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桑树资源调查

2011-11-15 06:35利,张林,李
丝绸 2011年12期
关键词:桑树生境种质

刘 利,张 林,李 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蚕业研究所,江苏 镇江 212018;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镇江 2120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桑树资源调查

刘 利,张 林,李 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蚕业研究所,江苏 镇江 212018;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镇江 212003)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个地区(市、州)14个县的桑树资源考察,收集到36份桑树资源,并对资源的生境条件、形态特征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发现新疆桑树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特别是古桑资源众多,但新疆桑树资源的保护还未得到足够重视。建议加强原生境保护,同时繁殖入国家种质资源圃,进行非原生境保存,加强新疆桑树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桑树;种质资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亚欧大陆腹地,东经73°40'~96°23'、北纬34°25'~49°10'。东西长约2 000 km,南北宽约1 600km,总面积166.49万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新疆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降雨量稀少,奇特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疆桑种质资源。新疆桑树品种资源分布面积广,大致可分为昆仑山北坡桑树自然区、天山南坡桑树自然区、天山东部山间盆地桑树自然区、天山西部伊梨河谷盆地桑树自然区和天山以北温凉气候地带桑树自然区五大桑树自然区[1]。

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与气候条件,新疆的桑树种质资源大多具有抗风、抗旱、抗寒等优良性状。另外,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出口,新疆在中国蚕丝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此两方面来看,新疆都具有重要的考察价值。20世纪60年代起,对新疆的桑树资源进行过考察,收集到了100余份种质资源[1]。但由于受当时考察条件的限制,没有对桑树种质资源进行精确定位,不利于对这些资源进行长期监测。同时,上次考察至今已有几十年,由于旅游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很多原生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有的则遭受破坏,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一地区进行再次考察。

1 考察区域及自然条件

1.1 考察区域及时间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新疆和田地区蚕桑科学研究所于2010年6―7月,组成考察队,历时半月,行程5 300km余,对吐鲁番地区、塔城地区、克拉玛依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椤盟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主要蚕桑资源分布区进行了考察。

1.2 考察区域自然条件

新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环抱,境内冰峰耸立,沙漠浩瀚,草原辽阔,绿洲点布,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哈密、吐鲁番一带称东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分别位于南、北疆,形成了新疆神奇独特的自然景观,冰峰与火洲相望,沙漠与绿洲为邻。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2007年平均气温10.9 ℃,年均天然降水量165.6 mm。区内山脉融雪形成众多河流,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具有典型的绿洲生态特点[2]。

本次具体考察地区包括天山东部山间盆地桑树自然区哈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的吐鲁番市、鄯善县,天山西部伊犁河谷盆地桑树自然区的霍城县、伊宁市,天山以北温凉气候地带桑树自然区的白碱滩区、克拉玛独山子区,天山南坡桑树自然区的轮台县、库车县、温宿县,昆仑山北坡桑树自然区的阿图什市、疏附县、皮山县、策勒县、于田县。考察区域涉及天山南北、沙漠绿洲,基本涵盖了新疆的所有气候类型、土壤类型和生态类型,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

2 桑树资源分布与保护现状

2.1 调查方法

考察过程中,详细记录地形、地势、坡向、植被、土壤等资源生境条件,观测枝条皮色、芽形状、叶形状、叶尖、叶基、叶缘等资源主要形态特征,用皮尺测量树干胸围(根茎以上离地面1.3 m处的主干带皮围度),用手持GPS仪测量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所有数据记入桑树种质资源考察收集数据采集表。

2.2 分布现状

考察中,发现新疆桑树资源分布十分广泛。从东经75°到90°、北纬36°到45°,从海拔16 m到1 748 m,都有桑树资源分布。同时还发现了大量桑树资源广泛分布于昆仑山、天山山麓、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带,是中国桑树资源特别是古桑资源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地区。收集各类桑树种质资源36份(表1),部分资源推测树龄100年以上,达到古树标准[3]。新疆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桑树病虫害少。凡是有水源的地方,桑树生长都特别旺盛。这可能也是新疆古桑众多的原因之一。

表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收集的桑树资源Tab.1 Mulberry germplasm resources collected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续表1

2.3 主要类型

2.3.1 自然分布

新疆桑树资源分布广,数量多。村边、地头、路边、渠边,随处可见桑树,甚至在戈壁滩也有桑树生长(图1),多数为白桑类型。在鄯善县连木沁乡发现胸围达5.9 m的桑树(图1b),生长良好,是目前新疆发现的最大桑树。

图1 自然生长的桑树Fig.1 Self-sow mulberry trees

2.3.2 庭院栽桑

桑果是维吾尔民间治疗扁桃腺炎、咽喉肿痛等多种疾病的良药,维吾尔族居民有采食桑果、制膏常年备存使用的习惯,再加上维吾尔族人没有汉族人对桑(音sang)的避讳,自家院内大都种有桑树,其中树龄上百年的庭院桑数量不少(图2)。有白桑,也有药桑,是新疆桑树种质资源保存的一种重要形式。

