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80后”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与公共图书馆的作为

2011-11-02 06:48翟莹昕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22
关键词:农民工图书馆培训

翟莹昕(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22)

论“80后”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与公共图书馆的作为

翟莹昕(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22)

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80后”农民工的文化和生活现状,找出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的种种制约因素,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应该利用优质的服务、现有的丰富的文献资源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公益活动来吸引农民工读者,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农民工;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

农民工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支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并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贡献着重要力量。“三农问题”的专家韩俊表示,截止到2010年2月23日,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民工大约有2.3亿至2.4亿人,其中“80后”农民工群体约占一半左右的数量,其中“90后”有4000多万人。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给“80后”农民工明确了“身份”——新生代农民工。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为:受教育的程度不仅比他们的父辈要高许多,而且有新的知识信息需求。由于向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知识援助,不仅可以保障农民工的信息知识权,还可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如何满足“80后”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应该思考的热点问题。

一、“80后”农民工文化水平及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随着各地政府出于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虽然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比以往有大幅度减少,但是其他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状况,仍然备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2009年笔者在做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问题研究”的课题时,曾对农村居民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并对100名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及文化生活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80后”农民工文化水平现状

图1 农民工文化水平及接受培训情况

“80后”农民工的文化技能水平虽然比他们的父辈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满足不了用工者的需求。从图1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其中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数占数据总人数的60.2%,高中文化的占26.7%,小学文化的占10.4%,大专以上文化的占2.7%。初、高中毕业的农民工占绝大多数,其中有45.2%的农民工接受过专门培训,54.8%的农民工从来没有经过培训,即使接受过培训,也多为以实践为主的师徒相传的培训方式,并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学校式培训,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用人单位与农民工在双向选择过程中都无法满足对方的需求,致使农民工的生活比较贫困,因此有很多年轻的农民工都希望在闲暇的时间里可以接受到相关培训,这种学好一门技能以满足将来的生计需求,是多数农民工的渴望。

(二)“80后”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

图2 农民工闲暇时间的生活

通过图2可以看出,农民工的闲暇生活无聊乏味,主要活动内容是睡觉和看电视。据调查显示,虽然农民工在城市里打工,但多数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支出几乎为零,文化生活几近空白。农民工同样向往美好的文化生活,这就迫切需要文化援助,因此公共图书馆向农民工提供文化援助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公共图书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目前的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的种种制约因素分析

在现代化社会的今天,弱势群体应当倍受社会的关心与帮助,因此在保障其基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应关注其精神文化生活。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的文化机构,应该承担起提高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责任,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的文化服务非常有限,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心理障碍

绝大多数的农民工来自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由于他们以往的生活方式与城市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使得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缺乏自信,这就削减了他们从公共图书馆获取现代文化成果的勇气和信心。“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数人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虽然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是收入偏低且不固定。在这种生活境况中,他们往往自认为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人,因此很难对城市的公益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对公共图书馆的用途与性质的了解,他们对现代城市的文明既向往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困惑,他们缺乏自信和勇气走进公共图书馆这样的公共场所去接受文化服务。

(二)经济障碍

利用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都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押金或费用,这些费用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收入不高且工作生活不固定的农民工来说,拿出自己的一小部分收入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是难以接受的,同时公共图书馆搞什么优惠活动,只要是需要付费时,他们还是会把这种文化消费当作是一种“奢侈”活动而舍弃掉。

(三)文化障碍

农民工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半数以上的农民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文化程度偏低的人群聚集,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自身继续学习的热情。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农民工感兴趣的图书多为一些通俗、言情及武打小说,因而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对他们来说大多缺乏吸引力。从吉林省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来看,省图开架阅览室提供1976年以后各类中文图书9万余册,主要有哲学、经济、军事、文学艺术、历史和数理化、医疗、工业、交通、环境等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等图书,其中中外小说、纪实文学、散文、人物传记仅为2800余册,数量不多的农业科技书籍对于农民工来说又过于深奥,还有一些专业书与农民工的当前需求相脱节,同时图书馆举办的一些高雅的、很有特色的讲座、培训,农民工又认为过于高雅很难理解。由于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真正面向农民工所举办的技能培训几乎还属于空白,再加上进入陌生环境后的天然畏俱心理,因此构成了他们利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文化障碍。

