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对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感知与态度
——对成都市黄龙溪古镇和洛带古镇的调查分析*

2011-11-07 08:03黄玉理
关键词:古镇旅游业居民

黄玉理

(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社区居民对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感知与态度
——对成都市黄龙溪古镇和洛带古镇的调查分析*

黄玉理

(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旅游影响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外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也是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实施的一种保护。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四川成都黄龙溪古镇和洛带古镇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就当地社区居民对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的感知与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比较分析了两个古镇居民的感知和态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社区居民;旅游业;旅游规划;古镇旅游;可持续旅游

一、引言

旅游业被认为是具有巨大经济发展潜力的“无烟工业”,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甚至成为某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大众旅游的出现,世界旅游业空前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些旅游目的地,这种超承载力的旅游接待,使得旅游业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旅游地的生态环境、社会文化遭到破坏,一些旅游地的资源出现严重的萎缩和枯竭现象,旅游业不再是“无烟工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定了整套的行为规范和具体的操作程序,提出“可持续旅游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1]

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旅游业利益相关者角度研究旅游业的影响。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调查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旅游发展态度的文献最多[2-12],也有大量的学者提出各种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理论[13-15],并选择个案进行实证研究。尽管如此,少有学者调查居民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感知。本文以古镇为例,通过实证调查研究与分析,了解当地居民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进而了解旅游发展过程中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期望以及居民与旅游发展的矛盾,以期为更好地开发旅游和构建和谐旅游社区服务提供参考。

二、研究区域概况

成都市建设局所重点打造的24个天府古镇中包括黄龙溪古镇和洛带古镇在内,两者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黄龙溪古镇距成都市区约47公里,洛带古镇距成都市区约18公里,后者有较好的地理优势,客源市场比较广。两个古镇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等旅游资源,但旅游发展的时间有所不同,发展的成效也不同。

表1 研究区域概况

黄龙溪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黄龙溪古镇镇域内及附近区域内的东汉崖墓、古代水利工程、古街、古寺庙、古民居等以及舞龙、舞狮、烧火龙等传统民俗文化节目每年吸引了上百万人次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从1997年至2000年,黄龙溪分别接待了120万人次、150万人次、160万人次、164万人次的游客[16],2004年和2005年游客接待量也都在120万人次以上(根据黄龙系景区管理委员会2007年提供的数据资料整理而得)。洛带古镇真正的旅游开发得比较晚,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及之前接待了不少旅游者,但旅游的发展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近几年古镇的旅游得到了发展的迅速。2002年,年接待游客人次数达40万人次;2004年,年接待游客人次数达74万人次[17]。

三、研究方法

目前还没有国内学者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衡量尺度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同时国际旅游学术界也没有形成共识,普遍使用的方法与尺度也尚未出现。在国际著名学者Hwan-Suk Chris Choi和Eran Sirakay的研究中,通过六个方面测量古镇居民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态度,即感知的经济利益、感知的社会与环境影响、社区利益、游客满意度、环境可持续、社区参与[18]。本文在进行调查之前主要是参照了上述成果中所提出的研究方法及指标体系[17],结合国情设计了问卷以调查社区居民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感知与态度。问卷内容包括:(1)感知项,由33个认知项构成,采用李克特(Likert)量表,分1~5个等级,1=完全不同意, 5=完全同意。(2)关于居民的个人信息资料。采用SPSS11.5和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时间为2007年10—11月,调查工作人员沿着古镇街道和古镇周围到居民家中发放,填写问卷的居民必须在18岁以上,现场填写,现场收回。此次调查两个古镇分别发放300份问卷,各自收回有效问卷237份和262份,有效率分别达到83.16%和95.62%。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样本的随机性比较理想,囊括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状态、参与旅游业的深度不等的居民。两个古镇的男女比例相当,女性的比例均大一点;两个古镇的被调查者74%以上都是18~41岁的居民;在受教育程度方面,两个古镇被调查居民的学历普遍偏低,均以初中和高中学历的居民你为主;两个古镇被调查居民以个体户和在职人员居多,比例相当;黄龙溪古镇居民旅游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小于等于10%和11%~40%之间的居民比例相当,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程度普遍比洛带古镇的居民高。从以上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分布来看,说明本次调查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均值与T检验

