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需要追溯

2011-11-16 15:28朱洪宁
声屏世界 2011年8期
关键词:视窗湖区鄱阳湖

□ 朱洪宁

新闻需要追溯

□ 朱洪宁

前段时间的干旱使江西多个地方受灾,记者前往鄱阳湖中心区进行采访,拍摄回来的画面让人震撼:鄱阳湖的中心已经干涸了,原来的一片湖泽成了草场,河床裸露在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开裂;渔民捕鱼的船只被困在一条小溪中,昔日的鱼米之乡成了平原旱地;生活饮用水紧缺,生活和生产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不过,后来连日的大雨使得这种情况有所缓解,记者报道的重点也从干旱转向了抗洪。笔者曾看过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特写《大雨过后 记者重访湖区》。节目运用了双视窗,让人很直观地对比雨前和雨后湖区的变化;记者上到渔民的船中,对渔民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了解,雨前雨后他们的住行、吃饭问题,还有渔业生产。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记者注意到鱼舱里有几只装满了水的水桶,记者当时问:“大雨过后,我们的饮用水是不是得到了解决?”渔民回答并没有解决。虽然降水很多,旱情有所缓和,但是河中的水很浑浊,混了很多泥沙在里面。他们只能把水装在桶中,加入漂白剂过滤使用。节目还特别突出了一户家庭,他家的房子本来是挨着湖边的,干旱时,房子前面都变成了陆地,而降雨后,水是回来了些,但是离房子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双视窗画面的对比,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降雨过后,干旱湖区的变化特点。其实,这些变化是观众很想知道的。看完节目的第二天早上,笔者在直播间的时候,正好当时在播天气预报,身旁的技术人员就说下这么大的雨,不知道鄱阳湖积了多少水。在干旱的时候,我们告诉观众鄱阳湖旱了,旱得很厉害,画面也很震撼。下大雨了,我们又在报道涨水了,水很大,房子淹了,很多人转移了,而没有注意到即使是下这么大的雨,鄱阳湖还在旱着。央视的对比报道,生动地告诉观众湖区到底有多旱。

我们总是在看眼前的大事件,而忘了追溯以前发生的事件,不注意信息的历史累积和今昔直观对照。新闻好像就是接下来要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忘了曾经发生的事实。笔者认为,新闻需要不断地追溯、跟踪和对比,才能往深处做,做出纵深感,体现事物的变化规律,这样的新闻会更有科学认知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江西电视台)

猜你喜欢
视窗湖区鄱阳湖
视窗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视窗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生活在湖区
湖区航道风速预警监测点布设研究
视窗
鄱阳湖好风光
风景、地方与浪漫主义——华兹华斯的湖区书写