三、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的必要性

(一)让农民工享有文化权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

文化权是以公平为核心的公民工权利,因此人人都应享有文化权。公共图书馆就是国家和政府为了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而设立的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农民工的文化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对他们提供特殊的帮助和扶持,使其不断地自我发展与完善,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提供社会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农民工由于自身生计的需求和社会建设的需要而进入城市打工,由于他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致使社会关系网被打破,因此在陌生的城市中生活他们往往缺乏自信与安全感,而社会风险又容易发生在这些承受力较低的群体中,这些因素的长期积累都将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共图书馆一直倡导人文关怀,希望在提升自身地位的同时,也能关注社会的各个不同群体,并重点关注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公共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包括规范人的价值观、判断力、生活习惯及风俗习惯,可以使农民工摒弃原有生活中的陋习,使市民转变对农民工的歧视,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援助是农民工自强、自力的根本途径

农民工往往是因为文化水平偏低而找不到收入相对较高的工作,从而导致了其经济上的贫困,而知识援助却是从根源上解决贫困、实现富裕的有效途径,因此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文化设施有义务对农民工实施文化援助,并举办相关培训;提供文化科技书籍是重要的援助措施,这样可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与科技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同时提升他们的参与意识,使农民工在参与中不断自我提高,以增强其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四、公共图书馆对农民工实施文化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一)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

第一,美国图书馆学大师谢拉说:“服务,这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这就是说,图书馆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图书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同样是服务,因此当公共图书馆面对农民工这样一支庞大的特殊群体时,更应该把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第二,要以平等的心态善待农民工读者。农民工由于处于弱势地位,常常受到歧视,甚至遭受不平等待遇,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经常对馆员进行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所有的馆员懂得,不能歧视任何一位读者,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位读者,而且应该特别关怀弱势者,这不仅是社会的责任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二)利用书刊文献,提高农民工文明素质

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为农民工提供阅读书刊文献的机会,并开展相应的读者活动以达到提高农民工素质的目的。农民工由于长期受农村落后的经济、教育条件的制约,因此文化素质偏低。由于农民工长期受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形成了一些陈旧的习俗与观念,因此农民工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弱势地位是很难的。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呼吁:“加强农民工教育,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既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民工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愿望,是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使农民工群体懂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公共图书馆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可以丰富农民工业余生活的活动。可以设立“流动图书馆”,把经过挑选、思想健康、知识性强的优秀书籍送到农民工的手中;夏季可以在广场等地免费为群众和农民工播放电影、百家讲坛、戏曲等娱乐节目,使文化的细雨“润物细无声”,以此农民工在娱乐活动中接受到的现代文明的洗礼与熏陶,可以使他们逐渐摒弃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市民。

(三)组织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免费的技能培训,以此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公共图书馆应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免费的技能培训,并根据农民工普遍体现出的文化水平偏低,技术能力差等特点,联合相关部门免费为农民工提供一些最基本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掌握一些实用的技能;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应举办文献检索培训,教会农民工检索途径和使用新技术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掌握在图书馆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他们可以无障碍地利用图书馆,使公共图书馆真正能在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关注“80后”农民工群体,培养和塑造一批崭新的城市生力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帮扶农民工群体做出贡献。

[1] 范并思.图书馆精神的历史缺失[J].新世纪图书馆,2004(6):3-7.

[2] 庞思旭.试论我国图书馆的危机与危机管理[J].现代情报,2005(2):109-111.

[3] 李巧玲.谈公共图书馆如何为农民工服务[J].河北科技图苑,2006(5):69-71.

[4] 邓冰.关于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5(7):166-168.

[5] 胡杨玲.青年农民工公共图书馆消费的实证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8(4):82-86.

The Post-80's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Cultural Requirement and Services of Public Libraries

ZHAI Ying-xin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we conclude the cultural and living situation of Post-80's migrant workers,find out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constrain the public library services for the migrant workers,propose that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make use of high-quality service,the existing rich literature resources,and to carry out charitable activities aiming at attracting migrant workers and contribute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migrant workers; cultural requirement; public library

G258.2

A

翟莹昕(1979-),女,硕士,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农民工图书馆培训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图书馆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去图书馆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