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创新

2011-11-08 10:00阚艳红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1年5期
关键词:标准化顾客标准

阚艳红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沈阳工程技术处 (辽宁 新民 110316)

浅谈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创新

阚艳红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沈阳工程技术处 (辽宁 新民 110316)

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由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我国企业对标准化管理更加重视。但是如何开展标准化活动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参与国际竞争,很多企业对此并不十分清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工业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标准化管理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1 工业企业标准化管理现状

1.1 取得的成绩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企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①在贯彻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标准的同时,企业制定标准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②建立了专、兼职标准化管理部门,负责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③建立了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组成的较为健全的企业标准化体系;④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和经济责任挂钩,促进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⑤为与国际接轨,企业开始建立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开展其它区域和行业认证活动,同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其中重点行业国际标准的采标率已接近70%,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⑥为适应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企业开始贯彻实施绿色标准,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

1.2 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企业标准化管理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具体表现在:①企业标准化竞争的意识不强,观念落后,管理者没有把标准化作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战略途径。大企业安于现状,小企业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以及计量检测手段落后,不能有效贯彻和实施标准。一些小企业甚至还处于无标生产状态。②企业标准体系不健全。有的企业只重视产品标准的制定,忽视与产品标准配套的其它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标准修订周期长,标准之间的协调性差,不适用市场需要。③不善于参照国家标准制定企业的内控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率还比较低。④管理机制落后,企业标准化科研成果少,缺少具备综合素质的标准化管理人才。⑤企业认证搞形式主义。将质量认证当作广告宣传,真正从改善质量管理着想的企业并不多,认证效果不理想。

2 工业企业标准化管理必须创新

我国企业要想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只满足学习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实际状况,在学习和借鉴先进企业经验的基础上,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我国工业企业新形势下标准化竞争的唯一途径。

2.1 管理创新的内涵

所谓标准化管理创新,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改变标准化管理现状,以建立差别优势,更好地满足顾客的期望和需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标准化管理的观念、标准及标准体系、模式及管理机制等方面赋予新的涵义。首先,企业标准化管理创新的依据是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需要;其次,创新要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期望和需要为中心,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最后,标准化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它不是孤立的,是当前我国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结果和现实选择。

2.2 管理创新的意义

(1)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目前我国的工业企业无论在经营理念还是管理模式上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顾客的需要已经成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标准化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必须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理念和机制的转变进行创新。经过创新的标准化将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及可持续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特别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市场全球化的需要,要求我国工业企业标准化要摆脱传统的方式和观念,建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产品竞争,标准先行。将标准化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战略手段是我国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企业管理与国际接轨,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3)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进行标准化管理的创新。标准作为技术的载体,与技术创新是密不可分的。标准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和结果。没有标准化的技术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标准化管理创新是我国民族工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3 工业企业标准化管理创新内容

3.1 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创新的前提和依据,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标准化管理观念,企业不可能实施创新行为。传统的标准化理念将标准化管理定位在“技术基础”和“管理手段”方面,称之为“科学管理”观念,其管理宗旨为“产品合格”。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科学管理”观念指导下的企业标准化工作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它不可能成为构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甚至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改进与提高。事实上,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标准化活动中投入了大量资源,通过取得国际标准化的控制权占领市场份额,其行为已经超出“科学管理”范畴。因此,鉴于我国企业面临的内外形势,当前必须树立标准化的“竞争管理”观念,其管理宗旨是通过获得“差别优势”,让顾客更满意。

(1)企业要树立标准化管理的竞争意识,它是“竞争管理”观念的核心。竞争意识表明标准化不仅仅是企业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而是企业的一项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方法。

(2)企业要树立标准化管理的战略意识,它是“竞争管理”的依据。企业必须进行标准化的战略规划,制订明确的企业标准化战略目标,并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策略。企业标准化战略应与营销战略紧密结合,为企业整体经营战略服务。

(3)企业要树立标准化管理的协作意识。企业营销环境复杂多变,要求企业必须与科研院所、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同行业竞争者、供应商以及客户紧密协作。尤其是与国内竞争者,应携起手来,结成标准化战略联盟,共同研究和制订相同领域的技术标准。

(4)企业要树立标准化管理的超前意识。它要求企业时刻把握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脉搏,洞悉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标准化活动要有前瞻性,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还要满足消费者潜在期望和需求,才能始终处于行业发展的前沿,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3.2 标准创新