均值分析结果显示,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经济积极影响,黄龙溪古镇居民均有强烈的感知,其均值都在4以上;而洛带古镇居民在“旅游给古镇带来了收入”、“全体居民都应该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能为古镇带来重要经济贡献”和“旅游给古镇带来了收入”等项的感知并不那么强烈,比黄龙溪古镇居民的感知要弱。说明两个古镇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不同,居民对旅游积极经济影响的感知程度也不同。

从分析数据还可以看出,从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来看,两古镇居民比较同意旅游的发展要保护古镇的环境,需要减少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对“旅游者的到来打乱了我的生活”、“旅游的发展使我的生活质量下降了”和“古镇的休闲娱乐设施被旅游者过度利用”的感知很弱,对旅游发展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其他负面影响也保持中立态度。两个古镇的旅游业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旅游业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没凸显或者居民对此还没有强烈的感知,表明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还未超出居民的社会和心理承载力。

要保证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保护尤其重要,两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都有强烈的感知,其均值从4.532 1到4.915 3。黄龙溪居民对“古镇现在和将来的环境必须得到保护”、“旅游的发展必考虑为子孙后代改善环境”两项的感知最强烈,均值分别达到了4.915 3和4.822 0;洛带古镇居民对此的认同感虽没那么强烈,但均值也分别达到了4.720 8和4.618 9。由此看出,就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两地居民均有强烈的感知,非常一致地认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保护古镇的环境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核心。

关于古镇居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与规划,“居民不参与古镇旅游发展的决策也没关系”保持中立,其均值在所有问题项中最小,体现出部分居民对是否参与古镇发展旅游决策制定认识还不清楚,类似的调查结果与我国的国情、社区参与旅游业的条件与现状有联系。其余各项都持同意的态度,两地居民较一致地认为“旅游发展应考虑到全体古镇居民的意见”、“旅游经营活动必须重视旅游者的满意度”、“吸引游者应保证旅游者良好的旅游经历”等。虽然如此,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的认同感远没有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同感强烈。对于古镇规划与旅游规划,两地居民都较一致地认识到了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对“旅游规划应考虑到古镇长远的旅游发展”的认同感最高,两者的均值都达到了该测量范畴的最高点,分别为4.7331和4.5245。

利用SPSS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个古镇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影响项中,旅游对古镇以及居民个人带来的经济影响感知存在显著差异;消极影响项中,旅游发展给古镇带来的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两地居民的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关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除“发展旅游应重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发展旅游应加大古镇环境保护的力度”两项无显著差异外,其余的感知项均存在显著差异;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感知项,“旅游发展应考虑到全体古镇居民的意见”和“吸引游者应保证旅游者良好的旅游经历”两地居民无显著差异,都较一致地认识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重要性;“旅游规划应考虑到古镇长远的旅游发展”和“旅游的发展应考虑到未来的旅游规划”两项,两地居民的感知也存在显著差异。虽然两个古镇的旅游业发展都处于初期阶段,但分析结果说明不同的旅游地的居民对旅游发展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存在显著差异。

表2 旅游可持续发展感知与态度均值分析和T检验

两个古镇的旅游发展有着不同的经历,洛带古镇旅游起步较晚,产业效应没有黄龙溪古镇的产业效应好。洛带古镇离成都市区较近,主要发展休闲旅游为主,不管是团队游客还是散客,多数在古镇只呆半天,没有旅游者的住宿和娱乐消费,旅游收入明显偏少。因此,洛带古镇的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积极影响没有黄龙溪古镇居民感知强烈,表明居民对旅游的积极影响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成正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洛带古镇外地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人口比例较高,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较少,居民对参与旅游业的感知没有黄龙溪古镇强烈,说明居民对此的关注度不高。

五、结论

第一,虽然处于同样的发展阶段,两地的居民对旅游的积极影响、社区参与旅游业以及古镇的旅游规划感知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居民较强烈地感知到了旅游业给整个古镇带来的经济利益,这种统计结果与早期研究旅游经济影响的学者研究结论一样。

