题的同时,考虑师资在学科、年龄、学历、职称及学科等在各院系中的合理分布问题。同时,对引进人才加强岗前培训,健全教师考核和培养机制,促进教师长远发展,从而推动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进入良性循环。

[1]门寒隽,郭立,殷晓丽,等.构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合理生师比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1):14~17.

[2]关远见.改善现状与改变现状——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困惑与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7):2~5.

[3]方晓田.重庆市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贺应根,夏金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24(374):47~4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最新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2.jsp?tablename=126136434311358 0,2010-03-20.

[6]李平,吴庆文.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我国34所“985工程”高校的实证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8~12.

[7]管培俊.关于高校人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EB/OL].http://gaige.ccnu.com.cn/news/view.asp?id=718,2006-01-03.

[8]杜智敏,王静,周萍.论高等学校生师比与办学效益[J].教育研究,1998,(5):61~66.

[9]童晓明,方竹根.目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5,(8):31~32.

G451.2

A

1671-1246(2011)07-0005-02

注: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2009年资助项目(CJS09-79)

猜你喜欢
生师专任教师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生师互动对本科数学教学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有效参与,构建“生师”角色转变的翻转教学高效课堂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教学过程”的高职专任教师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研究
乡村学校生师比下降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仍有待提升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