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音乐美

2011-11-16 12:45□谢
声屏世界 2011年12期
关键词:韵母元音音节

□谢 非

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特点形成了它特有的音乐性。只有用音乐才能传达它的声音,只有用音乐传达才不会把它损伤。

首先,普通话的语音有强有弱,有长有短。普通话的音节大多声、韵、调齐全,并且都以前声后韵为基本结构组成。说话声音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元音(母音);一类是辅音(小音)。在普通话语音中,元音占有绝对的优势。它发声响亮,声音可以延长,因为元音是以声带发出的乐音为基础,经过口腔共鸣而形成。在三十九个韵母中,既有舌面韵母,有动听的前响、后响复韵母,也有“低旋律”的鼻韵母。这些声韵母在一起,就形成了分明的音节,能把人的发声与共鸣器官调动起来,使得普通话圆润悦耳。

其次,普通话富有音乐美。人们连续发音说话时,音节、音素、声调相互间隔及相互影响,就产生了普通话特有的轻声、儿化、变调以及语流音变等现象。例如:声调分阴、阳、上、去四声,它使得汉语普通话具有旋律感。这种旋律感与音乐的旋律感有着相似之处。音乐的旋律有四种基本形态:平行旋律、上行旋律、下行旋律和弯曲旋律。发声时,声带颤动频率高,音调就高;声带颤动频率低,音调就低;声带振动由慢到快,声带就是上升调;声带振动由快到慢,声调就是下降调。另外,还有轻声、儿化、变调及语流音变等现象。这些词出现在汉语中,不仅丰富了人们表达时的感情色彩,听觉上也十分亲切柔和。

第三,汉语普通话的节奏美。在播音中,节奏是由全篇稿件生发而出,播者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回环往复。节奏的运用,要以思想感情运动状态为前提条件,以声音弹性为物质基础。没有节奏的帮助,语言表达形式就会过于简单、单调,形式所反映的情感可能被淡化、失去生命力,使受众感到乏味、厌倦,从而破坏作品的魅力,当然就更谈不上美感。

猜你喜欢
韵母元音音节
声母韵母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拼拼 读读 写写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Playing with “ar”
木管乐器“音节练习法”初探
单韵母读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