第二,由于两地的旅游均处于初级阶段,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还没凸显出来,两地居民的感知并不强烈。但为保证古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被调查居民强烈意识到保护古镇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保护现有环境、减少未来旅游发展对古镇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被调查者也意识到发展过程中居民参与旅游业的重要性,古镇旅游的发展要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旅游规划也同等重要,这关系古镇旅游的长远发展,关系古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由于中国的国情,旅游业的开发主要采取政府主导模式,与国外相比,居民参与旅游业的层次、方式和深度都具有一定的差距。

[1]谢亚南.论旅游可持续发展[J].零陵学院学报, 2004(9):102.

[2]戴凡,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J].人文地理,1996,11(2): 37-42.

[3]陆林.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1996,11(4):377-382.

[4]李凡,金忠民.旅游对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J].人文地理, 2002,17(5):17-20,96.

[5]宣国富,陆林,章锦河,等.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6):741-746.

[6]黄洁,吴赞科.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态度研究——以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长乐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3,18(6):84-89.

[7]谌永生,王乃昂,范娟娟,等.主社区居民对旅游效应的感知研究——以敦煌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2):73-77.

[8]吴忠宏,洪常明,钟林生.居民对生态旅游认知与态度之研究——以澎湖列岛为例[J].旅游学刊,2005,20 (1):57-62.

[9]杨兴柱,陆林.城市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5 (2):44-50.

[10]Pizam A,J Pokela.The Perceived Impacts of Casino Gambling on a Community[J].Annals of Touris m Research,1985,12(2):147-165.

[11]Ritchie B J R.Consensus Policy For mulation in Touris m:MeasuringResidentViewsViaSurvey Research[J].Touris m Management,1988,9(3): 199-212.

[12]Mason P,J Cheyne.Residentsp Attitudes to Proposed Touris mDevelopment[J].AnnalsofTouris m Research,2000,27(2):391-411.

[13]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旅游发展限制性因素探析[J].旅游学刊.2003,18(6):100-105.

[14]王良健.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旅游学刊,2001,16(1):67-70.

[15]钱永红.黄龙溪古镇的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5,46(9):32-33.

[16]李铁松,邓小兰,魏菲菲.黄龙溪古镇生态旅游开发初步构想[J].四川环境,2006,25(1):37-41.

[17]吴娲,吴其富.策划规划案例回访:洛带古镇是如何走向世界的[EB/OL].http://www.jllytz.com/showpic. aspx?id=38efbb7b-f6db-4ef8-9e3f-9219cef9e187.

[18]张哲乐.浅析成都古镇旅游的雷同性问题[J].商业时代,2007(6):109-110.

[19]Hwan-Suk Chris Choi,E Sirakaya.Measuring residents’attitude toward sustainable touris m: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 m attitude scal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5,43(5):380-394.

(责任编校:夏东,朱德东)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of Commun ity Residents toward Local Susta 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Survey and AnalysisBased on Ancient Town of Huanglongxi and Luodai of Chengdu

HUANG Yu-li
(School of Tourism and Culture Industry,Chengdu University,Sichuan Chengdu610106,China)

The researches on tourism impact have been a focus in touris m circle in recent years by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also been concerned by all over the world,which is a way for protecting human being’s living environment.Learning from current research methods and achievements abroad and taking ancient towns of Luodai and Huanglongxi of Chengdu as an example,this papermakes survey and research on community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towns from aspects of economic,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based on spot survey 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whether there is difference of perception and attitude be tween the residents of the two ancient towns.

community residents;tourism industry;touris m plan;Ancient Town touris m;sustainable touris m

F592.3

A

1672-0598(2011)01-0067-06

12.3969/j.issn.1672-0598.2011.01.011

2010-11-27

四川省旅游局、四川省旅游协会重点研究课题(川旅研[07-011])

黄玉理(1977—),女,四川简阳人;讲师,在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任教,旅游管理硕士,主要从事旅游文化与影响等研究。

猜你喜欢
古镇旅游业居民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石器时代的居民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古镇之旅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古镇——镇远古镇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