标准创新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创新的核心。企业标准化实质就是制订和实施标准的活动。

(1)在标准的确定和使用程序上要有创新。企业要改变生搬硬套国家标准这一传统思路,而应以市场为导向,在参照标准化管理创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订本企业的内控标准。科学的程序应该是“了解顾客需求特性—确定适用标准—技术开发—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通过市场调研获取潜在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特性。然后,研究、建立技术要素与顾客利益的联系,把顾客需求转换成产品的技术特性,通过评价和测试,最终形成产品标准。

(2)要有超前意识,充分考虑产品满足顾客的潜在需求。在制订标准时必须把员工的职业健康、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确定和贯彻绿色标准是企业今后标准化活动的必然趋势。不重视员工和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生产经营过程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定要被市场竞争所淘汰。“个性化”和“绿色化”的标准有利于增强产品的差别优势。

(3)标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以及竞争者等情况适时修订和完善,始终保持标准的先进性、适宜性和配套性,才能为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有效突破国际营销绿色壁垒。

(4)标准创新的同时要进行技术创新。标准是技术要素和特性的载体,标准创新实质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标准内容确定之后,需要把具体的技术要求变成现实。这就要求企业一定要增加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否则不可能处于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企业竞争实际表明,产品生命周期正随着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而缩短。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增加资源投入,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不重视资金投入和产品开发的企业即使制订了高水平、具有差别优势的产品标准,也没有能力付诸贯彻实施。

3.3 模式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标准化工作主要靠政府的推动。主要表现为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定期提出标准化发展规划,相关部门制订标准,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只是被动地去执行,然后由国家主管部门来监督检查标准的执行情况。由于忽视了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市场的需要,这种模式导致了当前我国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消极”、“被动”和“落后”的局面。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必然需要制订有利于向顾客提供令其满意的商品和更大市场占有率的产品标准。企业需要什么标准,实际是由市场驱动的结果,而不是行政计划。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标准化活动应遵循“市场驱动”的管理模式。这一新的模式包括:①企业标准化活动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使产品合格,而关键要让顾客满意;②企业制订标准的依据是顾客的需求特性、竞争者的标准体系和国内外标准化法规及颁布的相关标准;③通过与标准化主管部门、科研院所、竞争者、供应商、客户或联盟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实有标准体系;④企业标准化应具有差别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只有做到这一点,相对于竞争者而言,才能让顾客更满意;⑤检验企业标准化活动效果的尺度是“差别优势”和“顾客满意”。

“市场驱动”管理模式具有的优势有:①建立标准体系的依据是以顾客需要为主的市场环境力量,这样标准体系更科学;②充分发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企业不是被动地执行既定的标准,而是参与制订标准;③主动与有关环境力量协作,建立和完善市场主动权;④用差别优势和顾客满意评价标准化效果比传统模式用经济效益评价更科学。因为“竞争管理”观念下的标准化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还是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仅凭经济效益来评价企业标准化活动的成果容易使企业脱离市场,将标准化局限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领域,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⑤企业标准化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具有显著的“应变”能力。

3.4 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创新的保证。具体包括标准化管理的用人机制、科研与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监控机制等内容。

(1)要建立新型的标准化管理用人机制。新型的用人机制强调3个问题:①引进专门的标准化管理人才,同时培训企业相关人员;②标准化管理人员的知识面要广,内容要新,要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③借用“外脑”,聘任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为企业标准化活动出谋献策。

(2)要建立标准化活动的科研与激励机制。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促进企业标准化科研成果的积累和提升。

(3)建立科研成果的监控机制。提出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建议在企业内部设立“标准化决策咨询委员会”,指导和监督企业标准化的科研及管理工作。

(4)建立标准化管理的评价机制。既要定期对企业标准化活动进行评价。评价的依据是与国内外竞争者相比企业标准化的差别优势和顾客的满意度。差别优势是企业获得比竞争者更高的顾客满意度的途径,更高的顾客满意度是差别优势的直接结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标准化管理创新是我国工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标准化管理创新要进行观念上的创新,标准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创新的核心,机制创新是落实的保证。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标准化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其内容,在当前加速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视和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创新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路萍

2011-03-15

猜你喜欢
标准化顾客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让顾客自己做菜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