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两岸交流 推动共同发展海峡两岸生技与医材交流工作小组会议在京举行

2011-11-04 05:15文图中国医药科学郝琳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7期
关键词:生技医药卫生海峡两岸

文图/《中国医药科学》记者 郝琳文 源 慧

促进两岸交流 推动共同发展海峡两岸生技与医材交流工作小组会议在京举行

文图/《中国医药科学》记者 郝琳文 源 慧

8月16日,“海峡两岸生技与医材交流工作小组会议”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生技与医材交流工作小组的成员和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据记者了解,出席会议的台湾代表有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执行长、两岸生技与医材产业合作工作小组总召集人汪嘉林;研发处处长、科技研发组主任阮大同;产业策进处主任、执行秘书陈启祥;植物药品组博士、计划推动组主任吴瑞钰;产业服务组组长、主任夏尚朴;产业资讯组研究员、主任刘祖惠;产业服务组副研究员、专案经理赖琼雅;产业服务组助理研究员、专案经理李彦璇等。

出席会议的大陆代表有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彭玉;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会长赵同彬;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副会长方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副会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医药国际交流中心顾问黄纪晔;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少丽;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秘书长吴朝辉;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高级顾问肖梓仁;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常月芬;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秘书长孟建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总编室主任王光跃等。

在本次会议上,台湾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产业策进处主任、两岸生技与医材产业合作工作小组执行秘书陈启祥对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的成立背景、组织构架、业务范围、研发策略、产业服务、重要成果等作了演示介绍。台湾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执行长汪嘉林希望两岸能够探讨两岸发病率较高的肝癌、胃癌、肺癌等疾病的药物研发与临床试验等合作的可能性。台湾的专家希望两岸应开展新药临床实验互认标准的探讨工作,减少重复试验,使在台湾已经研发出的新药能尽快进入大陆市场,并建议在明年举办两岸生物技术交流论坛,作为台湾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和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于2010年在台湾成功举办的两岸生物技术交流与合作搭桥项目活动的后续会议。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赵同彬会长对台湾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执行长汪嘉林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海峡两岸生技与医材交流工作小组前期的筹备和工作情况。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彭玉理事长在会上讲到,今年6月率团到台湾访问,与台湾医药卫生部门的专家进行了接触,了解到海峡两岸在医药卫生交流方面非常活跃,深感两岸的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两岸从临床到学术等方面,有很多值得互相学习和交流合作的地方,两岸应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或者中药开发等方面开始交流,再进一步深入到研发、产业、标准互认等方面的合作。

会上,两岸代表一致认为,我们搭建的两岸生技与医材交流平台,使两岸的医药生物技术科研单位和企业可以沟通,实现互赢,真正为两岸的百姓健康服务。两岸代表还就在今年11月7至9日举行的“第五届医药生物技术论坛”上,开展海峡两岸GCP/GMP标准互认研讨的事宜进行了讨论。来自两岸的与会代表们高兴地表示,会议时间虽然短暂,但是经过双方的磋商,已经达成很多方面的共识,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生技医药卫生海峡两岸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欢迎关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新媒体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全球生技市场与台湾生技产业发展现况
医药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