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艺术

2011-11-16 15:28王斌惠
声屏世界 2011年8期
关键词:亲和力类节目生动

□王斌惠

在标准规范的表达中做到大众化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是来源于生活语言和文字语言的完美结合。在现实生活中,主持人的语言已经成为了受众的示范,读错字音或者语法、词汇使用不当,对人对己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节目主持人的口语表达必须标准规范。当前,有些主持人经常会说:“我有看过吗?”“你有吃过吗?”等等,这些语法都是港澳台同胞根据英语完成式的翻译方法来表达的,这种语法并不是人们所习惯的表达方式,但有些主持人却误认为这是时髦的说法。还有诸如语言粗糙、语病迭出、语音不规范、吐字不清楚、用声不自然等等。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应做到语音准确无误、词语精确规范、语法严谨完整,更应当把语言规范化意识视为一种责任、一项义务。

规范并不是限制,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还要注意大众化,让人人可以听,人人能听懂。要适当地注意语言的美化,要有所加工和提炼。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言语的用词方面,比如“很快便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句中的“便”对于编辑来说只是个普通的常用字,但对于主持人来说却是个很刺眼的字。因为一般来讲,我们说话的时候几乎从不说“便”而是说“就”。 同样,像“由于”“因而”这样的词汇,主持人也往往需要改成“因为”“所以”才比较自然,不会让人觉得是在念书。

在亲切自然的表达中做到生动化

主持人是以广播电视为传播媒介,直接面对广大受众说话的。面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要做到亲切自然和生动。在主持人节目里,无论如何缜密地组织材料,用多么精彩的书面语写成稿子,最终还需转化为易说、易听、易懂的口语进行播出,用谈话对象感到仿佛就在眼前的“说”的方式来播出,而不是念稿子。要做到朴实亲切、自然流畅、生动上口、通俗易懂,这就要求主持人的语言要亲切生动,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怎样才能做好?第一,主持人在说话时,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一人至上,容不得观众说话,与观众要有心理上的沟通和眼神的交流。亲和力缘于对他人的责任感和真诚、自然、不做作,应发自内心,来不得半点掺假。第二,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要表现出人文的真情实感。有声语言在传递信息的同时,由于其音调、音色、力度、节奏的不同,而具有情绪、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丰富表现力,声韵传情的语言感染力、亲和力,使广播电视获得了超过报纸的情感表现力。

在简洁机智的表达中做到个性化

主持人节目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将编好的文字稿转化成口语播出,像解说、新闻评论类节目等;二是以事先组织好的串联词为主线,穿插、组织现场即兴发挥,像综艺类节目;三是没有文字底稿准备的,以主持人的提问应对、评述为主线的现场采访、访谈类节目。这都要求主持人必须找准现场的“语点”和核心内容,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简洁明了。在即时应对中做到又快又得体,简洁机智是其最大的特点。在主持人节目中,有的主持人语言豪放激荡,有的主持人言谈潇洒风雅,有的主持人谦逊含蓄,有的主持人轻松热烈,有的主持人旁征博引,有的主持人风趣诙谐,有的主持人犀利深邃……成功的主持人在透彻了解节目特点、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会有意识地突破某种司空见惯的节目语言模式,构建新的语言艺术框架,并以自身独特个性的艺术魅力,推动观众从陌生到认可、熟悉到欣赏。比如《社会记录》里的阿丘,具有一种调侃中见智慧的个性色彩。这种自然不做作的独特个性来自于其本身特有的气质,也是其他人模仿不了的。现在有些电视台的“个性主持人”往往装扮成类似的风格,操着同样的口气,比划着相似的手势,重复着雷同的词汇,千篇一律地主持着不同的节目。这种非本性流露出的“个性”,属东施效颦。它跟当年八股模式的“播音腔”相仿,最终是画虎类犬,导致魅力的丧失。

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传达着媒体、栏目的主旨思想,渗透着主持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生价值观,因此对主持人语言的要求必须是高层次高水准的。这就需要主持人在实践过程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言魅力,使自己真正成为优秀的、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节目主持人。

猜你喜欢
亲和力类节目生动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