2.3.3 防风林带

图2 庭院内栽植的桑树Fig.2 Mulberry trees planted in yards

20世纪50―60年代为防风固沙而成带栽植,基本沿田间的主干道栽植。主要为白桑类型,仅在于田县可见成带栽植的药桑。在霍城县兰干乡,现存保留完好的长达2 200 m的防风林带(图3)。

2.3.4 市容美化

城市及单位绿化栽桑是新疆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的韶山路,全路段两侧均采用桑树作为行道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图4)。

2.3.5 生态治理

新疆是中国西北内陆盐碱地的主要分布区,在进行盐碱地治理和利用过程中,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选用桑树栽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5)。

2.4 保护现状

新疆的桑树资源分布广泛,古桑资源众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维吾尔族居民在栽桑树的习惯,农村的维吾尔家庭中大多栽有桑树;另一方面,新疆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较少。

调查发现,对古桑资源的保护各地归口不一,有的地方归林业部门,有的地方归绿化部门。保护状况总体欠佳,只有少数资源已挂牌保护,其中建立保护设施的更少。

3 桑树资源保护、研究与利用建议

3.1 桑树资源保护建议

种质资源的保存主要有非原生境保存和原生境保存两种形式。非原生境保存是指在种质资源自然生长地域之外对其进行保护,其主要保护措施有种子库、试管苗库、超低温库、植物园、种质圃等储存设施;原生境保存系指物种可存活种群在其自然环境中的保持和恢复,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天然公园等途径来保护野生及近缘植物物种。原生境保护是资源保存的重要方式,在资源集中分布区建立原生境保护点,可在当地环境条件下保护各个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证其对生存环境所具有的适应性和进化进程得到有效保护;原生境保护不仅保存了现有的种质资源,而且保护了能够产生新的种质资源的环境条件。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建成116个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原生境保护点[4]。但是,桑树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点建设尚未起步。

根据新疆桑树资源的分布状况与特点,结合新疆特有的生态条件,可以通过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新疆的桑树种质资源得以有效的保护:首先是由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对广泛分布的古桑资源进行普查,建立档案,挂牌保护;其次是要加强当地居民的种质资源保护意识,使种植在房前屋后的庭院古桑得到很好的保存;在加强原产地保护、农家保护等原生境保护的同时,采集种质材料,繁育苗木,引进国家桑树种质资源资源圃保存,确保古桑基因不灭绝、不流失。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争取能在桑树资源集中分布区建立原生境保护点。

3.2 桑树资源研究与利用建议

在对桑树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加强对桑资源特别是古桑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资源能够在自然界各种逆境条件下生存数百乃至上千年,具有对生存环境的强适应性、对逆境的强抗性,可以从中获得优异的基因,在科研和育种中加以利用。

新疆各地均有采食桑果的习惯,药桑在新疆民间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因此,通过采集新疆古桑资源繁殖材料,除对其进行非原生境保存外,还可扩大其种群,对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特别是活性成分等药、食用途相关性状进行全面鉴定和评价,筛选出具有各种用途的优异资源,加以利用。

4 结 语

为明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桑树种质资源的分布与保护现状,开展了对该区的桑树种质资源调查工作。调查发现,新疆的桑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分布于房前屋后、沟渠路边、田间地头、戈壁沙滩等多种生态环境。从种类分,主要有白桑、黑桑等;从用途分,有叶用、果用、药用、生态用、景观用等多种用途,还发现多份达国家三级古树标准的种质资源。调查过程中,对种质资源的地理位置信息、生境条件信息、形态特征信息与保护现状信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记载,为种质的跟踪调查与保护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基础数据。建议通过强化原产地保护、开展迁地保护、重视资源研究与利用等多种手段,实现新疆桑树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促进新疆桑树种质资源的充分利用。

[1] 郭洪荣,买买提依明,吴丽莉.新疆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蚕业,2003,24(4):89-90.

[2] 佚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介绍[EB/OL].(2010-09-14)[2011-09-10].http://xj.weather.com.cn/gywm/gyxj.shtml.

[3] 佚名.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EB/OL].(2007-04-19)[2011-09-10].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158/content-302052.html.

[4] 王述民,李立会,黎裕,等.中国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状况报告(Ⅰ)[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1):1-12.

Investigation of mulberry germplasm resources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LIU Li, ZHANG Lin, LI Long
(Se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enjiang 212018, China;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 212003, China)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of mulberry germplasm resources in 14 counties of 9 districts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36 kinds mulberry germplasm were collected. The habita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germplasm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revealed that so many types of mulberry germpasm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Xinjiang. Especially, so many ancient mulberry trees were found living all over the region.But there is so little attention paid on the protection of mulberry germplasm.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situ conservation sit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mulberry germplasm concentrate area. The collected germplasm should be propagated and preserved in the national mulberry gene bank. And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th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the mulberry germplasm in Xinjiang.

Mulberry tree; Germplasm resources;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S888.3

B

1001-7003(2011)12-0061-05

2011-09-16;

2011-11-06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7FY210400);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NB09-2130135-38)

刘利(1973― ),男,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桑树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的研究。通讯作者:李龙,研究员,博士,lidr@yahoo.com。

猜你喜欢
桑树生境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马桑树儿搭灯台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奶奶家的桑树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哭泣的桑树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红锥种质早期生长表现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